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靡4世纪的颅骨变形,匈奴用作恐吓的武器,族群用于文化认同

公元四世纪末,匈奴冲出俄罗斯大草原进入欧亚大陆西部,他们的穿着打扮、生活习惯、战斗方式都让当时的罗马人丧胆,除了传说中的用人的头颅做头骨杯外,他们还喜欢让自己的头骨“变形”,突出而硕大的头颅不仅让他们看起来很奇特,还不免让人害怕。

颅骨形状的改变是从小开始的,匈奴孩子出生不久,头部两侧就开始受到持续的压力,以便让整个头骨向上、向后生长。但是,根据澳大利亚墨尔·梅亚尔本大学的研究员瓦沙·皮尔科伦和彼得·梅亚尔的研究,这种对头骨的“修饰”并不是匈奴人所独有,在青铜时代的各个文化中普遍存在。

而且,变形的头骨不仅仅是一种吓唬敌人的方式,可能也是某种族群归属的象征。皮尔科伦和梅亚尔认为,“像纹身,或者将牙齿涂成某种颜色一样,有意地改变头颅形状是一种身份认同,通过这种外显的方式,认可某人的地位、性别、等级等等”。

一枚16世纪的徽章,图中为匈奴首领阿提拉,他让西罗马名存实亡

匈牙利作为匈奴曾经的定居点,也是颅骨变形行为的中心。虽然早在1世纪,这里就有改变颅骨形状的现象,但是在匈奴到达之后,这种情况明显增多,而且一直持续到了匈奴帝国结束。但是,在匈奴未踏入的土地上,人们的头骨也存在变形。

为了证实这种说法,研究小组对23具出土于格鲁吉亚、17具出土于匈牙利、13具出土于德国、2具出土于捷克、1具出土于奥地利和1具出土于克里米亚的头骨形状改变骨骼进行了分析。

从左到右:头骨变形的匈奴头骨、微变形的德国头骨、未变形正常头骨

结果表明,这些头骨都可以追溯到4世纪到7世纪之间,但是改变头骨形状的方法上各不相同,显示出不同文化的不同特征,比如在匈牙利、德国、格鲁吉亚,头骨变形主要被用于女性。虽然可能是样本造成的性别差异,但是可以女性头骨变形依旧占了更大的比例。

皮尔科伦和梅亚尔表示,“我们认为,匈奴的长期文化影响是造成头骨变形的原因,尤其是其他部落或群体到来时,保持社会认同的需求更加强烈,促使了头骨变形的普遍但差异化存在。”现在澳大利亚的南部的一些岛屿上,当地人还保留着头骨变形的习俗,在他们的文化中,认为头部较长的人更聪明,社会地位也更高,拥有的权利也越大。

族群认同是考古学、人类学、民俗学都关注的问题之一,它是指群体内的成员通过各种方式获取对所属群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这些方式包括祖先传说、图腾、族徽、服装等等。我们常见的家谱、祠堂也是为了不断强化家族记忆,而端午、中秋、春节等传统节日,则是加深民族和文化的认同。

你对

颅骨变形是为了族群认同

怎么看,欢迎留言、分享。

请随手关注、点赞、评论,每天一点泛阅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