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黄芮涵《关于半部“论语”治天下的思考》指导老师:陈珊

关于半部《论语》治天下的思考

文清外国语学校四年级 黄芮涵

据不完全统计,从隋朝大业二年(公元606年)隋炀帝创立科举考试开始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科举考试制度结束,历时1300多年共产生504位状元,他们大都饱读诗书、文采绮丽,各个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但是有这么一类人,他们并非科举“正途”出身,但是凭借自身努力和实际工作成绩,一步步向上并最终实现“逆袭”。在这些人当中,北宋开国丞相赵普无疑是杰出的代表人物。赵普在遇见赵匡胤之前,只是一个无名小卒,而且早年书读的并不多,不是科举出身,但他靠着自己的不懈努力和丰富的生活阅历一步步从平民百姓做到宰相,由于地位崇高、权力巨大且关键,宋太祖时常规劝赵普要多读书,以弥补自己在诗词、文学、见闻方面的短板,而赵普也似乎听进了意见,每次回家一有空闲就拿起一本书读,还郑重其事地每次都要从书柜里面把这本书拿出来,举行一个庄严的开读仪式,实在是不引人注意都不行。等到他去世之后,家人才看到了那本书的真面目,不过就是一本《论语》而已。以至于留下半部《论语》治天下的美谈。

怎么理解这个典故?其实作为宰相的赵普很清楚,宋太祖之所以规劝他读书,并不是因为他自己本身的思维模式有问题,也不是因为他的能力有问题,更不是因为他的人品有问题,而是因为他不能很有效的利用一些经典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装饰”,进而说服别人。对赵普这些掌握大权的人士来说,智慧才是第一等的,而文学只是一种装饰的手段。他知道赵匡胤的“大志”,于是,在他的策划下,显徳七年,赵匡胤率兵北征,行至陈桥赵普等人托故不前,将赵匡胤灌醉“黄袍加身”,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陈桥兵变”。赵普不仅在军事方面有着不俗的谋略,政治方面也是行家。赵匡胤称帝后,担心自己的帝位。于是,建隆元年,赵匡胤召赵普问:“唐末以来,短短数十年间,君王换了又换,经历了八姓十二君,征战不休,对于治国的长久之计,爱卿可有什么好的办法吗”?赵普闻此,便道:“此问题的症结在于藩镇割据,他们权力过重,而治理的办法也只能削弱藩镇的权利,制其兵权,天下就可以安定下来了”。于是,赵匡胤便在此建议下开展了历史上著名的“杯酒释兵权”。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像历史上大多数的君臣一样,随着国家和朝局的稳定,皇权和相权的冲突不可避免地发生了,赵匡胤开始不在信任赵普。于是,赵普被第二次罢相,贬回老家,直到赵匡胤死后,赵普才又被宋太宗赵光义召回,再任宰相。而对于赵匡胤的死因,一说是赵普与赵光义密谋害死了赵匡胤,谋得帝位。历史的真相,早已湮没在千年的尘土之下,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赵普三次被罢相,三次重任宰相,这一历史上绝无仅有的特例足以证明赵普的成功,绝不是靠半部《论语》就能获得的。

诚然,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游走于尘世一朝,是人才也好,庸才也罢,然能做到是个人,已是难能可贵。至于修炼到人才,那得看个人造化了。而那些成为人物的人,必然是集天时地利人和于一体,外加上自身的不断学习与修炼才成功的,达到这种境界的人,我相信是凤毛麟角。譬如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赵普,从他当上宰相后整整在家读书学习了15年,而并不是像他自己说的只读过半部《论语》。所以我们要学习赵普那种活到老、学到老,终身学习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帮助我们在学习上不断实现自我超越。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