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事发声》,让音乐的美妙自然发生
腾讯视频与StreetVoice街声联合出品的超级版《大事发声》,本季节目正式完结,由罗大佑老师进行收官演出。正如罗大佑老师所讲:在录音室里,音乐人往往都处于最熟悉最自在的状态。所以将节目场景专门打造成“录音棚现场”的《大事发声》,实质上就是为音乐人们提供最舒适的环境。
所谓“舒适”就是能够保证音乐人在最自然的状态进行演唱表达。本场演出,罗大佑老师正是在这种完美状态里,进行教科书式的展示。半个小时的节目干货满满,不仅可供普通观众瞻仰欣赏,也能供业内歌手研学深造。
开场即刻奉上标准的情歌示范,歌曲《梦》首句“城市晚风,吹荡我的心情”唱起,充沛的深情瞬间扑面涌来,罗大佑老师通过深沉语气跟精巧咬字传达出跨越时代而来到我们眼前的“爱情”。此处必须为节目现场完美的录音条件点赞,罗大佑老师每枚咬字以及气息运动都捕捉得清晰到位。这种细腻真切打造出此情此景就发声在眼前的观赏体验。作为曾经引领过时代潮流的前辈,罗大佑老师在这般精致的环境里尽情释放着“匠气”,即,匠人气质。
节目里,罗大佑老师最高亮的标签就是“匠人”,他对音乐的诠释充满着工匠雕琢艺术品的精细跟巧妙。比如在演唱歌曲《我所不能了解的事》时,就将懵懂、渴望、彷徨、坚定、疑问等等诸多情绪元素细致呈现。并且,此处还存在最标志性的处理,即将个体命运跟现实动向相关联。注意这句歌词的表达,“一阵一阵地飘来是秋天恼人的雨,刷掉多少我青春时期抱紧的真理。如果没有缤纷的色彩只有分明一片黑白,这样的事情它应该不应该。”前两句唱出个体青春期的彷徨,后两句立刻进入到对现实的思考。这种巧妙构造,即是“匠气”最典型的体现。
“匠气”有细节的雕琢,有讲究的设计,还有非凡的格局,俗称情怀。本期节目情怀集中爆发的时刻来自终场前罗大佑老师跟李志的对唱。
《之乎者也》,这首经典歌曲成为两代音乐人构建承接关系的结点。现场当贝斯跟鼓强势进入,代际交汇的大幕就正式拉开。在民谣摇滚的语境里,两位特色鲜明的音乐人进行着切磋,罗大佑老师属于标准的经典范式,情绪以及语气里散发着怀旧味道;李志则属于当代气质,咬字更加强硬,表达更为迫切。这种发生在气质对比明显背景下的结合,颇具冲击力。此刻,罗大佑老师展示出的情怀具体讲就是眼里云淡风轻,心中热血沸腾,对于世事变迁随时淡然接受,但却坚守住内心对于音乐的标准。什么叫的作品,什么是好的演绎,都有明确的标准。
即便身边合作的是气场强大的李志,罗大佑老师依旧保持着强势的主导能量。不知各位是否发现,在前辈面,李志居然显露出“青涩”的拘谨。
我把这种“青涩”解读作“敬畏”,面对殿堂级偶像前辈出自本能的“敬畏”。何止是李志,看演出的我们又何尝不是?其实,不仅是对于前辈,对于《大事发声》这档节目,我们也应当表达足够“敬畏”。不为别的,单纯为提供纯粹的音乐享受就该如此。
《大事发声》可能是市面上最关注本质音乐的节目,这里没有戏精观众,没有流量鲜肉,没有欢呼鲜花、没有综艺评委,没有狗血剧情,这里,只有音乐。
作为腾讯视频的音乐类超级自制IP,超级版《大事发声》用最贴合音乐人的态度呈现了最高规格的录音棚节目,节目至今累计点击播放量已达两亿五千万。这种另类型节目,能够收获大面积关注度,只可能是因为音乐本身。纵观全季节目,在我看来,《大事发声》最最核心的价值导向就是,让音乐的美妙自然发生。
“音乐的美妙”说的是由音乐产生的一切美的东西,不局限于悦耳,还包括审美、意识、诗意等等。“自然发生”指的是非人造,非预设的叙事行进。《大事发声》真的可谓是全程实时直播,宗旨就是确保所有事情都呈现最本真的面貌。
具体解读“让音乐的美妙自然发生”,我想到的至少包括三方面:
首先是让音乐里的真性情自然发生。音乐的终极诉求就是真实表达,所以真性情属于音乐所产生的美妙。这里,要谈到的就是朴树那期节目。这几乎已经是众人皆知的事情,在演唱《送别》过程里朴树突然哽咽,直至抽泣。如果是在常规节目里,这种状况发生是必须喊“CUT”重新来过的。但是,在《大事发声》里,朴树不仅抽泣,而且抽泣得很彻底,3分33秒时长的歌曲,这位歌手大部分时间都无法正常演唱。不要误会,这不是在指责朴树,相反,我内心非常理解朴树。因为朴树对于《送别》有种特别的情感,此前他曾坦言,如果《送别》的歌词是他写的,死而无憾。
这是种什么情绪?就是作为音乐人对于这首作品强烈的认可。这种认可直接导致他在这首歌曲面前的敬畏甚至是卑微,在现场演唱《送别》时,就会有两种情绪同步发生。
首先,感知到对于这首歌曲的强烈认可,并且确认自己此生无法创作出这样的歌曲,由卑微而产生某种遗憾,由此落泪。其次,在演唱过程里某时刻出现“我终于拥有这首歌曲的”错觉,由此感觉自己愿望达成,从而落泪。无论是哪种情绪,都是自然的发生。
朴树这般真性情根本无法预先设计出来,这完全是在现场情绪充分发酵后的本能释放。其实老江湖如李宗盛当时在《大事发声》现场演出是也有些许哽咽。只能说是《大事发声》打造出让音乐人充分体验到安全感以及神圣感的场景,此刻的真性情就是最纯粹的外露,现场的各位见证并且保证这种真性情的自然发生,从而造就一段注定被记入史册的演出。
此外,还是让音乐里的跨界交融自然发生。关于音乐,最美妙的在于无限可能性,而跨界恰好是实现可能性的措施。虽然《大事发声》是相对传统的音乐节目,但却丝毫不保守,现场同样鼓励探索音乐的终极可能。比如在谭维维参与的那期节目里,就实现摇滚乐跟昆曲的跨界融合。
谭维维配搭北京客乐队跟越剧演员刘志霞共同演绎昆曲,你没看错,是摇滚音乐人谭维维以及越剧演员刘志霞共同演绎昆曲,这是标准的跨界,两位艺人各自脱离舒适区,进入到全新领域。歌曲《幻·梦》成为跨界的重点,这版摇滚加昆曲的作品,充分展示出音乐进行各种对接的可能。这种对接是双赢的,摇滚乐因为昆曲的介入而充满层次跟戏剧感;昆曲因为摇滚的支撑而具备穿透力。
在具体表演方面,谭维维跟刘志霞也实现了经典的“Call and Response”效果,这是音乐创作里非常经典的处理方式,即演唱层面以及乐器层面不同元素的“呼应”以及“互动”。
演唱层面,谭维维的摇滚范式跟刘志霞的昆曲范式构成对话式的呼应。乐器层面,摇滚乐的现代乐器跟古老民族乐器间同样形成和谐互动。更重要的是,这种呼应互动完全是在现场实时发生,不经过任何后期调整,达到的效果是不可复制的完美。《大事发声》所推崇的正是这种不可复制性,即,现场自然发生的内容都是独特的,尤其当不同风格音乐人以及不同音乐元素完成跨界融合时,这种独特性就更彰显出可贵。
《大事发声》的可贵就是即时发生,不可复制。
最后,也是让音乐的换代自然发生。音乐不是静态停滞状态,而是持续处于动态发展,正是这种动态才造就各种美妙的东西,这其中就涉及到音乐人的换代。上文提到的罗大佑老师跟李志其实就构成某种形式上的换代。而在李宗盛跟李剑青的专场节目里,这种换代就更为明显。
节目现场老李注视着小李,对他讲要Keep Low,低调。这句简单的话语就突显出前辈对后辈的指点。或许在那刻,老李在小李身上明确看到了曾经自己的样子。
在音乐方面,李剑青确实跟李宗盛颇为相通,比如在歌词创作方面讲究对完整叙事的追求,这种追求达到为保证完整性而放弃押韵的地步;再比如在演唱方面侧重诉说式的输出,通常都是在进行保持旋律感的“说话”。这两方面特质需要足够的功底支撑,涉及对于文字的精准把控以及对于良好演唱语感的培养。所幸的是,李剑青确实具备这种潜能,在他身上看到完成换代的可能性。
尽管只是一场演出,但足够证明换代的可能。因为,在这种实时发生的现场里,不可能掺假,歌手所有素养均是真实呈现,经得住《大事发声》现场考验的歌手,实力不会错。更重要的是,现场所呈现的换代迹象并非刻意营造的假象,而是自然发生的故事,看到老李跟小李的互动,确实会产生未来华语乐坛有戏的感觉。
李宗盛说:录音棚就是一个让歌手生长的地方。在腾讯视频LiveMusic的镜头里、在《大事发声》的现场录音棚里,明确看到了前辈音乐人的持续醇厚以及后辈音乐人的快速崛起,这都是“生长”的具体表现。这档专注呈现音乐本真形态
的节目,最终让各位音乐人找到最纯粹最安全的地方,任凭自己自由生长以及确保音乐的美好自然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