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之路|教学前的自问比教学反思有时更重要!

教师教学前的自问有哪些?
教学需要反思,反思是教师教学后的行为,教师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把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升到新的高度。其实,除了教学后的反思,教师同样要注重教学前的自问。所谓教师教学前的自问是指教师在教学前针对自己即将进行的教学从目标、方法、效率、重难点等多角度对自己提出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直指教学核心,从而有效指导教学实践,提高教学效率。教师教学前的自问,其实质是一种更深层次的备课行为。教师通过教学前的自问,可以更加直接地抓住课堂教学的本质,在多样化的教学表象下理智地把控住一节课的教学核心而不至于喧宾夺主。精彩的课堂教学总是处处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教育机智的力量,和谐互动的乐章,这些精彩的绽放来自教师课前的反复磋商、心灵对话和长时间地酝酿。今天,一起讨论“教师教学前的自问”,旨在抛砖引玉,希望诸位教师能够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课前多一些自问,课后多一些反思,优化备课行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一、教学过程的自问

为了实现高效率的课堂教学,教师在课前必须对整堂课的轮廓和实质性的要求做到心中有数。通常,教师可以在施教之前自问并澄清以下四个问题。

01

你打算让学生获得什么?(有目标)

老师在上课时一定要清楚,这节课到底要让学生获得什么?获得多少?学到什么程度?因此,制定教学目标时,首先要了解学生。老师天天面临这样“处境”:“教材”——高度智慧专家设计的;“学习目标”——拥有丰富知识的老师指定出来的,老师看来很简单的内容,学生可能困难重重。所以,教师备课时制定教学目标必须要优先考虑学生——教学难度要适合学生,如果难度过大,学生在理解环节上花时间,就挤占了他们的训练和巩固时间,结果:学生当时理解了,也只是停留在理解阶段,不久就遗忘了,学的东西还给了老师和书本。

02

你打算用多长时间让学生获得?(有效率)

课堂效率必须用时间才能说明问题。同样的教学内容,有的老师课前不布置预习,课后不布置作业,课上解决全部问题。有的老师课堂很热闹,在课堂上让学生表演,而课后却布置大量的预习和作业,加重了学生的负担,这是违背规律的。所以,教师要做到“定目标、快节奏、讲练结合,当堂训练”,体现“学一点、记一点、会一点、知识当堂消化”。“精讲多练”体现效率。

03

你打算让学生如何获得?(有方法)

学生看书能解决的教师不要急于讲,就要让学生看书,学生不会的可通过小组合作来解决。学生实在不会的教师再加以点拨,教师一定退到最后一步。什么是“会”?学生看明白了但不一定会,能够写出来、甚至能够给别人讲明白才是真正的会。老师要为学生设计合适的“登高”台阶,因为老师认为容易的,对学生来说未必是容易,教师往往习惯于站在自己的角度来设计教学。游客为什么能轻易登上华山?那是因为有人为游客设计了拾级而上的台阶,所以,教师也要给学生搭建“学习”上的扶手。

04

是否每个学生都达成了教学目标?(要达标)

一堂课是否高效主要还是看每个学生是否都达标了,一个老师下课后自豪地说:这节课的基本知识或核心知识全班每个学生都掌握了,这才是真正的好课。每个学生的能力和认知基础各有差异,但一节课的基本的核心知识、基本的技能训练是每个学生都应该各有所获的。其次,教师要注重巩固环节。老师讲解的作用是帮助学生理解,而学生在学习中所遇到的主要问题不是不能理解,而是没有巩固和掌握。结果造成知识链的脱节,继续学习新知识面临新的困难,于是,学生的学习形成了一个越学越差的“恶性循环”:理解—遗忘—学习新知识难以理解—遗忘得更快——放弃学习。如果将教学重点放到巩固环节上,形成“良性循环”——今天学习的知识掌握了、巩固了,就会成为学习新知识的台阶,学生的信心和兴趣也会增加。可见,教师不能满足“讲过了”,更要关注巩固了、掌握了,这样,才是完成了教学任务和目标,才算达标。

二、备课过程的自问

备课时,为了指向一节课的教学核心而不至于跑偏,教师要自问“三个点”,抓住“三个点”进行备课,就是抓住了课堂教学的本质和主线。

01

你打算讲点什么?(重点)

这节课应该给学生讲点什么内容,教师要心中有数。注意,这里所说的是“讲点”什么,而不是“讲些”什么,二者的区别在“量”上。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当前情况,确定教学的具体内容与任务,力求少而精,具体而实在;力求能讲得明、练得透、用得活。如果内容过多,会冲淡主题,易出现蜻蜓点水、雨过地皮湿现象,甚至会出现“消化不良”、“虚浮肿胀”,严重的还会出现“暴雨成灾”现象。还不如步步为营,各个击破,稳扎稳讲好。“鼓要打到点上,笛要吹到眼上”,所讲的内容,应该是当前学生特别应该学习的知识,或是该节课特别需要进行训练的能力,或是具有导火线性质的内容,力求做到“一'课’中的”。因此,教师备课时应该爬梳洗剔,选其要点,择其关键点,抓其提挈点。

02

你打算留点什么?(精彩点)

教师上了一节课,如果没让学生留下点知识或能力,那这节课的价值就显得有些苍白了。有好些课,很精彩,掌声四起,赞美声一片。可是,三五年后,十年八年后,学生还记得吗,心中还有什么痕迹?对学生影响深远的,是在学生心中留下深深印痕的东西。所以,教师要力求上出能让学生时时回忆起、时时鞭策自己,能受用终身的课,有这样效果的课才是真正的好课,才是真正成功的课。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应思考这节课能给学生留点什么?其实,留下的内容不必多,一点两点足矣,但必须深刻,有像墨水浸入白布那样留下难以抹除的印痕,才能让学生长时间记住,长时间受益,否则只是过眼云烟,一闪而过。事实上,若能做到一节课就留一点让学生受用终身的东西,那一学期下来多少节课,给学生留下的东西该有多少啊!

03

你打算用点什么?(策略点)

教师教学,要多考虑用点什么行之有效的方法,以完成“讲点什么”的任务和达到让学生能“留点什么”的目的。毛泽东曾说过:“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方法很重要,可以提高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方法很多,有效的也很多,但并不是每个人都会用、都适用,而且,有的成本高,有的成本低,有的易于操作,有的步骤繁琐,有的立竿见影,有的长期见效。所以,教师备课时应思考这节课用点什么方法,才能最大限度地达到预期的效果。这需要认真研究师生特点,依据实际情况,从大量的方法中甄别筛选,找到最佳的方法,方法不需多,只要易于操作,有效即可。这跟医生治病一样,良药不需多,一两味即可,对症才是最好的药。用药多了,成本高不说,药效可能会相互排斥,甚至还有可能生成毒素。管用的方法不一定复杂,复杂的方法不一定是好方法,关键是要因材施“法”。“对于一个饥饿的乞丐来说,最好方法是给他稀饭,而绝对不是给他航天飞机。”如果在备课时抓住这三个“点”,省去一些冗杂的问题,删去一些无关的环节,这样,目标会更集中,指向会更明确,任务会更具体,脉络会更清晰,方法会更有针对性,当然,效果也会更好。

三、备学生过程的自问

了解学生是教育教学的起点,只有心中有人的教育、贴近人的教育、以人为本的教育,才会是成功的教育。因此,教师在备课时既要备教材,更要备学生。每次备课之前,教师需要问问自己:我备学生了吗?我了解他们吗?然后,再进一步问问自己以下五个问题:

01

学生原来学了什么?

教师应该了解学生前一年甚至是前三年的教科书及教学目标。这样,才不至于“揠苗助长”。尤其是碰到新接班或教科书版本更换,教师更要通读学生已经学过的教科书。有些教师把一年级新生当作一张“白纸”。其实,早期家庭教育和幼儿园的启蒙教育已经给他们打上了“底色”,他们的识字量、拼音、数学等都有一定的基础。假如老师还在全班范围内实施“零起点”教育,怎么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呢?有的学生上课只玩玩具,考试也能考100分,面对这样的学生如何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意识?无怪乎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有厌学的学生,也难怪有些刚入学很有优势的学生不仅优势不再而且渐渐落后了。一位一直教高年级的数学老师新接手五年级学生上课可能会全班一头雾水,什么都不懂。这种现象并不难解释,因为学生前后使用的教科书变了,有些内容分布、难度等也都不一样了,知识储备不足,一头雾水在所难免。因此,教师要了解学生和教材的实际情况,然后在教学中做些相应改变,为学生作个充分的知识铺垫,教学流程一定会顺畅。

02

学生实际把握了什么?

仅仅知道学生原来学了什么还不够,还要了解他们的实际把握情况,这才是他们“起跳”的基点。因此,教师必须以平常教学、作业反馈、检测、访谈及观察等因素为依据,正确估计学生的现实水平。曾经学了并不代表就把握了,因为时间太久没有温习,有些知识学生很可能已经遗忘了,所以在刚开学的一段时间里,教授新知识时老师要注重温故。同样,学生没学也并不代表不懂,众所周知,现在家长要求孩子学英语的意识和劲头很足,他们很舍得课外投资。因此,一个班可能有一部分孩子早就把握了课上要学的内容。假如教师没有找准这些孩子的最近发展区,他们很可能根本就不想摘你“树上的桃子”。这是对学生最大的浪费,同时也可能会给教师带来信任危机---“我们的老师还远不如我的课外辅导班的老师呢”。

03

为学生的后续学习需要预备什么?

现在,在学校领域出现了一种怪现象——“高中教师埋怨初中教师没教好,初中教师埋怨小学教师没教好,小学教师埋怨幼儿教师没教好,幼儿教师埋怨孩子爹妈没生好”。这种埋怨当然缺乏依据,但这一现象却也值得反思:教育不仅是为现在而教育,更是为未来而教育。教师了解学生的未来吗?教师应该为学生的后续学习预备什么,预备多少?教师至少应该想到学生后一年甚至是后三年的学习及发展。只有这样,才能确定学生哪些内容必须学,哪些内容必须学,哪些内容要多学,哪些内容不需学……并以此来指导他们学习。

04

学生学习本学科的规律是什么?

众所周知,只有在科学方法的指导下,人才能获得更大的自由。那么,教师应该合理猜测:学生对于新学习内容的爱好点在哪里?难点在哪里?盲点在哪里?他们的学习态度会如何?他们喜欢怎么学?怎样更利于他们学习?基于对这些问题的了解,教师才能正确定位学生现在需要什么,能学会什么,怎样才能学会,从而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和科学性,减少教学的盲目性与随意性,提高教学效率。

05

对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和策略是什么?

在面向全体的基础上关注个体,让每个学生在最近发展区都能得到最大的发展,是教学比较理想的状态,也是教师们努力的目标。那么,教师是否在教学设计中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是否有相应的教学策略?是否能让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有哪些学生需要特殊关注?比如,在进行低年级生字教学时,有些学生在掌握生字的同时,也许还可以发明一些新的识字方法;有些学生在基本掌握生字的同时,也许可以总结温习已学识字方法;还有些学生可能识记生字还有困难,他们分别是谁?哪些字有困难?教师用什么策略帮助他们?已经学会了的学生,教师预备给他什么?怎样发挥他们的优势帮助教学……?

教学前的自问和教学后的反思是相辅相成的,二者在教学实践中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课堂是师生共同的阵地,教师作为主导的将帅一定不能打无准备之仗。教师教学前的自问就是明确了战斗的主线、决胜的方向。课堂教学不论多么灵动,只要方向不偏、帅旗在握,一定会稳操胜券。因此,教师在进入课堂施教前需要有针对性地自问一些问题,自问才能自知;自知才能他知。通过自问,教师才能备准课程、备深教材,备透学生、备好教法、备活过程;通过自问,教师才能腹中有本,脑中有纲,目中有人,心中有法。这样,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才能有的放矢,提高效率。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尽力做到课前自问,以便课堂上牢牢抓住教学的核心,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实现高效教学的目的。教师要做有心人,“教育神经”要变得敏感,对自己的教学实践,尤其是其中的细节要善于自问、追问、质疑、反思,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0)

相关推荐

  • 让教学反思伴随数学教师专业成长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成为肤浅的知识.如果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思考,那么他教学水平的发展将大受限制,甚至会有所滑坡."为 ...

  • 教师教学前的自问

    教学需要反思,反思是教师教学后的行为,教师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把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升到新的高度.其实,除了教学后的反思,教师同样要注重教学前的自问.所谓教师教学前的自问是指教师在教学前针对自己即将进行的教 ...

  • 售前工程师的成长之路,目标太阳,即使到不了,也在九天之外

    社会学家分析,当一个社会渐然固化,并不意味着所有人都被固定在原有阶层.总有些人会冲破阶层禁制,杀入财富城堡.世界上不乏各种门和窗,不怕许许多多的门和窗是关闭的,最怕的是失去继续伸手去推门的勇气. 其实 ...

  • 若看不见前行的方向,那么成长便是照亮前路的光

    发布时间:2020-10-22  下着雨的傍晚,心血来潮,翻了翻自己的朋友圈. 所有的内容,都是曾经成长过的线索. 当初满心满眼都充斥着黑白灰的迷茫的小姑娘,世界中的色彩,竟然也开始五彩斑斓了起来. ...

  • 隐秘而伟大:《白夜追凶》导演执导,讲述小警察顾耀东的成长之路

    由王伟执导,李易峰.金晨.王泷正.牛骏峰领衔主演的年代剧<隐秘而伟大>将于今晚播出. 这部剧的导演王伟,曾执导<白夜追凶><画江湖之不良人><乙方甲方> ...

  • 成为自由写作者成长之路

    接着上一篇.用手机写作5年走上自由写作者成长之路  01  我写过在工厂里的时候喜欢用口袋布来写歌词,那时候我已经是师傅了,不是单纯为了省钱而是说白白的口袋布看着特别喜欢,可以写字,可以记录东西,扔掉 ...

  • 第十九章:我的大学之草医朋友(下) 传统中医成长之路

    第十九章:我的大学之草医朋友(下) 第二天中午,我把我的<中医基础理论>拿给老张看. 老张兴奋地两眼发亮,十分激动地说:"这本书我一直想看,但又买不到,太谢谢了!" 那 ...

  • 用手机写作5年300万字到成为自由写作者成长之路(3)

     01  (1)用手机写作5年走上自由写作者成长之路 (2)    成为自由写作者成长之路 接上2篇. 关于我生病的那处,我在最开始写2作初期有写过,由于简书锁文,以及我后来出书,有的文章就删除了.如 ...

  • 最直接低成本的自我成长之路

    最近看了个股票大V的文章,发现人家文章风格挺随性,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的限制,他作为一个股票博主,所分享出来的不单纯是股票的理论知识,更有他自个儿家的欢乐事和周遭的奇闻热点,非常地接地气. 从他的风格再 ...

  • 致敬经典:18年,百亿固收 的成长之路

    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 万物皆有本源,基金产品也不例外.对于某一类型的基金来说,开拓者或者元老级产品,往往是最能体现原始投资策略或者初心的.比如2019年以来深受投资者青睐的固收+,追本溯源,这类产品在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