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经验』内伤发热类型多(三)

4.小柴胡汤合清骨散例

陈男,51岁,2004年12月14日就诊。主诉:低热、盗汗1月余,纳寐欠佳,舌淡红,苔白黄之间,脉细弦。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检查均无异常。先予补中益气汤7剂。
  二诊(12月21日):低热、盗汗依旧。改予当归六黄汤、小柴胡汤合清骨散加减:当归12克,黄芪30克,生地黄15克,熟地黄15克,川黄连10克,生大黄5克,柴胡12克,黄芩12克,半夏12克,党参12克,甘草12克,大枣12克,银柴胡12克,地骨皮12克,青蒿12克,白薇12克,玉竹12克,7剂。
  三诊(12月28日):盗汗未止,低热减少。上方去当归六黄汤,加糯稻根30克,瘪桃干30克,煅牡蛎30克,五味子10克,浮小麦30克,7剂。
    四诊(2005年1月4目):低热不再,盗汗减半。

补中益气汤主要用于治疗“气虚发热”或“阳虚发热”,属“甘温除大热”之代表方剂。首诊用以治疗低热并有盗汗,显系欠妥,故无改善。二诊改投当归六黄汤、小柴胡汤和清骨散加减,低热有减少,但因盗汗未除,疑当归六黄汤无功,故三诊弃之,代以止汗治标之品。四诊低热不再,盗汗减半。纵观全过程,初诊投以补中益气汤欠妥;二诊用当归六黄汤本无大错,惟黄芪性味甘温,可治阴虚盗汗,难治阴虚发热。由此可见,本案清热应归功于小柴胡汤和清骨散。

以上案例提示,小柴胡汤实为治疗内伤发热的主力方剂,不可小觑。

小柴胡汤能有效治疗感冒或感冒后发热,当然这些是属于外感发热而非内伤发热,但除此之外,小柴胡汤尚能有效治疗妇人热入血室发热、长期伴畏风之低热、午后低热和寒热往来之低热等,而这些都是属于内伤发热的范畴。

5.新加香薷饮合藿香正气散例

俞男,78岁,2006年8月11日就诊。主诉:持续发热2日,体温38.7~C,恶寒,夜间盗汗,纳呆,口中无味,腹痛,大便日行1~2次,黏冻而有后重感,舌红,苔黄腻,脉细弦。有慢性结肠炎30年。证属暑湿发热,方用新加香薷饮合藿香正气散加减:香薷12克,扁豆12克,金银花30克,连翘30克,大腹皮12克,藿香12克,佩兰12克,紫苏12克,茯苓12克,椿根皮30克,地榆12克,糯稻根30克,瘪桃干30克,4剂。

8月15目二诊:药后未再发热,无恶寒,但在空调下仍微恶风,盗汗明显减少;结肠炎症状减轻。后专治肠病,至10月6日八诊时肠病告愈。
  夏季炎热,易贪凉饮冷,致寒邪外束,暑湿内蕴,吴鞠通“新加香薷饮”正相适宜。患者素有肠炎及相关症状,合藿香正气散亦颇适切。·香薷辛微温,专治寒郁之暑气,金银花、连翘清热解暑,轻宣透表,扁豆健脾化湿,紫苏散寒解表、行气宽中,藿香、佩兰助紫苏、扁豆化湿行气,又助香薷外散风寒,茯苓健脾渗湿。诸药合用,清热解暑,化湿健脾,新病旧疾兼顾,充分体现了中医整体观念与个体化治疗的特色。

以上案例提示,湿郁发热十分常见,而治疗除三仁汤外,新加香薷饮、藿香正气散、厚朴夏苓汤、甘露消毒丹等等,皆可择宜而用。    (完)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0)

相关推荐

  • 治内伤发热病证精选的药方

    治内伤发热病证精选的药方 本资料由朱永库老人,在研究学习中医内科学,方剂学.<中医药方精选网>和多名老中医经验资料后所编辑,目的是在自己用方时,便于找方使用方便本篇主要是分析了内伤发热证病 ...

  • 【悟道了玄医道传承:内伤发热】

    内伤发热 内伤发热是指以饮食.情志.劳倦.病理产物.外伤.体质等为病因,导致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阴阳亏虚为基本病机的,以发热为主的病证.一般起病较缓,病程较长.临床上多表现为低热,但有时可以是高热.现代 ...

  • 发热症中医治疗优势

    发热是疾病发展过程中常见的生理反应,它既是机体正气与邪气相争的结果,又是疾病发展转化的重要指征.现代医学认为,人体正常体温平均在36-37℃之间(腋窝),超出37.1℃就是发热,37.3-38℃是低烧 ...

  • 『名医经验』内伤发热类型多(一)

    内伤发热,有虚有实.虚者无非气血阴阳,气虚发热可用补中益气汤,血虚发热可用当归补血汤或归脾丸,阴虚发热可用清骨散或青蒿鳖甲汤,阳虚发热可用肾气丸或右归丸.实则多端,肝郁发热可用丹栀逍遥散,瘀血发热可用 ...

  • 『名医经验』内伤发热类型多(二)

    3.血府逐瘀汤例   案1.姚男,78岁,2006年8月1日就诊.主诉:每晚七八点发热,热度一般不超过38℃,至今已有3月余,近几月消瘦十多斤,面色苍白无华,伴咳引少腹痛,腰痛,唇麻, 口干:纳寐可, ...

  • 『名医经验』乳痈发热案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王金亮 郑某,女,27岁,2007年6月19日初诊. 患者产后3月,因乳头内陷,吮乳困难,乳汁不畅,致使乳房红肿,渐成乳痈,经保守治疗未果,遂切开排脓引流.然术后持续发热,体 ...

  • 『名医经验』辨湿热审无常 三法治温

    孔伯华(1884年-1955年),原名繁棣,号伯华,别号不龟手庐主人,祖籍山东曲阜.他精通文史,尤善岐黄,是我国著名的中医学家.温病大家,是当年的"北京四大名医"之一. 他不但继承 ...

  • 『名医经验』徐景藩:三脏同治愈久利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尚未完全明确的炎症性肠病,与结肠癌关系密切,被世卫组织列为难治性疾病之一.首届国医大师徐景藩教授认为其病介于"泄泻"."痢疾"之间,诊为& ...

  • 『名医经验』黄芪桂枝五物汤应用三则

    黄芪桂枝五物汤载于<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由黄芪.桂枝.白芍.生姜.大枣五味药物组成,是一首治疗阳气不足.血行不畅,兼以外感风邪,以肌肉麻木为特征之血痹证的有效方剂.本方临床 ...

  • 『名医经验』治少阳头痛医案三则

    陈国权系湖北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行医40余载,临床经验丰富,擅长治疑难杂症,笔者有幸跟师学习,现列举其治少阳头痛医案三则如下. 案1 吴某,女,29岁 .2011年5月28日初诊.诉两太阳穴附近 ...

  • 『名医经验』麻黄附子细辛汤医案三则

    麻黄附子细辛汤出自<伤寒论>,由麻黄.附子.细辛三药组成,主治"少阳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具有扶阳解表之功.笔者临证用治多种疾病取得良好疗效. 案1  牙痛 缪某 ...

  • 『名医经验』临证治验三则

    笔者在临床中注重积累经验,现将三则临证治验介绍如下. 流行性感冒 王某,男,50岁,职工.2009年10月18日初诊.主诉近日偶感风寒,发病已2日.证见发热恶寒,鼻流流涕,咽喉疼痛,咳嗽无痰,口干思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