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书看起来很好吃!*3
又到了福桃编辑部的推书时间,这次给大家推荐15本专门写中国美食的书籍。
一起穿越回古代,看看古人都吃些什么?大江南北的饮食习惯都有什么特点?外国人眼里的中餐到底什么样?
在这些美食书中,你也许会找到不一样的答案。
《咬得菜根香》
孔明珠 著
吃遍各种山珍海味,还是最想念家里的味道,那一口令人回味的菜根香永远难寻替代。
这是一本美食散文,重点讲述江浙沪的食物,并且以美食作为载体,传递出作者与父母、兄弟姐妹间的情真意切,从书中真实体会到作者对于生活的热爱。
《中国人超会吃》
王恺 戴小蛮 著
55道灵魂菜谱,14篇饭桌观察,6地市集万象,近千幅实地摄影。两位作者三年采风之力,成就这本恢弘的当代中国平民饮食图卷。
中国最具代表性的菜和烹饪技巧是什么?中国人怎么吃饭?中国人的餐桌是什么样的?中国菜场有多少门道?
最烟火气的平民餐桌,才是中国人的吃的热爱和讲究的终极体现。
一道道美食背后,是中国人对生活朴实而真挚的热爱。
《优雅的中餐》
周德丽 著
中餐,从来都是味道与礼仪的结合。从这本优雅知性的美食与礼仪之书中,重拾中餐的食风雅趣吧。
周德丽女士,“中国奥运之父”、外交家王正廷的夫人,将私家家宴菜谱与中国传统餐桌礼仪融于一册,借由介绍中餐餐仪之道与中式美食制作之法,向西方展示中华文化。
《餐芳记》
蓝紫青灰 著
花花也是可以吃的,而且很好吃!
中国自古不乏以花入馔之传统,从春日的桃樱、夏日的莲荷,到秋日的菊桂,冬日的梅棠。玫瑰饼、荷花粥、桂花年糕、槐花煎蛋、菊花水蛇羹……
全书按季节分为四章,讲述一年四季可采而入馔的花卉。从典籍中看文人雅士之风,从民间风俗看百姓善用食材之智慧。
吃花,吃的是有趣,吃的是风雅。
《我要吃肉》繁体版
李舒 主编
爱吃肉是天性,请大声说出我要吃肉!
在这本书里,不仅有阿舒和饱妹我们,还有大家熟悉的陈晓卿、王恺、张佳玮、沈嘉禄、拳王等众多知名作家,配合十数位摄影师、插画师,耗时十个月,备制了一席“肉”的盛宴——这是爱吃肉的我们,为爱吃肉的你,奉上的一部肉的百科全书。
全世界吃肉爱好者团结起来!
这次我们还出了繁体版,喜欢繁体字的朋友,在京东搜索“我要吃肉 港台版”即可购买~
《食话实说:以美味的名义》
老波头 著
什么时候,我们开始因为体重而拒绝碳水?为了健康而对内脏退避三舍?因为软软的小肚子而视富含油脂的五花肉如蛇蝎?
猪肉、内脏、生煎、臭豆腐、四川火锅……老祖宗吃了几十上百年的东西,怎么就在现代被敬而远之了?其实,食物本身没有错,就看吃的人如何对待,如何搭配。
老波头以美味的名义,从科学的角度,还原食物本身的面目,为这些“令人生畏”的食物平反!
《民国吃家》
二毛 著
在民国,慈禧的清炖鸭子脱下鸭皮游上了袁世凯的餐桌;胡适用东兴楼的酱爆亚丁嫩滑酱香了鲁迅一生的才华;谭延闿的祖庵鱼翅在南京的上空鲜亮腴滑地飞翔……
这是一部关于美食的民国风情录。在那个美食绚烂的时代,名人雅士、文人墨客以最文艺的外表,做着最“吃货”的事情。那一道道美味中,饱含着人的饮食情趣、人与食的缱绻深情。
《菜市场里的大厨》
乔艾尔 著
当星级厨师爱上写作,读者们既有口福也有眼福。
脱下洁白的厨师服,踏进充满烟火气的菜市场。乔艾尔在摊贩与客人的买卖互动间,学会辨识食材好坏,获得挑选食材的诀窍,最终转化为书中近六十道美味食谱与一篇篇精彩的故事。
菜市场即江湖,酸甜苦辣形容的不仅仅是食物,更是菜市场里来来往往的人与人的故事。这里,是人间百态的缩影,也是美食灵魂之源头。
《国菜精华:商代-清代》
王仁兴 著
要想创新中国菜,首要任务是传承。
作者历时30余年,集1000多道中国菜于一书,配精美的图片,写专业的点评。从皇家菜到田园菜,应有尽有。书中详细解读烹饪技法、营养成分和民族学资料等,尽显中华饮食之美。
是菜谱,是点评,更是一部中国故事。
《宋宴》
徐鲤 郑亚胜 卢冉 著
你知道在宋代,人们是如何享受美食的吗?宴请、茶会、日常百姓餐桌上的美食各有各的讲究。
阅读此书,如同走进宋代的市井乡间,感受那时候的食色生香。以吃为起点,共同探寻食物延伸出来的古法和美学。
《皇上吃什么》繁体版
李舒 主编
皇上和后宫佳丽一天吃几顿饭?
御膳房里的厨子们什么来头?
满汉全席是些什么人在吃?
康熙大帝爱吃热巧克力,他的重重孙子道光为何顿顿离不开炒鸡蛋?
老佛爷的下午茶有多时髦?
溥仪和婉容爱去哪家西餐厅?
关于清代皇帝的吃喝,没有比本书更全的八卦了,涨的不是姿势,是品味!
我们还出了繁体版,喜欢繁体字的朋友,在京东搜索“皇上吃什么 港台版”即可购买~
《古人的餐桌——邀您共赏来自历代笔记的美味》
芮新林 著
本书可以带领你穿越时空,和古人对话,窥见贯穿千百年中华文化中“民以食为天”的理念。
作者芮新林在三年时间内看了200多本美食书籍——从汉至民清的历代笔记,写出了57篇“食趣”之文,展示古人的饮食,记录有关食物的轶事。
《民国味道:岭南饮食的黄金时代》
周松芳 著
精致的一盅两件,接地气的大排档,粤菜总是带给人们无穷无尽的惊喜。
本书作者梳理了民国时期京津沪穗四地关于广东饮食的文章,用生动的笔触介绍岭南饮食文化,展示粤菜的绝代风华。
《鱼米之乡》
扶霞·邓洛普 著
说起热爱中餐的老外,写《鱼翅与花椒》的扶霞必须拥有姓名。这次,她离开“大本营”四川,来到温柔典雅的江南。
十余年间,作者深入江南各地,寻访名师大厨和民间“扫地僧”。在城间乡里,收录珍馐佳肴和地道家常菜,探索江南菜小史,考察当地人文风貌。
从烹饪特点、美食掌故,到饮食习惯,作者将对江南饮食文化的观察与探索集结成册:松鼠鱼、狮子头、桂花糖藕、四喜烤麸、西湖醋鱼……汇聚150余道经典食谱,108种常备配料,24种烹饪技法。真正展现了江南味道,也浓缩呈现了中国饮食之美学。
握有此书,如同拥有一座江南美食博物馆,从筵席主菜,到家常小菜,配合作者贴心的准确计量特色,分分钟变身江南菜大厨。同时足不出户,领略江南大好风光,跟随作者的文笔,在江南餐桌上,追溯中国人雅致饮食文化。
——“江南忆,最忆是此味。”
《只为一碗好面》
坂本一敏 著
外国人能有多爱中国面条?看看这位80岁的日本老爷爷就知道了。
近30年时间,访华290余次,跑遍中国450多个县、市,去到2000多个地方,吃了3000多碗面。
边吃面,边研究,边设计旅游路线。老爷爷按照地域,记录了中国近百种面食,辅以大量纪实照片,还原了部分珍贵面食的制作工艺和过程。以面为线索,串联起数十年间中国各地风土人情和社会发展,见证了中日友好和时代变迁。
真·中国面达人!真·中国面条巡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