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苏东坡的洒脱与王朝云的伴随
苏东坡的洒脱与王朝云的伴随
雷体华||湖北
一
我喜欢苏东坡,是个“东坡迷”,觉得苏东坡越到后来的岁月越洒脱,越叫人喜爱,而苏东坡发生巨大变化的关键节点是在惠州。
你看苏东坡,五十多岁时,遭受人生的第二次大打击,贬谪到被视为瘴疠困苦之地的岭南惠州,那是要置他于死地取他命呀!可苏东坡呢,没过多少日子,竟然吟唱“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每每读这首脍炙人口的短诗时,我就情不自禁思考:这个苏东坡,他是怎么做到的,变得如此洒脱淡定超凡脱俗?!
有朋友会问:是这样么?是什么奇妙的因素关键的缘由促使苏东坡发生这种变化呢?
且听我细细道来。
二
说苏东坡被贬惠州是遭受人生第二次重大打击,并非虚言。
苏东坡遭受的第一次打击,当然是有名的“乌台诗案”。宋神宗重用王安石推“新法”,苏东坡站在对立面也的确写了许多诗歌讥讽反对“新法”,这本来只是政见不同引起的争拗,却兴起大狱,将苏东坡逮捕关押,因在御史台受审,御史台又称乌台,案件的根由是因指控苏东坡写“反诗”引起,所以称为“乌台诗案”。
加诸苏东坡头上的罪名是十分骇人的。例如时任副相的王珪就抓住苏轼写的咏桧树的两句诗“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惟有蜇龙知”,说苏东坡是在讥刺皇帝:“皇帝如飞龙在天,苏轼却要向九泉之下寻蜇龙,不臣莫过于此!” 完全是栽赃构陷,但图谋加诸的可是“大逆不道”的大罪名,是要杀头的。苏东坡惶惶不可终日,他知道整他的那一帮人对他是必置死地而后快,陷入几乎随时有可能丢掉小命的绝境。
这时候有人向苏东坡施以援手。最有力的救援来自于皇族,一向支持苏东坡的仁宗皇太后病死,临终之前对神宗皇帝说:“我记得苏氏兄弟中进士,仁宗先皇曾对家人说,他那天为子孙得到两个相才。现在听说苏轼因写诗而获罪。这全是小人陷害他……你可不能冤枉无辜,天神会动怒的。” 这等仁宗皇太后对神宗的遗嘱,神宗不能不考虑。当然更有许多朝中的耿介之士千方百计帮助苏东坡,就连宋神宗倚重推行“新政”却已罢相退居金陵的王安石,也上书劝神宗“圣朝不宜诛名士” 。王安石虽与苏东坡在政治主张上对立,但王安石个人品质是没大问题的,俩人都是知名的文学家,也一直维持个人友谊。在多方势力的努力下,皇帝没有杀苏东坡,喧嚣一时的“乌台诗案”对苏东坡的处理结果是:将苏东坡贬到黄州,当团练副使的小官,限定住在黄州不准随便离开,也无权签署公文。
苏东坡服气了吗?苏东坡从此闭嘴不再说话不再写诗了吗?非也!苏东坡关押四个多月出狱后当晚就写了一首诗:
“平生文字为吾累,此去声名不厌低。
塞上纵归他日马,城东不斗少年鸡。”
这诗讥讽朝庭官吏是只会斗鸡走马的倡优类人物,加上还有其他越轨言词,苏东坡写完后,丢下笔杆自己也说:“我真是无可救药。”
苏东坡来到黄州。依然担惊受怕,更有许多经济上生活上的困难要克服,慢慢才安顿下来,黄州是苏东坡受打击落魄居住地,也是他文学创作丰收之地,著名的前、后《赤壁赋》以及常被人称道为苏词代表作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等都是这期间的收获。苏东坡是有福的,他的人生很快迎来一次转机:宋神宗去世,新登基的宋哲宗还小,由祖母英宗皇太后摄政。很快下令让苏东坡到京城,担任“翰林学士知制诰”,这是著名学者最高的官职,仅由苏东坡起草的皇帝诏命就有八百多道,并担任给皇帝讲课的侍读学士,都是“通天”竞进好机会呀。但是,苏东坡的性格和情操决定了他的确不是一个“玩政治”的人,他的言论和行动得罪了朝中的蝇营狗苟之辈,受到这些人的攻击和挤压。苏东坡萌生退意,经过再三请求,朝庭终于派他去当杭州太守。
苏东坡力请“外放”的目的是远离京城政治漩涡中心,以避祸自保。哪知很快有更大的灾祸降临到苏东坡头上。英宗皇太后去世,宋哲宗亲政。受宋神宗、王安石提拔重用过的章惇,被罢官倒霉过一阵子,现在重新被重用当宰相,开始疯狂迫害包括苏轼在内的所谓“元佑党人” 。
章惇年轻时曾与苏东坡是要好的朋友,俩人一起游终南山的仙游潭,悬崖峭壁处只有一段圆木横在潭上当桥。章惇提议在悬崖上题字,苏轼在圆木上走几步,害怕退回,章惇若无其事走过圆木,用绳子绑住身子荡到悬崖上,挥毫书“苏轼章惇来游”。苏轼当时抚着章惇背长叹“能自拼命者能杀人”。爬上权力顶峰后章惇果然开始毫不手软地报复政敌杀人,他竟然要将死去的司马光“鞭尸示众”,要严厉惩罚司马光等人的后代搞株连九族,包括苏东坡在内的三十多位元佑大臣遭贬黜流放,不少人被迫害至死,惩罚之严,史无前例。慑于苏东坡的名望地位,章惇对苏东坡盯得特紧,先将苏东坡罢官贬到南雄,又将苏东坡流放到遥远的岭南,加给苏东坡的罪名不外乎一再重复的“诽谤先帝”“反对新法”一类老调子。
章惇想置苏东坡于死地,苦于未得皇帝首肯一时没法下手,听人说苏东坡兄弟因姐姐之死与姐夫程之才闹翻,四十多年一直互不来往,章惇觉得这个怨隙可以利用,于是特意指派程之才到岭南为提刑官,处理重大诉讼和上诉案件,意在通过程之才的手整治挟制苏东坡,这当然是一种下三滥手段。苏东坡会怎么应对?按一贯不屑与不对劲的人打交道的心性,苏东坡会怒怼程之才,至少给他个臭不理?恰恰相反,苏东坡主动先给程之才写信;得知程之才由广州到惠州来,苏东坡派儿子拿着他写的欢迎信去迎接;苏东坡与程之才很快捐弃前嫌,关系升温,仅留存下来苏东坡写给程之才的信就有近百封之多;苏东坡因“戴罪之身”连签署公文的资格都没有,却利用程之才的影响力推动官府办有利于民众的好事,如救济遭火灾流离失所的灾民,收税按粮价低而不按粮价高时计算的数字征收,建桥,建大冢埋葬战死军人和倒毙荒野无人认领者的骇骨,等等。这些事不能不让人惊讶,聪明的苏东坡变得更聪明了!
苏东坡不仅变得更聪明了,而且变得更洒脱了。如果说第一次贬谪黄州,苏轼还高吟“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表现的还有一股子豪情和对恶势力的蔑视,那么被贬到惠州之后,苏轼是低调,再低调,发出的是“岭南万户皆春色,会有幽人客寓公”这样关心生存居处的声音。有一次他从嘉佑寺到对岸山顶的松风亭,归家路程颇远,走累坐下歇息,突然悟道:“此间有什么歇不得处。由是心若挂钩之鱼忽得解脱。若人悟此,当凭么时也不妨熟歇。”日常生活,苏东坡友好邻人,友好官员,喝酒酿酒找邻人赊酒,写作多篇谈酒颂酒的佳文流传,他到惠州不久就说要在这里安居,为此造屋打井,植树种菜,养鸡养豕,甚至热衷与王朝云一起建放生池放生。那个高吟大江东去怒目金刚式的苏东坡不见了,“高情已逐彩云去”,代之的是一个认可“这些个千生万生,只在好事心肠”,决心做个“田舍翁”的陶渊明式苏东坡。
有人承认苏东坡在惠州时期发生了巨大变化,解释说苏东坡之所以发生这些改变,是因为地处亚热带的惠州,物产丰富,四季常青,风景秀丽,陶冶苏东坡的心性;也有人解释说惠州民风淳朴,待人热情厚道,苏东坡到惠州不久就与当地民众结了善缘,如鱼得水,很快与民众融为一体,乐之悠之。等等。
我不太赞成这些解释。
这些解释当然有一定道理,但又不能完全让人信服。苏东坡是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大文豪,他到过的地方很多属物产丰富景色优美的地方,有些还号称鱼米之乡,苏东坡善与人接交相处,他所到之处总能受到民众的欢迎善待,所以这两条只是常例,不能解释苏东坡在惠州发生的特别变化。
在我看来,是一个关键的人,手握开启苏东坡心灵的钥匙,挚爱深爱苏东坡,精心用心照顾抚慰苏东坡,又与苏东坡一起锲而不舍地苦苦追寻人生的真谛,才促成苏东坡发生变化,而且越变越好。
这个人就是柔弱女子王朝云。
三
王朝云有什么大能耐?有什么大好处?
王朝云美丽。她有多美呢?大才子苏东坡写过诗赞颂她,说她“冰姿仙风”“维摩境界”,仙女一般的妙人儿。可是,苏东坡说得再恰如其分实在可信,也有“自家人吹自家人”之嫌,一句“情人眼里出西施”的判词就会让苏东坡的一切赞美之词失去光芒降低成色。还是让别的人来说吧!这别的人也不是一般的角色,大名鼎鼎的秦观,天下公认的“苏门四学士”之一。秦观一次与老师苏轼一起宴饮,见到王朝云,欣然雀跃写了一首词《南歌子》赞美王朝云:
“霭霭迷春态,溶溶媚晓光。不应容易下巫阳,只恐翰林前世是襄王。
暂为清歌住,还因暮雨忙。瞥然归去断人肠,空使兰台公子赋高唐。”
读秦观这首词先得了解一个有名的典故,宋玉《高唐赋》言:“昔者,楚襄王与宋玉游云梦之台,望高唐之观,其上独有云气。王问玉曰:'此何气也?’玉对曰:'所谓朝云者也。’昔者,先王尝游高唐,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曰:'妾巫山之女也。’” 根据《高唐赋》这一说法,可以对词的上半阙这样理解:霭霭、溶溶都是形容早晨的云,暗合东坡心爱之人的名字“朝云”。“翰林”,自然指东坡,他任过“翰林学士知制诰”。连贯起来说:朝云本是巫山之女,她与楚襄王有过缘分,现在的“朝云”却成了你东坡的心爱之人,她可能认为你东坡的前身是楚襄王,才与你结合的,不然,她是不那么容易肯下巫阳的。秦观借王朝云的名字恰好与巫山神女事巧合,赞美了王朝云,又打趣老师苏东坡逗乐。词的下半阙,《高唐赋》言:“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所以“暂为清歌注,还因暮雨忙”自然是在写王朝云。兰台公子,关联到宋玉《风赋》所言:“楚襄王游于兰台之宫,宋玉、景差侍。”后遂以兰台公子称宋玉。汉朝时以兰台为宫中藏书之处,唐朝以兰台称谓秘书省,秦观在朝为官担任“秘书省正字”,所以秦观将自己比附为“兰台公子”。连贯起来这词下半阙说:你“朝云”既为神女,那早晨晚暮当然都在巫山自为云雨,只不过暂到人间小住片刻,清歌曼舞一番。等到你扔下我们回巫山,那我这“兰台公子”算白白地为你填词,白白地牵肠挂肚思念你。秦观不愧为写出“纤云弄巧,飞星传恨”,“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大手笔才子,一番半打趣半当真插科打诨之间,赞美了王朝云,取笑了苏东坡,还稍带上自己表达了对王朝云的钦慕,苏东坡一点都不敢讲究“师道尊严”,当面夸奖秦观这词写得好,后来的我们,也通过秦观这首词知道王朝云的的确确绝顶的美丽。
美丽的王朝云牵手大才子苏东坡,如手里攥着风筝线,风筝飞再高,线一直在她手里。
王朝云善解人意。有个流传很广的故事说,苏东坡有次拍着他的肚皮慢慢走着问:你们看这里面装着什么呀?一个丫环说:都是文章。苏东坡听了不以为然。另一个丫环说:满肚子都是高明的见解和学问。苏东坡听了也认为不太恰当。轮到王朝云说话时,她坦言说:学士呀,你一肚皮不合时宜。苏东坡一听深以为然,捧着肚皮大笑不止。还有一则逸事言,苏轼一次在朝庭与司马光发生激烈争执,回到家中仍气得在王朝云的面前连声直呼“司马牛,司马牛”,家里只有王朝云才知道苏东坡在气谁骂谁,也只有王朝云才能劝解苏东坡放平心态,与持不同意见的同仁好好相处。
王朝云确实称得上苏东坡的“红颜知己”,她了解苏东坡,理解苏东坡,知道苏东坡的长处和短处,优势和劣势,并尽其所能帮助他扬长避短,趋利避害,在政治斗争风高浪急,苏东坡累受致命打击的时候,她始终与苏东坡在一起,宽慰他,鼓励他,支持他涉险闯关。
王朝云能干勤劳,可以依靠。苏东坡曾用八个字来形容肯定王朝云:“一生辛勤,万里随从”,十分贴切,恰到好处。苏东坡一辈子到处飘泊类如转篷,能找到一个忠实可靠的人永久可靠的人跟着自己,是十分重要也很不容易的事。王朝云恰恰是苏东坡可以依靠的人。苏东坡遭受第一次打击,贬谪黄州,王朝云一直跟着他。颠沛流离中王朝云曾生下一个男孩名叫遁儿,遁儿出生后苏东坡曾写了首自嘲的诗: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
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可惜遁儿不幸夭折,苏东坡很伤心而且一直为此感到对不起再未生育的王朝云。失去亲生骨肉的王朝云当然更感伤心,但是当苏东坡很快遭受第二次大打击贬往惠州时,王朝云却毅然决然陪同苏东坡远去被视为瘴疠之地的惠州。苏东坡也决定只带王朝云和两个小儿子同行,而把家中其他人都留在原先居家处。王朝云肯定一直把苏东坡日常的生活起居照顾得很好,不然他不会做这样的抉择。苏东坡流放中萌生学陶渊明当田舍翁的意愿,他种粮养蚕,植树育花,还捣腾流传至今的“东坡肉”“东坡羹”一类吃食和自行酿酒,显然离开王朝云这位贤内助的支持帮助,苏东坡是无法做这些事的。
勤劳贤惠的王朝云一直伴随苏东坡身边,本分厚道面对现实,做所有该做的事情,她是苏东坡最可靠的伴侣和助手。
王朝云有情有义,可以完全信赖。苏东坡说,王朝云“敏而好义,事先生二十有三年,忠敬若一”。苏东坡也曾写“朝云诗”称赞王朝云,开首两句就是:“不似杨枝别乐天,恰如通德伴伶玄”,那是拿王朝云与别人比较,白居易十分宠爱的女人小蛮,一到白居易年老就偷偷离开了他,王朝云可不是这样的人。王朝云是杭州人氏,很小就进了苏家,肯学肯做,对苏东坡一直忠贞不二,是完全可以信赖的。到惠州那年,苏东坡年近花甲,而王朝云正当三十出头的盛年,但俩人情深谊长,任时光荏苒,不离不弃。苏东坡一生遭际的女人中,王朝云最能了解他,她敬仰这位大诗人,也尽量在心性上达到丈夫的境界高度。
灵秀美丽的王朝云与才华出众的苏东坡牵手,你浓我浓,捻一个你,塑一个我,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
王朝云与苏东坡同心同德,是苏东坡的精神支柱。王朝云与苏东坡互相影响,都学佛向佛,成了虔诚的佛教徒。苏东坡称赞王朝云喜欢行善,行善是佛家的重要训示。苏东坡在惠州营造新居即将落成时,王朝云不幸染疾,临去世前她手按《金刚经》,对苏东坡念的是上面的偈语:“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有人将这四句偈语这样用俗语翻译:世界上一切有所作为的事物,都如梦境如幻觉,如水中的气泡,如镜中的影子,如早晨的露水太阳出来就会消失,也如闪电一般瞬间即逝;对于一切事物,都应采取这样的态度去看待。这当然是在劝导督促苏东坡以平和的心态对待一切,不计较,不争拗。临终时对心爱的人说这偈语,平日耳鬓厮磨肌肤相亲的时光,肯定不知说过多少遍,也许还一起深入揣摩探讨过,看淡世事荣辱不惊的思想已刻印在俩人心中,成为强大的精神支柱。这点最重要最关键,正是有了这样的精神支柱,苏东坡面对打击祸难,才能表现得超常的坚韧淡定洒脱。
王朝云死后不久,又有新的打击降临头上。苏东坡写的一首诗传到京城,被视苏东坡为眼中钉的章惇看到,其中有两句让章惇特别不舒服:“报道先生春睡美,道士轻敲五更钟”。章惇说:苏轼竟然如此快活?那就叫他去更偏远的地方。一句话将苏东坡由惠州再贬到海南儋州,那可是官员被贬最远的地方。接到再贬命令,苏东坡操心费力建的新居刚刚落成住了不过两个月,苏东坡原本是想在惠州终老一生的呀。但苏东坡平静地按受命运的播弄,很快出发,他心里一定想着刚去世不久的王朝云的嘱咐和期待。
四
闹疫情,防病毒,出门旅游的事自然少。去年四月武汉解禁后,到了十月终于得赴广州参加侄儿的婚礼。不过终究心有余悸,多数亲友都是婚礼前夕赶赴羊城,婚礼结束匆匆返回原处,我则言明要去趟惠州,“东坡迷”不去苏东坡一生呆过的重要地点惠州,算得什么?过去到广东总为琐事羁绊没能去,这次无论如何要走一趟,不能再留遗憾。妹夫会意我言,欣然自己驾车充当向导,窗友木年兄亦慨然相陪,特殊时期游惠州,欣悦中有特殊的期待。
果然岭南好风光!一路驱车向前,树木葱郁,气候圆润,两江交汇,形胜势殊,湖光山色,应接不暇。
先到白鹤峰。果然有苏东坡塑像、苏东坡祠、东坡井,德有邻堂,思无邪斋,还有一间据说是王朝云的居室,可看一遍没兴奋的感觉,似乎是些新制造的“古董”,难生发出思古之幽情。于是出来,去游惠州西湖。这湖原本称为丰湖的,杨万里在惠州写的诗第一句就是“左瞰丰湖右瞰江”,苏轼等人的诗文也称“丰湖”,去那儿,大约能觅得与苏东坡有关的真踪迹吧,满心希望着。
先乘快艇,风驰电掣环绕西湖跑马一圈,然后上岸游岛。看了平湖门、苏堤玩月、东坡园、丰湖书院等景点,都说与苏东坡有关系,可建筑并非古旧,故实真假难以判断,只好姑妄看看而已。从小山丘走下来,远远见一尊塑像,又见一座陵墓,立碑书刻苏东坡为王朝云写的墓志铭。这是真的!我饶有兴味地认真诵读。苏东坡是重情之人,他写过一篇《惠州荐朝云疏》,除赞许王朝云一生行状好处,还祈祷 “湖山安吉,坟墓永坚。接引亡魂,早生净土。” 据说,丰湖是苏东坡喜欢的野宴场所,王朝云去世后安葬在湖边,苏东坡从此再不忍去这伤心之地,更别谈野宴。安葬王朝云的地方在苏东坡心中是圣洁的特殊地方,人们理解苏东坡,真的让“坟墓永坚”,多少年呀多少年,供人们缅怀钦慕。
已经用去不少时间。妹夫在旁提醒我:疫情期间进机场安检很麻烦,路上堵车又厉害,得赶快去吃饭然后驱车往机场赶,若再耽搁久,可能赶不上夜航班机。我听后说:不吃饭了,到机场随便弄点什么吃的都行,就是一顿全不吃也饿不到哪儿去。省了一顿饭,争得了在王朝云墓地多呆一会儿的机缘。
我在王朝云的塑像和陵墓前佇立多时,又徘徊良久,思绪万千,不无激动。在我想来王朝云其人,要远远胜过一些人津津乐道的中国古代四大美女:西施、貂蝉、王昭君、杨玉环,因为四人都是受帝王掌控的人,不可为常人正视更难亲近,而王朝云是可以接近可以亲厚的女性,出色的良家女子。王朝云也远胜过崔莺莺、杜丽娘、黛玉、宝钗这些虚构人物,王朝云是有血有肉实有其人,很容易与她灵性相激灵犀相通。
伟大的爱情滋养伟大的女性,伟大的女性昭示伟大的人格。
五
伟大的女性之所以可贵,就在于能以其特有的魅力,人格的力量,引领人们上升。如王朝云,她既是苏东坡的知心伴侣,某种意义上又是苏东坡的引领者。
歌德说:
一切消逝的
不过是象征;
那不美满的
在这里完成;
不可言喻的
在这里实行;
永恒的女性
引我们上升。
能引导人上升进入新境界的女性当然是爱的精灵,是天使,王朝云就是这样的天使。这样的天使越多起好,多多益善,许多的纷扰会消弭于无形,世道人心将净化升华,整个民族整个国家会更加充满活力充满希望有光明的未来。
疫情期间游惠州,太难得,不能不记,是为记。
插图/网络
作者简介
雷体华,湖北松滋人,大学就读汉语言文学专业,后在武汉大学法学院获法学硕士,律师,曾任中国科技法学会副会长。当过知青、工人,大学毕业后曾经在松滋县教育局、松滋县政府办公室、湖北省政府法制办公室工作过。出版有散文集《流变的断想》。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誉顾问:戢觉佑 李品刚
文学顾问:周庆荣 王树宾 白锦刚
法律顾问:王 鹏
总编:琅 琅
副总:蔡泗明 倪宝元 赵继平
编审:孟芹玲 孔秋莉 焦红玲
主编:石 瑛 赵春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