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心勃勃的电气化战略 能否为福特带来新的中国市场?
在近年新能源的热潮下,中国无疑是个充满着无限可能的大市场。
面对这块“肥肉”,新兴车企前赴后继,传统车企争相布局。而早先没有“赶上趟”的福特汽车,自然也按捺不住,想要在中国新能源市场中分得一杯羹。
2017年4月6日,福特汽车(以下简称“福特”)宣布了中国电气化战略,在紧接着的上海车展中,福特就展示了自己战略的最新成果:新蒙迪欧智能混动版、福特C-MAX Energi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和福特蒙迪欧Energi插电式混合动力三款车型。同时,福特还计划在未来五年内向中国市场导入一款续航里程超过450公里的纯电动小型SUV。
又一家车企雄心勃勃地来到了新能源市场的战场“厮杀”。但是,面临着自己销量不振的困境以及尚且没有落地的新能源规划,雄心勃勃的电气化战略,真的可以让福特展望美好未来吗?
在华波澜起伏的22年
福特自20世纪创立以来,已成为世界四大汽车集团公司之一,作为拥有百年历史的老牌汽车企业,其早在1995年就进入中国商用车市场,同时成立福特汽车(中国)有限公司。2001年长安福特汽车有限公司的成立,也再次扩张了福特的中国市场。
虽然早早就进入中国市场,但在2012年以前,福特在中国的发展一直属于“保守派”,并没有什么大动作。由于没有为中国市场注入太多的精力,也让福特错失了当时中国汽车市场的爆发期。
面对质疑和压力,福特汽车时任CEO穆拉利开始意识到中国市场对福特的重要性,为了“拯救”中国市场,福特在2011年上海车展期间公布了“1515战略”,战略计划福特要在2015年之前,为中国市场引入15款车型,20款全新发动机和变速器,产能扩充到120万辆,年销售突破百万辆,市场占有率达到6%。
在“1515战略”指导下,除了早先拥有的嘉年华、福克斯、蒙迪欧等产品,翼虎、翼搏、锐界等SUV车型也相继国产,探险者等进口车型也开始登陆中国。战略实施的下一年,福特在华销量就同比增长21%。从2011年在中国市场刚刚突破50万销量到2015年福特在华总销量达111万辆,惊人的增长速度,让福特暂且脱离了在中国市场发展的低谷期。
但是,好景不长。从最近的数据来看,由于“1515战略”的后劲不足,福特在中国的发展再次进入减速带。福特2017年第一季度在华零售销量虽超过25万辆,但较2016年同期下降19%。虽然福特方面的说法是受到了国家对1.6升以下小排量汽车购置税优惠政策进行调整的影响,但是同样受到购置税政策的丰田、本田等品牌销量均有增加。
而且,面对中国新能源市场的崛起,不论是自主还是合资车企早就开始发力,纷纷推出自己的战略车型,与之对比,福特迟迟没有开展新动作。直到如今,福特才“幡然醒悟”,提出了电气化战略。
新能源“末班车”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了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而据中国汽车工程学会预测,到2025年,国内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占比将超过15%,新能源汽车在中国的发展,势不可挡。
我国新能源市场的起势,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国家政策的扶持,在财政补贴和购车摇号双重政策的推动下,新能源汽车的销量迅速攀升。但是随着“骗补”、依赖补贴等问题的出现,国家开始加强对补贴政策的调整和严管,不断提高新能源汽车在技术上的门槛,这也倒逼各大企业都积极加强在新能源技术上的发展力度,在激烈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中站稳脚跟。
福特的中国电气化战略,标志着福特为进军中国新能源市场,正式吹响了号角,其将在中国推出两款全新电动汽车,并在2025年以前为中国消费者提供全面的电气化解决方案——包括混合动力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等不同形式的新能源车型。
福特汽车公司亚太区产品开发副总裁韦盛廷和福特汽车公司亚太区动力系统总监在上海车展采访中表示,为了更好满足中国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预计在2025年,70%的福特品牌在华销售车型将提供电动车版本,覆盖到不同的市场细分。
同时,在新能源技术的研发上福特也有所计划,其在2020 年开始将在中国生产电动车动力总成系统,进一步提高南京工程研发中心的新能源动力总成工程与研发能力,提升本土作战能力。
“对于福特汽车而言,此时正是我们在中国市场扩大电动车产品阵容及投资的最佳时机。”福特汽车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马克·菲尔兹表示, “作为全球电动车的重要市场之一,我们将在中国市场持续致力于电动车的发展,从而帮助中国消费者实现更美好、更便捷,以及成本效益更优化的生活。”
除了新能源车以外,福特还计划打造更完善的智能出行方案来简化我们的生活。例如 智能互联 APP “福特派”已开始在国内正式落地和推广了,将为用户带来更为丰富的用车体验。
而作为合资企业的长安福特也全力支持,战略第一步首推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福特蒙迪欧Energi将由长安福特生产,而且战略中提到,2025年长安福特旗下的全系车型也将提供电动车版本。
福特此番进军中国新能源市场,不仅是顺势所趋,本身也是下足了功夫,磨刀霍霍,欲一展身手。
不过,福特在最后关头赶上中国新能源浪潮“末班车”的布局,能让其再次上演“1515战略”的逆袭吗?宏观整个风云诡谲的市场,福特面对的挑战,只能比此前更多。
顺风车好搭吗?
在这个“弱肉强食”的汽车市场中,有时你只是慢了一步,但是却足够合资和各大自主、新兴车企,远远把你甩在身后。
自201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就进入了爆发期,早先就已“分割”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品牌,已经在消费者心目中形成了先入为主的观念,这对于福特而言,是无法忽视的威胁。
从数据上看,2016年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为94466辆,高居榜首位置,北汽新能源、吉利汽车分别以41707和39191辆分列2、3位,众泰、上汽、奇瑞、江淮等紧随其后。这些自主品牌不仅在中国新能源市场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况且,它们目前还有着政策补贴的“护身符”,福特这个“外来的和尚”想与他们一较高下,在起跑线上就已没有优势。
其次,新兴车企在新能源技术上的迅猛发展也不容忽视。例如,在本次上海车展上,蔚来、前途、奇点能车企都纷纷带来了自己的新能源车型,在展台之外,这些车企也在加紧脚步“开疆拓土”:蔚来与长江合作将设立100亿规模的长江蔚来汽车新能源产业发展基金,专注电动汽车、智能驾驶、新材料和新能源等领域的投资;“奇点智能新能源汽车产业园”生产基地落户于安徽铜陵……从“概念车”走到“量产车”,这些新兴车企玩的都是认真的。虽然在品牌优势上落后于老牌车企,但是它们一开始就适应了新市场的游戏规则,在技术创新上大力发展,专注投资、研发新能源技术,也势必成为福特在未来市场上的强劲对手。
当然,除了外部车企给福特带来的种种威胁以外,福特自身在产品和品牌力上的不足,也会成为福特进军中国新能源市场的障碍。
产品方面,福特的合资公司在中国徘徊二线多年,产品几乎乏善可陈。福特公司曾推出过专门应对欧洲市场的产品,其善于抓住欧美人使用习惯和审美的优势使其在欧洲市场赢取了不俗的成绩,可是这一点在中国似乎难以施展。在中国市场爆发的这几年,福特由于自身的摇摆不定错过了几个重要的机会,这也使福特竞争力一直低于大众、通用等外国车企。
而在产品质量方面,作为合资企业的长安福特还频频掉链子。长安福特于2013年12月、2015年10月先后两次召回近30万辆翼虎,但是随后福特更是将责任推给了消费者,拒不认错,质量问题也让福特这个“百年企业”成为国内汽车品牌投诉排行榜的“常客”,这导致消费者对福特的信任度直线下降,也让福特虽身为“百年企业”, 却没有一个“百年企业”该有的“美誉”。
但是不可否认,新能源市场确实是福特挽回颓势很好的一次契机,而且作为世界最大的汽车企业之一,福特并不是没有实力。2008年经济危机时,福特更是唯一一家没有经过国家救济而自己走出经济危机的汽车集团,其设计的以移动式装配线为代表的新生产序列,以高效率、高工资、低售价的结合稳固了福特在世界车企的地位。
福特在中国新能源市场上起步是比其他车企要晚,但晚是否就意味着落后还不一定。但是面对着“腹背受敌”的中国汽车市场,福特的新能源布局,注定走得不会轻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