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书院街到辛峰巷,游走常熟古城街巷
★旅游地点:苏州常熟辛峰巷
从虞山公园出来,绕过书院街,我们的目的地是旁边的一间面馆。所谓酒深不怕巷子深,尽管地理位置并不算好,但生意依然不差。
书院街是由原书院弄、西泾岸拓建而成的,南起环城南路,向北经小榆树头、草荡、方塔街等至引线街。街北接北门大街,南接元和路。这条街是古城区南北交通的主要干道。书院弄、西泾岸都是历史比较早的老街。明崇桢十年的探花郎赵士春就住在西泾岸,他的弟弟赵士锦同年中进士位列二甲,住在南泾堂,都是赵用贤孙。书院弄的北端,则有常熟最早的书院文学书院。
杨杨面馆的面品种很多,小伙伴爱吃虾爆蟮面、鳝丝面和虾仁面,而我则偏爱鱼片面,价格都不贵,鱼片面只要10元,加了冬笋也只要18元,可谓良心价了。每一次,我们都会连面带汤喝得只剩下碗底一层。
引线巷有个沈宅,是清朝光绪年间进士沈鹏嗣子沈秀如的宅邸。原来的建筑一共有两进,第一进因为道路拓宽而拆除,现在还存着后楼两楼,砖木结构。
紫金街南接引线街,北对辛峰巷,原来街东南端有明朝宣德年间监察御史章圭的宅第,也称章家角。他的儿子章表、章格、章律都中了进士,所以又称其三进士宅。一门三进士,也算是名播乡里了。
紫金就是取“封金衣紫”的意思,原来北端还有一座紫金桥,不过到清代已经毁了。这里曾是晚清时期的药王堂、民国时期常熟的药业公所和经书公所所在地,还有杨沂孙的故居,也算是一条历史老街。
中统局常熟县室成立于1945年9月,是国民党在常熟的中统特务组织,1946年搬到这里,除了主任、督导外还设有总务、组训、情报、侦行、警卫班等,下面还设有几个中心组,编制应该算是比较齐全的。
辛峰巷在引线街北侧,因为巷西端曾经能够看到虞山的辛峰亭而得名。现在的建筑都比较高,早已经把视线阻挡在可怜的范围之内,自然是看不到辛峰塔了。这条巷子里有全国重点文保护单位燕园、常熟市文保单位蒋洞宅、太平天国活动遗址灵公殿戏楼、清代厅堂等,是常熟古城区内古建长保存比较完好的一条历史老街。
清代厅堂原来是曾姓住宅,后来出售给熊姓。原来的规模应该不小,现在只存正厅一所,厅木结构完好,是晚清建筑的风格。现在房子正在修缮,看起来也是大动干戈了。
这条街是我们从虞山公园到方塔园,再从方塔园到燕园途中经过的。撇开其中的文保单位不提,这些街巷本身也是很有味道的。
一条小河蜿蜒流淌,民居就沿河而筑。虽说这河的宽度有点可怜,但毕竟有水就有了灵气。两岸是粉墙黛瓦,一侧紧贴着河道,另一侧的民居则留出了一条窄窄的街道。常熟隶属苏州府,因此街道的样式与苏州的街巷颇有异曲同工之妙。不过这里的房子比苏州要更新一些,可能后期经过了修缮。
虽然河道狭窄,但也必须有桥。辛峰巷与河东街相交处的通江桥,就是一座古桥,始建于唐朝,明清屡次重建。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建于康熙年间的单孔平桥,东西走向,墩基用武康石,桥面则是六块花岗条石并列,宽3.15米,高23米,长4.5米。在桥的西侧,有民国修桥碑。
东胜街也有座沈宅,是清代建筑,现在还有门屋、前厅、正厅、后堂楼四进,原来的装饰部分保留,不过现在并没有完全开放,可能还在修缮过程中。有几块石碑历经了风雨,见证了曾经的沧桑岁月。
自驾游:苏州常熟辛峰巷
2月暮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