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又新增一所国际化医学院!医学院太少成一个城市的焦虑

近几年,争建医学院,成为新风尚!没几所好的医学院,竟成了一个城市的焦虑。

这不,深圳又新增一所国际化高等医学院——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医学院,著名心脏外科专家郑仲煊任创院院长,今年9月将迎来首批临床医学本科学生。此外,该医学院将在深圳设置3家附属医院。

忆往昔:香港中文大学将在深圳建医学院和医院
▲▲▲

2019年1月,深圳市人民政府、香港中文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正式签订协议,共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医学院。这是继深圳大学、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南方科技大学医学院之后,深圳的第4所医学院。

据了解,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的实力不可小觑,在2021年《QS世界大学排名》全球医学院排名中,位列第40名。

而深圳建立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医学院,意在借鉴香港中文大学的办学基础和教学经验,吸收国内外医学院的先进办学理念,探索深港融合的医学教育新模式,建立本、硕、博人才培养体系。未来医学院还将分阶段开设公共卫生、药学、护理学等专业。

医学院的建立,当然不能没有附属医院,否则医学生们去哪实践?据了解,将设置3所附属医院。其中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医院已于2019年底开工,设3000张床位,于2026年开业。

看今朝:毕业拿双学位 9月第一批医学生入学
▲▲▲

据相关媒体报道,为了与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的教学水准同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医学院将采取1+5的教学模式,第一年是预科学习,全英文教学,第二年才正式进入教育部批准的5年培养期。

毕业后,可以拿到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医学院和香港中文大学两家大学的医学学士学位。

此外,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医学院的师资和科研力量也很耀眼,目前已引入了3位诺奖得主来坐镇: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阿里耶·瓦谢尔教授、2012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布莱恩·科比尔卡教授和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阿龙·切哈诺沃教授等。

展未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医学院和附属医院将带来什么?
▲▲▲

至于为何要建立这所医学院,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医学院如是说:“北京有72家三甲医院,上海有35家,广州有36家,而深圳只有18家;而有医学院的高校,北京有4所,上海、广州都有6所,深圳只有3所。整体看下来,深圳的医护水平和卫生科技创新与其内陆一线城市的地位不相符合。”

听话听音!这话里话外是不是有老母亲担心娃考不上985、211般的焦虑。

其实,近几年各地蜂拥而上争建医学院,有如过江之鲫之势。国内不少一流高校,或通过与医学院或医科大学合并合作办学,或自主筹建大学,加入医学大军。

对此,有关专家表示,一方面期待高校能为我国的医学事业输送越来越多的优质人才;但另一方面也担忧,医学院校的纷纷建立以及不断扩招,如果只注重数量,忽略了对于医学生的深层次培养和人才培养体系的建立,也并非多多益善。毕竟医学教育应该是精英教育,而我国现今的大部分医学院校并不能完全做到精英培养。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医学院和附属医院貌似与国内的医学院及医院有所不同,又将带来什么呢?

在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医学院成立暨创院院长任命仪式上,国家医学教育专家委员会主任、原教育部副部长林蕙青通过视频指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医学院是我国第一所也是目前唯一的一所举办临床医学专业的合作办学大学。批准这所医学院成立,也是教育部推进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一种探索实践。

而创院院长郑仲煊也表示,他一直有个心愿,想把在国际上所学、所行、所思带回中国,在中国办一所面向未来的国际化的医学院。

参考已经运行至第9个年头的香港大学深圳医院,9年间,这家医院因医生高年薪、红包零容忍、医闹零容忍、极低的药占比等成为舆论热点,并被人熟知。9年间,这家医院在“办医、管医、行医、就医”方面进行大胆创新与改革,使得患者获得感不断增强,也获得了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认可。

我们期待着,这所新建的医学院和附属医院也能给我国的医学行业带来一些不一样的东西,带来新的活力!

(环球医学编辑:常路)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