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安顺》艺文春秋 另一座城 2021年第69期(总666期)
另 一 座 城
——《安顺城记》构建的人文之城
2020年底出版的《安顺城记》,七册七十五卷,230万言,洋洋大观。置于案头,细细摩挲,仿佛泛舟驶入黔中历史深处,舟行岸移,两岸人文风貌次第入眼:或芦笙快舞,山歌飞旋;或金戈铁马,烟尘扑面;或市井喧杂,吆喝阵阵;或暮鼓晨钟,声声入耳……这部融文学、社会学、民俗学、人类学、历史学、哲学为一体的大型地方史志,因为使用了“大散文”笔调书写,令阅读变得轻快、愉悦,它超越时空,把1949年以前的安顺,以有趣的方式杂糅一体,构建成另一座安顺城——一座人文之城、精神之城,让现实中的读者,无论身处何方,都可尽兴游览。
《安顺城记》
第一,《安顺城记》解答了地域族群“我从哪里来”的问题。这是每个人的终极哲学问题,同样是一个地域族群的根本关切。《安顺城记》不仅单辟“移民纪”作记述,而且在“传说纪”“民族纪”等篇章中,多角度地聚焦于这块土地上众多人们共同体的来源、形成以及传说,其中,既有创世的英雄想象,也有人类诞生与延续的浪漫与神秘,还有迁徙的悲壮与艰辛。如“苗族纪”记录了以蚩尤为首领的九黎部落因战败于黄帝部落而南迁,最后部分辗转来到安顺,成为安顺的世居民族之一。“彝族纪”中则对彝族先民迁入安顺的各种说法进行分析,结合安顺史料及彝族分布情况,提出符合逻辑的解释和叙述,有理有据,对安顺彝族的迁徙作出了必要的梳理与廓清。
与今天不同,贵州历史上一直有人口不断流入,且许多大规模的迁徙入黔,都与战争有关。贵州的崇山峻岭,虽是经济发展的绊脚石,但也是阻隔战乱的天然屏障。每当发达、富庶的中原或江南地区发生战乱,兵灾遍布之时,许多流民都会千里跋涉,进入贵州,最终隐身于苍莽的群山之中,托庇于大山的保护,形成一个个世外桃源般的聚落、村寨,千百年来生生不息,逐渐与这一方水土融为一体,形成了多姿多彩,独具魅力的民族文化风情。贵州历史上也曾遭遇过战争波及,但次数少,影响有限。与外界数不清的战争大涤荡、大破坏不同,岁月在这片大山中,流淌得缓慢、平静,遂使许多民族古老的文化得到较完好的保存,而这些文化遗存,大多在外界早已销声匿迹,难见踪影。各民族的古歌、语言、习俗,在这里并行共存,甚至同一民族,翻过一座山梁,可能在语言上就会有较大差别。这些年来挖掘整理的苗族古歌《亚鲁王》、布依族古歌《摩经》,包括其他陆续收集整理的仡佬族古歌、彝族古歌,以及号称“大明遗风”“军屯遗存”的屯堡文化等等,都证明了天然屏障内文化长久保鲜的可能性。可以说,贵州是一座保存民族文化最丰富的宝库,为我们今天大力弘扬优秀文化传统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保障。
苗族英雄史诗合唱剧《亚鲁王》剧照
但在现代化的迅猛发展下,随着交通状况的根本改变和现代信息的传播、影响,以及文化交流的趋势不断加速和加强,昔日的地理屏障、区域特点已经完全改观。在此背景下,传统文化——尤其是那些民族民间文化的流失和断裂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于是挖掘、记录变得十分重要和必要,不仅仅是为了对抗失落与遗忘,更是为了让人们重新审视那些习以为常、见惯不惊的民风民俗,作为极具地域特色的文化现象,必须得到应有的珍视与传承。在这个意义上,《安顺城记》对各民族历史、文化的书写、记述,为我们的乡土记忆、民间记忆锻造了一座人文精神的丰碑,从而为各民族的文化坚守、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提供了丰厚而又强有力的支撑。
正如钱理群先生所说,要善于从那些习而不察、司空见惯,以为从来如此的生活秩序、生命节律中,去发现“日常生活的永恒”,懂得正是那些不引人注目的庸碌和琐碎,才是保障正常的生活形态和生命需求得以继续的基本要素,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得以维持其稳定、持续、发展、进步的重要基石,因而更具有弥足珍贵的意义和价值。
第二,《安顺城记》是一幅多彩文化的写真长卷。来自不同行业、不同部门的作者们,饱含深情,对这块土地上产生的诗词歌赋、方言俚语、歌谣舞蹈、市井生活、民俗风情、器物、饮食乃至儿童游戏等,作了详尽收录,并作出了富于现代语境的文化解读。在“游娱志”里,我们看到了“斗虫虫”“推磨摇磨”“顶锅盖”等儿时玩过的游戏时,时空仿佛回到幼时生活的小村庄……毋庸置疑,这正是人们常说的乡愁;同样毋庸置疑的是,正是这些留在几代人记忆中的文化现象,有许多已经消失、断流,惟其如此,《安顺城记》的打捞和记录才显得及时而且珍贵。固然,囿于篇幅,书中的搜罗、记述也并非详尽无遗,尽善尽美,而这恰好为感兴趣的读者、后来者们提供了更进一步深入探究的可能。
先民们早已远去的爱情、婚姻、祭祀、耕耘、收获、节日等等场景,在山歌、民谣、地戏、花灯等艺术形式中得到一定程度的呈现和演绎,就中浸透着先辈们不屈不挠的意志、勇敢无畏的开拓精神,以及风趣幽默的生活智慧,有如代代相传的精神血脉,藉着《安顺城记》的书写,流淌进现代人的心中,形成新的传承。“艺文志”里的“诗选”“文选”收录了大量本土和外籍人士所写的有关安顺的诗文,让今天的文化界得以在阅读、了解中继往开来,形成有机的传承与联结,使我们代代相传的文脉成为推动地方文化发展、繁荣的主力。
与新旧地方志的书写不同,《安顺城记》还把关切的目光投向广袤的农村,首列“名村志”篇目,对安顺一地的许多代表性村落——包括各世居民族和汉族村落,进行详细的介绍,其中既有关于村落的民族、人口,以及自然环境和资源的叙述,也有关于村落历史、建筑特征以及传统习俗等等的文化描述。这样的描述以及浸透在其中的乡土关怀、底层关怀理念,对于今天的乡村振兴和乡土文化建构,都是极富启迪、大有裨益的。
第三,《安顺城记》绘制了立体生动的安顺历史文化地图。书中对安顺各个历史时期的山河地貌、名镇名村、驿道、学校甚至店铺、名树等等作了详细描述,将这块土地上的文明坐标进行标注,用文字固定下来。每当读到这些章节,古代安顺人的生活空间历历在目,如临其境。虽然,随着时代的变迁,随着现代交通状况的改变和传播技术的发展,昔日的安顺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曾经繁忙的古驿道,现已荒草萋萋,踪迹难觅;曾经重兵把守的雄关要塞,早已天堑变通途,工事营垒皆已消失……但因为被记录下来,一个地方才会增添历史的厚重,才有可书写可追忆的过往,有可规划可期待的未来。
进入南关厢的古驿道
人们往往会忆起儿时的故园,即使他已远离故园,即使那故园已经消失,但并不妨碍那个记忆深处的故园仍在继续为他提供精神滋养和心灵慰藉。对今天的安顺人而言,《安顺城记》里记录的,正是童年安顺人生活的空间,也是今天安顺人的故园,是历史深处的文化坐标,让一代一代安顺人不至于集体失忆,并得以找到灵魂归依的精神方位。我们日日走过的小巷,忽然在书中看到明代的顾成也曾在此住过,那样的体验是奇妙的,那是一种在时光轴线上的精神共振。
苗族每逢节日,会聚在跳花山上载歌载舞,像他们的先辈一样,年复一年,一代一代,爱情在那里产生,欢乐在那里分享,跳花山是宗教场所一般的存在。屯堡人对入黔始祖的足迹、经历总是孜孜以求,传说加推论,务求详尽,写入家谱。在这样的书写中,他们创造了先辈的荣光,成为后辈奋发图强的坐标。地理的寻根,本质上是文化寻根、精神寻根。在大拆大建的年代,记录下这些人文地标,有如历史的抢险,文字的修复,它提醒我们,在对待前人的遗存时,必须要有所敬畏,既要有所为又要有所不为,使那些珍贵的历史遗迹更多地得到保留。近几十年来,我们的城市、村落,每天都在发生变化,因为那些人文坐标的存在,它们便不会走出人们的记忆太远,游子们仍能凭借这些地标,找寻记忆中的家园。我想,这就是《安顺城记》花费很大篇幅定位、记录这些业已消失的遗迹的意义所在吧。
在记录坐标的同时,《安顺城记》本身,也是一个文化坐标,藉此,对安顺的书写,将会代代关联,持续不断。对应这个坐标,今天的文旅发展、城市建设、乡村打造等等,都可以得到历史的依托,文化业态得到延续,让文字记录走出纸面,反哺现实的建设发展。
第四,《安顺城记》熔铸了黔中人文精神的丰碑。安顺历史上虽有“黔之腹、滇之喉,蜀粤之唇齿”的交通优势,但仍摆不脱多山少地的自然禀赋,且地处西南边陲,远离繁华的中原、江南等政治、经济、文化发达之地,但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们,仍然创造了多姿多彩的文化,并产生了许许多多优秀的贤达之士。《安顺城记》从第五十卷起,到第七十四卷,整整二十五卷,记录了各行各业涌现出的代表:世家、名绅、名师、名商、名医、名僧……直至技艺超群的工匠和普通平凡的小人物,就像一座巨型的历史群雕,其庞大的身影和镌刻在他们身后的那些事迹,构筑成了安顺人文精神的内涵。前些年,著名美学家、普定人刘纲纪先生曾经将安顺文化的特征归纳为“刚健、质朴、奇诡”三个方面,这样的高度概括,对一般读者而言,是很难理解其字面背后的丰富内涵的,而通过阅读这些前贤们的事迹,由此而获得某种精神的契合与心灵的感召,反倒容易接受、领会和体悟安顺文化及其所表征的人文精神,因为它是附着在一个个鲜活、生动的人物及其事迹中的。
安顺西秀山
我也曾经走过一些地方,与一些地方的人打过交道,深深感受到地域文化对人的思维、行为的影响,有的往往是很难磨灭的。在比较中,我亦感受到安顺人那种勇争上游与乐知天命并存、不善言辞与幽默风趣同在、埋头苦干与顺势而为共生的群体性格特征。这样的性格特征,与安顺特殊的地理区位和历史构成息息相关:位处滇黔大通道所必须具有的开放与包容,以及移民城市的兼容并蓄,还有以“甲于全省”著称的发达的商业经济所内蕴的精明与趋时等等,正是这些独特的地缘、人缘和文化因素,形成了富有其地域特征的安顺之人文精神。
在某种意义上,《安顺城记》本身,也可以说正是这种人文精神的体现。从立项到成书,历时八载,在主编、总纂的带领下,七十多位不同年龄段的作者,围绕一个目标,共同发力,“集众人之手,成一家之言”。在了解了其他地方也想做这种大型文化工程,但难以推进,大多宣告失败之后,我才理解这种集腋成裘的困难。如此众多的作者,如果没有一点凝聚力,没有一点放下自我、甘当绿叶的奉献精神,服从统一安排、统一修改,而是各行其是,那是根本不可能有这样的收获和成果的。这或许算是安顺人文精神的一种民间呈现吧。作为具体组织、服务的单位,安顺市社科联开展此项工作,完全是分外之事,在没有专门工作经费的情况下,仍从有限的办公经费中挤出钱来,做好相关的组织、联络等服务工作,并且一干八年,期间换了领导后仍然接着干,这是难能可贵的,也可说是安顺人文精神的一种官方体现吧。
2021年7月28日
(说明:此文写完后,得到《安顺城记》总纂杜应国先生悉心修改斧正,谨向先生致以诚挚谢意!)
· 作者简介
2021年8月
值班编辑:张立新
电子排版:王敏茶
您的转发将传播、弘扬安顺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