塞外的那一轮明月
(图片部分自拍,部分选自网络)
仿佛,为了圆人们赏月的愿望,中秋这一天,呼和浩特的天放晴了。
可是,当夜幕按人们期待拉开时,我却没能看到这塞外的中秋之月。
因为,没等天黑,大约六点半,我们就进入了把天遮得完完全全的白塔机场。
全封闭的登机桥,靠走道的坐位,注定了我将辜负这相约而来的月色。
一般不会第二次来这儿了,更不会重复在这个日子。
我为与这塞外月亮的擦肩而过有些失落。
在往南飞的航班上,我开始整理这一次塞外之行,其中包括今天上午拜谒昭君青冢。
记得昭君故事进入我的记忆,始于郭沫若的《昭君出塞》那个剧本。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这一汉代绝句,好多年之后,我还大体记得。
这是不是昭君对呼韩邪的原始表达,我至今不知道。
剧本中为昭君送行的那一宫廷盛典的画面,还依稀可见:
呼韩邪一见钟情,汉元帝悔之晚矣,全因为第一次亮相的王昭君,丰容靓饰,顾影徘徊。
这一画面的背后,是汉元帝当时推行和亲政策,不同于汉高祖时期国力弱小的无奈之举,是经过汉武帝狠狠打击匈奴之后,强大起来的汉王朝的主动行为。这决定了昭君出塞不是屈辱而是一次壮行。
这一画面的背后,虽然不排除昭君入宫三年寂寞的哀怨,不排除“人才”举荐中的贪婪与黑暗,不排除汉元帝不理具事的官僚主义,但历史给了昭君不甘沉沦,重新选择人生,从而开创新局的机会。
这一画面的背后,是昭君迎风冒雪,出塞远涉,在一个经济文化严重落后的陌生环境里,从事汉匈和平友好事业,是她的家人(两个弟弟)和子孙坚持不懈的努力,营造了汉匈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友好。
与其说昭君做了匈奴单于的閼氏(王后),不如说她从此成为了草原民族的母亲。在她死后,据说她的青冢出现在广袤草原的许多地方,那是草原人民对她的怀念。但最权威的还是呼市南郊的这一处青冢。
在王昭君史料中,有两个细节触动过我的心。
一是她为之远嫁的呼韩邪死后,昭君曾经想过归汉,但汉宣帝令他“从胡俗”,为了使命,她再一次嫁给继子,忍受汉家女在伦理上的巨大冲突,那作出的又是怎样的牺牲?
二是在她临死时,仍然不忘母国,要求把自己葬到离汉朝最近的地方。呼市的这一处青冢,当时正是汉匈两国交界之处。
寻访这一处青冢,并非此行跟团的计划。当所有人都在酒店度过这个游程空档,我们选择了去看昭君。
主要的原因,是因为我们算是昭君的乡党。昭君当初没能归汉,永远地留在了草原,在这一个特殊的日子里,来看望昭君,既是一种巧合,也是了却一种乡愿。虽没带来香溪水、纱冒土,但确有这个心。
为了这一次参观,在酒店的两个晚上,我熬夜看完了当地撰写的约有两万来字的《王昭君出塞和亲真相》。王昭君是中国和亲史上唯一一位平民女,历史却给了最高的价值评价。
很多人把昭君与屈原相提并论,除了他们都属于古代秭归,完全因为,一个是以离开祖国为祖国服务,一个是以死在祖国向祖国尽忠。他们都是杰出的爱国者。
从城里赶到昭君墓时,大约是8点半。我们缓步经过景区主轴,径直来到青冢,30多米高的墓茔,四周绿草茵茵,与刚去过的已经泛黄的草原完全是两个景象。此时,我才真切理解当年杜甫为赞美昭君出塞创造“青冢”这个词,原来并非是高于生活。
不光是这个历史悠久的土堆长满了与季节不相符的青草,这里几百亩景区,地上全是如地毯般的青草萋萋,柳树绿条阿娜多姿。就是呼市城内,你找不到进入秋天“无边落木潇潇下”的影子,反而如春天的颜值,无愧于“青色的城”这个称号。
这到底是昭君对栖息之地的护佑,还是这块宝地对昭君这位草原母亲的反哺?
在与“昭君出塞和亲”有关的展览中,有这样一句话:“千百年来,王昭君就是华夏天空的一轮明月,她给草原儿女带来和平和安宁,她让一代代子孙怀念与仰望。”
凭借着太阳的光亮,发出的是完全属于自己的光辉,这就是月亮。在一个封建男权社会,王昭君正是以女性特有的阴柔之美,奉献毕生精力乃至生命,促进汉匈两国的和平与交流,给大漠草原带去文明和进步,这不正是月亮的品格和贡献么?
时光如箭,你没有远去;匈奴难觅,你没有消失。你的英灵不朽,你活在华夏的当代,你活在我们的心中。
这个中秋,昭君就是塞外的哪一轮明月,给大地洒下清辉,播种温情;你不是孤雁,在万家团圆之际,我们与你同在。
近距离瞻仰你的仪容,领略你穿越两千年的风韵,这个中秋,我们无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