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笔记:蛙声闹,骤雨鸣池沼

隔浦莲近拍·中山县圃姑射亭避暑作

作者 周邦彦

新篁摇动翠葆。曲径通深窈。夏果收新脆,金丸落,惊飞鸟。浓翠迷岸草。蛙声闹,骤雨鸣池沼。

水亭小。浮萍破处,帘花檐影颠倒。纶巾羽扇,困卧北窗清晓。屏里吴山梦自到。惊觉,依然身在江表。

  

  

注释

中山,在溧水县。

县圃,县衙的园圃。

姑射亭,小亭的名字取自《庄子·逍遥游》:“藐姑射之山, 有神人居焉, 肌肤若冰雪, 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于四海之外”。

新篁,新植的竹林。篁,竹林。如屈原《九歌》:“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来。”

翠葆,原指饰有翠鸟羽毛的车盖,这里比喻竹子的枝叶。葆是盖子的意思。

曲径通深窈,弯弯曲曲的小路通往园林的深幽处。化用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窈,通幽。

夏果收新脆,正常的语序应该是收摘新脆的夏果。化用韩愈“冰盘夏荐碧实脆”诗意。

金丸,原指金弹子。《西京杂记》:“韩嫣好弹,常以金为丸,所失者日有十馀,长安为之语曰:'苦饥寒,逐金丸。’”李白《少年子》诗:“金丸落飞鸟,夜入琼楼卧。”但这里的金丸是喻指金黄色的果实,果实落下,惊动飞鸟。

池沼,小水池。池之圆者为池,曲者为沼。

浮萍破处,化用张先《题西溪无相院》“浮萍破处见山影”诗句。

纶巾,亦称“诸葛巾”,是一种以丝巾带做成的头巾。

困卧北窗清晓,化用陶潜的典故,表示自己心情的恬淡。《晋书·陶潜传》:“尝言夏日虚闲,高卧北窗之下,清风飒至,自谓羲皇上人。”

屏里吴山,屏风上画的吴地山水。指周邦彦的家乡钱塘(杭州)。

江表,古人通常把长江以南称为江表。这里指溧水一带。

  

  

试翻译如下

新竹林摇动如同翠葆一样的枝叶,弯弯曲曲的小路通往园林的深幽处。收取新鲜脆嫩的夏果,金黄色的果实下落,惊起飞鸟。浓厚的翠色连着岸边的青草。蛙声的喧闹,在骤雨后池沼中响起。

水亭很小,浮萍荡开的地方,帘子上的绣花、屋檐檐影映在其中,让人感到世界仿佛颠倒了。戴纶巾摇羽扇,像陶潜一样困卧北窗下,正是清凉的早晨。屏上画吴山,梦里自然就到了吴山,可一觉醒来,依然是身在江表。

  

  

赏析

这是周邦彦在溧水当知府时写的,溧水离家乡钱塘不远,夏日永昼,不免思念故乡,就有了这首词。从基调上讲,这种思念,不是像秦观被贬到海南时的那种思念,带着愁苦(南国四时都热,愁人日夜俱长。安得此身如石,一时忘了故乡。)而是离家乡不远,却被公务缠身不能回的那种若有若无闲淡的愁思。

所以,这首词上半阕所写夏日景致,是惬意的,只在惬意中间,略隐出心绪的不平静。景语尽情语,带着内在思动的情感。新篁摇翠葆,心也在动;曲径通幽,心曲更幽。夏果落,惊飞鸟,是偶有思绪,猛然而惊的心态。浓翠的林木与岸草染到一起,分辨不清,就有些迷茫的感觉。蛙声在雨后更加热闹,似又在催促。

下阕,先写居住环境,又将这迷茫的感觉具体化。水边小亭,帘花檐影映水颠倒,自个是不是也在颠倒呢?当着官,却又有陶渊明归隐的快乐。但毕竟不是像陶渊明那样回到了家里,于是梦里归故乡,可身还在江表。思乡情丝细,避暑梦境幽,就是这首词的味道。

这首词的结构还有另一说,清代陈洵《海绡说词》说这首词:“自起句至换头第三句,皆惊觉后所见。'纶巾’'闲卧’,却用逆叙。'身在江表’,梦到吴山。船且到,风辄引去,仙乎仙乎。周词固善取逆势,此则尤幻者。”意思是说,这首词像咱们上周五抄的《过秦楼·水浴清蟾》词一样,先写梦醒后见到的景色,然后却回到说梦。这种说法也能成立,但从词的字句来说,倒叙手法没有像那首词那样地明确。

再看周邦彦炼字,“夏果收新脆”的“脆”字,“浓翠迷岸草”的“迷”字,极为传神。再看其写景,“浓翠迷岸草”“浮萍破处,帘花檐影颠倒”,历历如在目前。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