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写作的态度与精神

诗词写作的态度与精神

作者:逍遥客

(小编按:此篇为逍遥客在南充市青年诗词学会定期讲坛上之讲稿)

安排得很突然,准备得很匆忙,今天的讲不是什么座,也不是人们习惯的你讲我听的那种传播,而是不分讲与听的交流;更不是什么理论与学术,而是想法与思想的说明。我斗胆地选择了这个问题来谈,是因为青诗社和我需要。我相信,青诗社爱好诗词的朋友,写诗肯定与其他写者不一样,不仅仅是“为写诗而写诗”,因为我们还有更高远的目标——成就自我的同时,造就“川北诗人群”,打造“南充诗派”。这就需要自我革命的能力,更需要站高看远,自我洗礼,共同协作,共同进步的大同想法与作法。因而,态度与精神就显得尤为重要。今天,我这交流,观点不一定对,仿佛还有一点说教的味道,即便不赞同,也请海涵。就让我这个讲,抛砖引个玉吧!也希望这一讲,能把这个话题打开,引来更多志士仁人的更绝妙思想交流与火花碰撞,以期真正实现青诗社目标。下面我分三个部分来谈。一是诗词的写作;二是诗词写作的态度;三是诗词写作的精神。

一、关于诗词写作

从“诗词写作的态度与精神”这个题目来看,中心词是“写作”,什么样的写作呢?——“诗词”!那“诗词写作”的什么呢?——“态度与精神”!因此,在讲这题目之前,有必要先说说写作。

究竟什么是写作呢?一般来说,写作就是人类运用语言文字符号以记述的方式反映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实现交流沟通的创造性脑力劳动的过程。不难看出,写作的载体是:文字;方法是:记叙;目标是:反映事物、表达情感、传递信息;目的是实现沟通;类别是:脑力劳动。简而言之,写作就是用笔来说话。但是,这说话又不像平时的说话,平时说话可以杂乱无章,也可以毫无逻辑,甚至允许错误,而用“写作”来说话则不能如此了,它是有基本要求的:需要言简意赅,逻辑清楚,观点明确。当然,只有这些还不够,作为一个写者,还应该有语言、技巧、思想等各方面的独特表现。大家之所以是大家,就是因为他在语言、技巧、思想等方面有与众不同的表现,因为独特,所以稀有,故而成了写者的金字塔顶。

那么诗词写作呢?首先肯定是“写作”,这就重要了!因为写作本身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而诗词写作,除了必须具备写作的基本要求与知识外,还必须用独特的诗词规则来说话,就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了。所以要明白:我们是在写作,不是在游戏或应付,甚至哗众取宠。

那什么是写作的基本要求?语言通畅,表达准确,观点明晰,技法熟练,逻辑关联。语言通畅,则需要语言功力;表达准确,需要语法功夫;观点明晰,则需要想法思想;技法熟练,则需研习磨练;逻辑关联,则需要形象思维。除此之外,好的作品,还需要“三力”:流动力,感染力,穿透力。

【其一,流动力。一首诗写得再好,格式不对,个别字句不对,内容不实,或者语音不畅,一读到某个地方,就让人感到特别别扭,如刺在喉,卡住了。总之,有明显让人不喜欢读和读不下去的地方,便很难流传。人们之所以读诗,一个基本的目的是要从中找到某种乐趣,满足不了这点基本的需要,人们就会跳过这首,选下一首。喜欢读某一首诗的人多,便开始流传,再经一些有影响力的人品评和推荐,名气就更大,便流传便更广。所以,好诗,要像水一样,能够“流”起来,没有凝滞的地方。

其二,感染力。花草树木的感梁力,在于其生机,虫鱼鸟兽的感染力,在于其灵性,做为万物灵长的人,其感染力又是什么呢?我想无外乎于人情和事理,情又可以分为情感和精神,精神是一种高贵的情感,理则是一种别人认同的智慧。能够感染别人的诗,首先要能够感动自己。我们看,历代的名篇都不是为文而文,而往往是作者有感而发,其中的大多数又多与作者本人的经历和命运息息相关,这不是偶然。一篇文章,之所以能够对别人发生作用,从根本上讲,是因为“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当你的喜怒哀惧成功付之于文学作品之中,又被别人看到,如果他也刚好有或有过这种感情体验,那么就会让他从中打到现在的或曾经的自己,这种喜怒哀惧便会成功地在他的身上发挥作用,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移情”。所以,能否成功地将自己的情感成功反映到作品中,是一篇作品能否感染别人,进而为人喜爱并得以流传的又一个重要因素。如果别人能够从你的作品中看到自己的影子,那么你的作品离成功就已经不远了。
    其三,穿透力。有的作品只在某个时期有读者,过了这个时期就没有几个人再把他翻出来看;有的作品能够流传下来,但只能为少数人称道。前者,我们说它的时间穿透力不够,缺少能够为不同时代的人所能够理解接受和欣赏的因子;后者,我们说它缺少空间的穿透力,缺少能够为社会不同阶层所能够共同理解、接受和欣赏的因子,所谓“阳春白雪,和者必寡”即是。作品的穿透力,包括物理的绝对时空和人世的相对时空两个方面。越是优秀的作品,穿透性越强,越能够透过有限的语言和文字去接近无限的时间和空间。
    因而,一篇文学作品能够得以广泛地流传,应符合以上几点:流动性大体相当于夫子所说的“文”,感梁力大体相当于夫子所说的“质”,以上三点可总结为“文质彬彬,时空无限”。】

什么又是诗词写作的规则呢?律诗有律的规则,现代诗有现代诗的规则。

就现代诗而言,基本上说来,有十要:1、选题要新颖。新,就别致,就与众不同。选取别人很少涉及的题材,亦或旧题材,也要挖出新东西,另出新意。2、布局要合理。布局,就是合理安排,称之为构思。为了写得层次分明,结构严谨,使读者觉得情感起伏、情景交融,通常采用“起、承、转、合”的布局形式。所谓起,就是作品的开头。开头形式可以多样,如写景、说事、抒情,总之只要能使作品有表现力就行。 承,即为承接。可以是“起”的内容的延伸和拓展。如果“起”是说明场景,“承”应更多地描述其场景;如果“起”是抒情,“承”可以将情感用递进的方法加深或加大;如果“起”是叙事,“承”可以解释事情,也可以描述事件的发展。当然也有倒接法,即在“承”的阶段写与起完全相反的事。 转,便是内容的转换。可以是转场景,可以是其他内容。但最好要有突然而起之感。“转”一般要具有极强烈的情感起伏,或者气势恢宏、波澜跌宕,这类似于小说中的高潮。 合,合就是结,就是作品之完结。通常有多种处理手法,既可以把情感升华,也可以用融情入景,把情感、情景放在一起,明收实放。当然,也可以局部描写诗人的动作,说明诗人的情绪,从而作出圆满的归结。3、语言要精炼。诗句不要拖拉,不要堆砌华丽的词藻,可要可不要的话坚决不写,可要可不要的词坚决不用。要做到每个意象都发挥用处,每个字句都要认真斟酌。4、要注意细节。诗歌不同于小说和散文,无法对事物作出全面的描述,因此,诗人要善于观察和把握,抓住最具有代表性的关键点,并以点带面,这需要“准”,抓获场面准,使用词语准,表达情感准。5、主题要深化。写作中不要完全被题材所束缚,应加强事物的联想,提高诗歌的深度和广度。峰回路转,往往收到出人意料的效果。但要注意围绕主题,不可离题太远而胡乱想象,否则将导致整首诗不知所云。6、要注重节奏。所谓节奏,就是推进速度的快慢。实际上速度是通过时间、时空来体现的,跨度越大,速度越快。诗句的推进速度要严格控制在作者的笔下,要快慢有序,过快会导致内部结构的混乱;过慢则对阅读造成障碍。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即根据诗歌的选题、意象、情绪等因素来考虑。7、标题要提炼。标题即诗歌的题目。标题是诗歌的眼睛,画龙必须点睛。一个好的标题,首先就可以吸引读者的目光。同样的题材,好的标题所具有的优势是不言而喻的。从诗句中提炼出标题是一个不错的办法。也可以另外拟题,但要注意与内容相对应。8、断分要清晰。一首诗,不仅要在内容上追求完美,外在的形式也同样重要。好的断句与分行,可以加强阅读效果,提高诗歌的感染度,且使阅读更加流畅。9、角度要准确。在诗歌当中,为了强化题材的感染力,作者往往会以各种角度介入诗句的进行。注意不同题材的介入角度,或切身,或旁观,或第二、第三人称,应视具体情况而定。10、要注意修改。歌的写作不同与其他题材作品的写作,它更注重瞬间的灵感与爆发,很少会在进行中不断推敲和构思。因此,完成后的修改就显得非常重要。反复阅读与修改,有时候,最终定稿会与初稿有所不同。   

就传统诗而论,其写作与现代诗写作并无二致,基本原理一样,除了注意上面所说的“十要”外,还需注意格律与韵。

格律:格律是每个音步轻重音节排列的格式,也是朗读时轻重音的依据。而音步,是由重读音节和非重读音节构成的诗的分析单位。重读音节为扬,重也;非重读音节为抑,轻也。所以,有了平平仄仄之说。

韵,就更复杂了。在古代,诗是拿来唱的,即使同为平声,也要考虑其开口闭口,如推与敲。在古代,专门有音韵学的研究,当今几乎没有了,记得还有一所大学,开有“音韵学”这门课。这音韵学不说便罢,一说就复杂且高深了,涉及到非常多的传统学说,如训诂学、文字学、音律学等等。我们今天如果钻入这些知识的学习,估计没机会写诗了,因此我们只能是依葫芦画瓢,注重形似的基础上,尽量做到神似,也就是说,只知道这样做,就不必去刨根问底为什么这么做了。故而,记住前人整理遗留下来的《平水韵》以及格律格式,依声依样填字就行了。

老实说,传统的律诗不仅在格律上有讲究,还在形式上有严格的规定,主要表现是:

1、句数固定:律诗通常每首八句,超过八句的 ,则称排律或长律。以八句完篇的律诗,每二句成一联,计四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首联,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尾联。每联的上句称为出句,下句称为对句,两句构成对句关系;前联的对句和后联的出句的关系则称为邻句关系。律诗句子字数整齐划一,每句或五言,或七言,分别称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五律规定每句五字,全首共四十字;七律规定每句七字,全首共五十六字。当然还有其他格式,只不过五言与七言是在大浪淘沙后,留下来的人们喜欢的句式罢了(尚有每句三、四、六、八、九、十字的,但传世作品极少)。

2、押韵严格

律诗通常押平声韵,而且必须按韵书中的字押韵。原则上只能用本韵,不能用邻韵;即使稍微松一点,也只允许入韵的首句可以用邻韵,叫作“借韵”。

律诗还要求全首通押一韵,即一韵到底,中间不得换韵。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五律以首句不入韵为正例,入韵为变例;七律以首句入韵为正例,不入韵为变例。

3、讲究平仄

律诗每句的句式和字的平仄都有规定:讲究粘和对。广义律诗允许失粘,狭义律诗不允许失粘。“失粘”,就是违反后联出句的第二个字和前联的对句的第二个字平仄要求相同的规则。

汉语虽有四声,但在律诗中,并不需要像词、曲那样分辨四声,只需粗分成平仄两声即可。要造成声调上的抑扬顿挫,就要交替使用平声和仄声,才不单调。汉语基本上是以两个音节为一个节奏单位的,重音落在后面的音节上。以两个音节为单位让平仄交错,就构成了律诗的基本句型,称为律句。对于五言律诗来说,它有四种基本句型:

(1)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2)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3)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4)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七言律诗只是在五言句型的前面再加一个节奏单位,它的基本句型就是:

(1)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2)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3)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4)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其实,只有两种格式,仅第一句不同而已。

这些句型有一个规律,就是逢双必反:第四字的平仄和第二字相反,第六字又与第四字相反,如此反复就形成了节奏感。但是逢单却可反可不反,这是因为重音落在双数音节上,单数音节就相比而言显得不重要了。因此就有了“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口诀,就是说第一、三、五(仅指七言)字的平仄可以灵活处理,而第二、四、六以及最后一字的平仄则必须严格遵守。这个口诀不完全准确,在一些情况下一、三、五必须论,在特定的句型中二、四、六也未必分明。

律诗各句的构成规则就是:对句相对,邻句相粘。掌握好这些,估计你便是写作格律诗的高手了。

4、内在关联

   传统诗也好,现代诗也罢,大多没有时间、空间、人物和事件为脉络的线索可供我们找到一个完整的主体。它的逻辑是以情感和情绪组成的,这些情感和情绪所依附的物象,不受时间、空间、人物和事件的逻辑思维限制,他们在诗的表达中更多的是受诗人直觉和感觉的控制,这种直觉和感觉很多时候可以在诗中自由驰骋,这是诗人的想象,也是诗的内在客观规律所决定的。因而,诗人的思想驰骋,并不是天马行空,自由自在,甚至杂乱无章,它是需要内在逻辑的。因而,把控这个内在逻辑便显得非常重要,因为它直接影响到作品的质量。

国画:凌云山樵

二、关于诗词写作的态度

为什么要在第一部分连篇累牍地讲那么多关于写作的东西呢?意在告诉大家:我们写诗不是在玩,而是在写作!写作,就不是一个简单的活动,也不是一个只要熟悉文字,便能写出好作品的轻松事件。对于写诗,严羽在《沧浪诗话》还提出:“夫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更需要独特的才能与自我的审美情趣与艺术境界。这,对于一个写诗者的要求就更高了!“别材”何出?要在书里、理中积累,以达高于诗文义理之境界,得之“妙观”(非同一般人的观点,奇妙绝伦)。既如此,热爱诗词写作的人们,除了老老实实打好基础外,还需要“妙悟”而“穷尽其理”,以达“意无穷”,实乃难也。故而,写作者,首当其冲的是写作态度。

老实地说,态度决定一切。故而先从端正“写作态度”开始。河南省作家协会主席张宇在《我的写作态度》说:“‘文以载道'、‘诗言志',似乎早就给作家和诗人们规定了社会角色和道义担当,是必须遵循的圭臬和不二法门。”更注定了写者的使命。因此,写作的态度是必须明确与端正的,化而持有一个正确且真实的写作态度。因为有什么样的态度,就载什么样的“文”,什么样的态度,就言什么样的“志”,正确与错误都在这态度之间,更在态度转换的笔下。我们知道,无论是谁,只要有汹涌澎湃的热情和奇思妙想,便可以拿起笔来,写诗、写故事、写小说。但是,不够端正的写作态度,自然会影响创作,甚至会导致不了了之的结果。为名而写,便特别注重别人的看法;为利而写,就特别注重作品的采用;为名利而写,就特别注重别人的看法与市场的反响,这种适应别人抑或将就市场的写作,往往会被扭曲写作的本身,忽视作品的质量。故而,在欲望的写作背景里,写作不但不会快乐,反而痛苦,且写不出高水平作品。为自己意愿而写的写作,应该是一件快乐的事,也是一件值得去做的事,甚至有些时候,写作还能治愈自己生活中难免的伤痛,这种写作便更有了意义。这种意义早期出于对自己,中期出于对时代,后期出于对社会,历史上诸多大家,都是在这种意义下写出千古不朽的作品的。这些大家写之前,并不知道自己的作品会流芳千古,但他知道他写作的责任与意义。这些之后成了“大家”的他们,基于责任,当写作的态度一动摇,便会想起那句“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的句子,立即就会坚定起自己的决心,并期许下一个遥远的将来的写作之路。因而,作为你我这样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而言,想成为大人物是肯定的,要想成为受人尊重或受人敬仰的大人物,就得首先端正好态度、打好基础,就得从最基础的做起。因为大诗人、大作家、大文豪,也是从小人物开始的!如果这样,也说不准,你就将变成大诗人、大作家、大文豪。那么,端正态度后,要做的又是什么呢?

1、无疑的信心。也就是要自信,自信也是一种态度。相信别人能写,自己也能写。其实,这也是自己对自己的最好鼓励,是自己跨越犹豫或困难的最有力的办法。(举例:身边有很多这种事例。1、喜欢又想写,但从来不敢动笔;2、写着写着,觉得不好拿捏,便退缩了甚或放弃;3、写到一定时候,感觉没进步,迷茫了;4、遇到了“天花板”,裹脚不前或丧失信心,等等)当然,这种自信应该建立在爱好、喜欢并与自己相适应的基础上。因而,到了这个时候,就得花点时间,好好想想:自己为何而写?这个很重要!弄清了自己的写作目的,你就不会迷茫,心中就有股莫名的干劲,因而即使遇上一点小小的挫折,也不会让你止步。这样,即便是为名为利而写,也是快乐的;如没有明白为何写作?那是糊涂的,因为没有目标,我们便失去了奋斗的方向。事实上,我们最先的写,都是因为喜欢,是涂鸦,是随波逐流,甚至可能是无意识的赶潮流、追求时髦。但写到一定程度,特别是到了你我这个基础上了,就有了“认真写点什么”的思考了,就得如我所说的,就得想一想了!那是因为,我们叫青年诗社,朋友们还处青年时期,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这个“有所为”当然首先是为自己,自己把自己作为了,也是青诗社团队的成果,无数个青诗社的朋友们,都有为了,那便形成了青诗社这个集体,当然团队的名誉、集体的地位显然会得到彰显,而且个人在这个团队的催生下,在这个大流的推动下,荣誉会获得更多更高,也许还会得到你本意不在乎的、非常丰富的名与利的附属产品。因而,我们不能像个别退休的老革命那样写诗、写作品,大都数的参与,仅仅是混个脸熟,收到几声喝彩,甚至花钱买来一些头衔,荣耀一时,图个口头舒服、心里安慰。其实,那是虚荣的表现,是假是空,最终会烟消云散。说实话,即便是一位老者,也要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为。也就是说,花费自己生命的时光,也应该有价值,更何况你我年轻人呢?所以,既然年轻的朋友们气味相投,爱好相当,聚在一起,成立了诗社,甚至一起喝酒、一起写诗、一起填词,正是古语“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最好诠释。难道我们真的没有“把朋友交好、把诗写好”的想法吗?回答是肯定的!既然大家都愿意将属于自己生命的时光,与大家分享,那这时光就应该很庄重很严肃,就应该有价值有意义,很精彩很成果,就应该对得起自己也对得起同声相投的朋友!如果我们仅仅是为了写一些诗文,赚一些小钱收获一些虚名,抑或“我只是想试一试,随手涂鸦一些文字,然后看看自己能走多远。”那么,对于热爱诗、热爱文字的在座朋友们,首先是不尊重自己,然后也不尊重别人。这些态度,不是真正的写作态度,往往只是三分钟的热度,一旦名无收钱无果,便会烟消云散,甚至放弃。所以,我倡议:既然我们在一起,我们在写诗,就得坚定信心,明确写诗目的,并坚持而勇往直前!这个目的有大有小,但有你同行就好!(为达个目的,可因人而异,可分阶段而设目标,并不断修正,分步去实现它。)

所以,我们要做的是,还是坚定信心,相信我能!且先不理会写作的水平如何,也不去计较写作目的伟大与否,先尝试着写下来,管它三七二十一,起码手摸过了纸笔,至少敲打过键盘,点击过屏幕,如果这样,你已经成功了一大半,因为你开始了!记住:开始才有成功;不开始,永远不可能成功!与此同时,要防止打击自己信心的事情发生:别人写得比我好、别人作品又发表了、别人又收到稿费了、别人又得奖了、别人又出名了等等。要知道,这些除了世俗的炒作外,还有一个根本的原因,那便是别人比你先行!正如走在大道上的人,有人先你而行了几百里,难道别人不应在前面吗?如果你加速,也许还会赶上;即使你不加速,那你比后上大道的人,已经在前面了,他们也会羡慕你的;但你上了大道,而一直裹脚不前,后来的不会等你更会超越你,而前面的更前面了。因而,对于那些已经在写作路上繁花盛开的人,我们除了敬仰而外,是可以羡慕的,但不能成了打击我们自信心的因素。

总之,要对自己的热爱无疑,对自己的信心无疑,对自己的写诗无疑!

2、老实地学习。老实地学习也是一种态度。大家都知道:不输入,焉能输出?学习就是输入,而写作就是输出,要输出更多更好的诗文,得输入更多更好的文字与思想。为了篇幅起见,这一部分就不多说了,但朋友们一定要明白:为何而学?如何学?学什么?怎样学?

为何而学?为写作。为什么写作?为了自己的热爱。为什么热爱?好像我还有责任与义务!

如何学?需要学的太多,但建议采取实用主义,先学习现阶段急需的,即便是热炒热买,至少它可以在你用的时候得到更深的理解,巩固你之所学;然后补充自己急待强化的知识。作为诗词写作,哪些知识需要强化呢?一是诗词方面知识,二是历史方面知识,三是写作方面知识,四是传统文化方面。最后是扩充自己的知识面:儒释道等中华传统文化、西方文化及历史、哲学知识,等等,一切的一切都是我们写作所需要的。如果你写医生,需要医学知识;如果你写算命先生,需要数术知识;如果你写和尚,需要佛学知识,等等。可见,对于写作者,一切知识皆为所用,关键在于你知道多少?懂得多少?有多少不同于常人的思想。因而,建议:学习弄个计划,分个阶段,一步一步地稳扎稳打!不要问,学习多少就够了,学习是终身的,越博学越好!就我们而言:最需要的就是老实地学习!沉得下去、进得书里、耐得寂寞、淡得名分。这些内容,我在我的《高坪文学》上与我们的作协朋友交流过,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这儿略去。

还想说的是,学习有两忌:一忌成为“两脚书厨”。有的人读了很多书,也背了很多文章或文字,但他只能是读了或可以背一点,就是不会用,像一个活着的书柜,这种便是读而无用!二忌囫囵吞枣却又炫耀。自己没搞懂又偏要在人前炫耀,这样会出丑或贻笑大方。所以,老实地学习,不耻下问,是最好的自我尊重。

3、诚实地写作。诚实地写作也是一种态度。张宇说:“文学的生态现象和别的玩意儿不同,作品问世以后,只是像一棵小树开始了生长。是不是经典作品,是不是不朽之作,不是哪个人说了就算的,也不是哪一级领导和组织机构说了就算的。” 既然写出来的东西才如树苗般成长,那还写什么呢?因为,他毕竟是树苗了,虽然不是所有的树苗都能参天,但长大的机会还是有的。如果不写,树苗没有,机会更不会有。因而诚实的写作很重要。然而,我们“需要什么呢?需要时间和阅读来长时期地喂养和培育,有时候是几十年,有时候是几百年,而且就像窖藏酒一样好像时间越长越好,到后来才能够见分晓。”也许,“作家生前大都看不到这个结果。”“那么,我为什么还要写作?我们为什么而写作?因为我们热爱,我们喜欢,我们觉得我们有责任与义务,我们通过写作来表达我自己的情感,通过写作来给自己带来快乐。更多的是,“许多事情在现实生活中没有完成,或者一不小心做错了,再也无法改正。或者是我没有足够的生活能力,去实践我个人认为比较理想的生活。又或者是我对过往的生活常常有一些深刻的反省,特别想说出来。这时候,我就选择了写作。通过写作,我重新生活一回。就这么简单。如果大家能够理解和原谅我的这些想法,就很明白看出来,作为一个写者,不要太看重自己作品的另外价值,而更加看重自己的写作态度。  如果从个人感受出发,这个世界上的任何事情,都是可以进入写作的。不管这个世界发生什么变化,总会给我们自己带来感受,那么我们就可以描绘一切。完全按照我们自己的感受和愿望重新描绘出来。现实世界只有一个,作家却可以描绘出各种各样的世界来。”

李贺在积累。“锦囊”多了很多妙句;贾岛在“推敲”,诗中多了许多严谨,我们向生活要诗句,诚实地写,定会有收获的,而且会大有成功。

无论这个光怪陆离的世界如何,只要自己不忘初心,给自己一个期限,集中时间精力投入,坚持写作,就会集沙成塔,汇流成海,写出一个完整的人生,写出一本自己的书。就算是为了自娱自乐,也是乐在其中,乐在先实现自己的小目标。

一般来说,刚开始写作的时候,是渴望得到别人认可的,大都守在网站前盼望着粉丝数量的增加,在为断努力的同时,又怕被别人落下,内心极其焦虑。到了后来,当紧张的期望脱离期望,便会麻木地停下来。这时,如果反思并放空自己,在看似丰富的生活和省悟依然填补不了自己内心的空虚的时候,你会再拿起笔来,就会从内心深处去述说。如果,人生就是一场修行,修炼的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那么写作可以帮助我们挖掘人性深处的内容,让这场修行更加的虔诚。

写作,也是有瓶颈的,正如一个人翻越高山、训练长跑,都会遇到自己无能为力的时候,这个时候我们不能怀疑这种写作是不是正确?怀疑这种对待人生的态度是不是正确?可能这个时候,你需要修正写作的方向,应该稍事休息,想好了再去写,适当积累再去写。手中的笔,录下来的应该是快乐的音符,不能疲于奔命。因而,研究一下自己到底还缺少什么?其实,如果我们去回头,去思考,去挖掘,去拓展,你就会发现,生活中原来有这么多有趣的东西,生活的背后蕴含着如此深刻的道理,这个社会还有如此多的责任,需要我们去承担。所谓“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是也。我们慢慢就会发现,写作原来是一种工具,它帮助我们呈现故事的逻辑关系,帮助我们进行深入的思考,还引导我们去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挖掘,当我们笔下的文章慢慢成型的时候,自己大脑当中那些模糊的东西就会逐渐变得清晰,那些谜团的答案也会慢慢的浮出水面,而责任与道义,也就在文字下隐约可见。

同时,写作的过程是会让人得到许多惊喜的,因为多年之后,当我们再回头去看自己写下的这些文字的时候,看到的一定不仅仅是那些字,更多的是自己历程,是自己的思想,是自己努力的脚印,是自己对生活进行深入思考的印记。

法国作家列那尔说:“我把那些还没有以文学为职业的人称作经典作家。”为什么这么说呢?还没有以文学为职业者,都在为生活的苦累而奔波,这生活的本身就是经典,这些人不是以笔,而是以其生命在写着社会的文学的经典。也就是说任何人,不是为了他人,仅仅为了自己,只写自己真正想写并且真正使自己满意的作品,于是这样的作品也就有可能属于一切人,会成为经典不朽。

4、执着地进化。执着进化也是一种态度。执着就是更加努力的坚持。坚持是一个人最好的品行,坚持进化是成功的最好灵丹妙药。执着,是对生命最本质的坚守,执着也是一种伟力。它使猿不安于现状最终走出了茹毛饮血的世界;它让人历经千难万险而无悔。司马迁《报任安书》中云:“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而司马迁遭宫刑写下史家绝唱。既是执着,就没有高低你我之分,无论匹夫走卒,王后公卿,只要执着,世界便永远长青。鲁迅先生赞叹吃蟹的第一个人是勇士,为人类发现了一种佳肴,这是一种执着;达尔文周游世界,创立进化论学说。他们的精神也超越了身份、地位、时间、空间而流传下来。一个人,执着到深处,其本身便化成了一种快乐。孔子闻韶乐,三月不知肉滋味;居里夫人获得的“诺贝尔”奖章,却成了孩子们的玩具。这一切的一切,都说明执着已融入伟人们的血液,不需要什么回报,执着本身已给他们心灵以慰籍。执着也会成为“痴”。据说,曹雪芹批阅十载而终于写成《红楼梦》,当朋友们来探问他时,见到他还在痴痴地吟读着,朋友唤他,曹公抬头茫然一笑,又低头吟读起来,这部血泪凝成的《红楼梦》已使曹雪芹深深地陶醉进去。执着使他为自己、为他人创造了一个世界。这其中滋味,惟有执着者才理解得最真切。这便是境界,执着的境界。

国画:凌云山樵

三、诗词写作的精神

有了端正的态度还不够,还需要写作的精神。文学很冷门,文人很寂寞。在激荡喧嚣的当今商业社会中,这似乎是一个难逃的命运。然而,重拾文学又是为社会守住着灵魂,是诗人、作家的宿命。我们外壳是人,内核是诗,是文学。杨绛在他的《一百岁感言》中说,“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这自己的世界,对于诗人便是诗。

写作,除了诚实,除了进化,还需要精神。“三言二拍”是明末商品经济大潮冲击文化市场的产物。它们的作者也明确承认小说创作的商业性,所以小说本身充满了浓厚的小市民审美情趣。但作者的创作态度又是严肃的,作者都明确表示要通过小说的“言”来教育人,维护社会安定。虽然我们能明显从小说中看到作者道德观中含有不少封建伦理的色彩,但他们这种以济世为己任的创作态度,则是难能可贵的。这种以济世为己任的创作态度,便是我们要坚守的写作的精神。

那什么是写作的精神呢?简而言之,就是弘扬真善美,鞭笞假丑恶,“铁肩担道义,妙笔守情怀!”尽管时代不同,但在我们的心中,这种写作精神应该坚守,永远不变。因而,我们写作:

1、要有工匠精神:让“工匠精神”成为文学创作守护者。今年李克强总理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工匠精神”,虽然是针对制造业,但对于当下文学创作来说,同样需要。唯有如此,作家对自己的作品才会精雕细琢、精益求精,才会追求完美和极致,并对文学精品有着执着的坚持与追求。

  现在随着生活节奏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文学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过于追求“短、平、快”,把文学创作变成快餐式、碎片化创作,缺乏对创作的思考与沉淀,对作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追求精神。甚至有些作品为了简单吸引读者,已毫无文学艺术可言,仅仅是打着文学的幌子,来吸引眼球谋利益。因此,在这样的现状下,让“工匠精神”成为文学创作的守护者,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工匠精神”介入的文学创作,必然是花了时间研究,花了精神追求完美的作品,也必然是作家用独特的语言艺术,表现其独特的心灵世界的作品。所以,让“工匠精神”渗透到文学创作的整个过程中,才会创作出现更多的文学精品、文学名著。

  在这个科技发达的时代,不管是因生活节奏快而有些浮躁,还是从文学本身,以及人们追求精神文化的需求来看,文学创作都需要“慢下来”思考和沉淀,需要拿出“工匠精神”来对作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并对文学精品和名著有着执着的坚持与追求。让“工匠精神”成为文学创作的守护者,成为文学精品的有力保障者,唯有如此,文学创作才会创造出更多更好、群众喜爱的精品之作来。

而我们写作者,就更应该:

其一、坚持“精益求精”的原则。注重细节,追求完美和极致,不惜花费时间精力,孜孜不倦,反复改进作品。

其二、坚持“一丝不苟”的原则。不投机取巧,不必须确保作品质量,不满意者不搁笔不成稿。

其三、坚持“耐心专注”的原则。不断提升作品,绝不停止进步,不断完善。

其四、坚持“专业敬业”的原则。工匠精神的目标是打造本行业最优质的作品,其他同行无法匹敌。更不能马虎从事,草草为诗。

其五、坚持“淡泊名利”的原则。用心做一件事情,这种行为来自内心的热爱,源于灵魂的本真,不图名不为利,只是单纯的想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

(例:写《韩士英》)

2、要有不舍精神

《荀子·劝学》:“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在短短的这名话里,已包括了我想讲的所有语言,就是不舍!不赘述。

3、要有文人情怀

文学写作就是坚守精神的家园。喜欢文学是一回事,把文学当做一种精神追求是另一回事。提出文学写作要坚守真善美的精神品格的命题,其实是希望从事文学写作的人一定要懂得文学精神的重要性,即学会如何把文学写作升华为坚守文学精神家园的境界。

一个人既然从事写作,特别是要从事文学的写作,就要对文学有一种真正热爱的情怀,对文学有一种献身的精神;而绝不是以文学为“好玩”,或拿文学当作文字游戏,甚至把文学作为自己捞取头衔和金钱的工具。现在的写作为了名义与市场,变得荒诞陆离,没了鲁迅笔下的润土,没了老舍先生笔下的祥子,更没了黄继光、邱少云的形象,文学精神的丧失损害着文学的品格,没了文学的精神追求。其中的原因,除了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更主要的是许多从事文学写作的人对文学的理解出现了偏差,即对文学的功能和价值认识走入了误区。比如,一味追求文学的娱乐功能,忽视文学的社会担当,于是玩文学成为时尚,追求怪异、搞笑,还自以为是魔幻和黑色幽默,用低级趣味颠覆了文学的严肃性;又如一味追求所谓的原生态写作,把身体的感官刺激性描写当作对文学禁区的新突破,作品争相展示个体的私密生活,看谁把身体暴露的尺度最大就最勇敢、最具探索性,还美其名曰对人类“本质”的深度认识和体验,结果损毁了文学的审美品格;再如一味追求文学形式的荒诞怪异,所谓玄幻、穿越、言情、戏说、仙侠纷纷出笼,任意颠覆历史,随意嘲笑现实,俗化了文学的思想和情感。这些对文学价值认识上的错误或偏差,直接导致了文学精神的丧失,文学没有了精神追求,何谈真善美作品的出现?更何谈文学的创新和发展?因此,文学写作不能没有精神追求,需要我们回归。

同时,文学写作是一项崇高的事业。文学写作有了精神追求,我们就会把文学当做一项崇高的事业来做,就会努力学习新的知识,积极向生活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写出的作品就会表现出情感的力量和批判的声音,就会在思想上自觉关注人类的文明与进步,关注时代的发展和变化,关注当下的社会生活与民众的欢乐痛苦。人类社会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发展迅捷,物质的丰富和科技进步几乎把地球变为一个村落;同时各个国家之间的利益竞争、种族信仰的不同和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让这个世界交融与冲突并存,矛盾与纠葛纷繁复杂,危机丛生;人类为追求物质利益对资源的肆意掠夺和破坏,也频频引发各种特大自然灾害,这些都让人类的精神受到严重的伤害;金融危机、恐怖主义、局地战争、食品安全等等,人类不断被异化,道德底线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这种种问题和现象,也对文学写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凡有精神追求的写者,都需要严肃思考和认真反醒,用神圣的笔去表达一个文学写作者批判的声音,而决不能漠然处之或无动于衷,因为我们从事的是人类精神的事业,有责任为坚守人类的精神家园而写作。这个是什么?就是情怀,文人的情怀!

一句话,正确的文学抑或是诗词的写作,对一个真正的写者,一个能成为大家的写者、一个能够写出旷世名篇的写者的要求是什么?情怀!

简单总结一下:

诗词写作的态度与精神

一、诗词的写作

1、什么是写作:用笔说话。

2、什么是诗词写作:按照诗词的规则用笔说话。

二是诗词写作的态度;

1、无疑的信心。

2、老实地学习。

3、诚实地写作。

4、执着地进化。

三是诗词写作的精神。

1、工匠精神。

2、不舍精神。

3、文人情怀。

国画:凌云山樵

(0)

相关推荐

  • 名家讲座||杨承尧《关于写作--爱,并永不放弃》

    杨承尧老师 著名作家,散文家, 原富阳区文联主席,多次获得国内小说散文大奖,在<诗刊><西湖><江南><散文>等杂志特约撰稿,作品出版有<定格的风 ...

  • 【羽墨飘香云诗社】苦乐年华【七言律诗】诗词小集//作者:苦乐年华.

    群英荟萃.盛世经典 苦乐年华[七言律诗]诗词小集  作者:苦乐年华 微信投稿:13665752749 01 苦乐年华诗词小集  [七言律诗] 谷雨即景 谷雨倾盆千鸟愁, 催花落叶柳含羞. 雷声滚滚苍山 ...

  • 「868学术论文网」

    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的领导者,涵盖了人类生产生活的诸多领域. 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的领导者,已经插上了互联网强大的翅膀,覆盖了人类生产生活的诸多领域,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改变着社会的运行轨迹和 ...

  • 商震、徐俊国对话录:守住自己的“精神根据地”

    守住自己的"精神根据地" --商震.徐俊国对话录 商震:我推荐你为"汉语诗歌双年十佳",是看到了你在诗歌创作上的潜质,并对你的未来有着较高的期待.不知你对自己的 ...

  • 本平台诗人程立龙新书《蓝曜》发布及诗歌研讨会在京成功举办

    本平台诗人程立龙新书<蓝曜>发布及诗歌研讨会在京成功举办 作为诗人到底该写什么,怎么写,一直成为中国诗坛十几年来讨论不休的话题,6月30日下午,北京中山公园皇苑艺术馆举办的诗人程立龙首部诗 ...

  • 就像一个登山者,身手矫健却又天生恐高——我看人工智能文艺创作

    原标题:就像一个登山者,身手矫健却又天生恐高 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的领头雁,已插上互联网的强劲翅膀,覆盖人类生产生活的诸多领域,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改变社会的运行轨迹和前行节奏. 人工智能闯入文学创 ...

  • 无知写作,当前诗歌创作的最大败笔

     --在清华大学新诗走向与当前诗学理论研讨会上的发言                        祁梦君 [导读]我把这种诗歌写作叫做"无知写作".无知写作最大的特征就是作者本身 ...

  • 读书写作与修行‖文/诗韵笛声

    读书写作与修行 "爱好由来下笔难,一诗千改始心安.阿婆还似初笄女,头未梳成不许看."古人写诗仔细推敲,认真删改."两句三年得,一吟泪双流."贾岛的:" ...

  • 关于52擂台:说点自己的态度

    当前位置:首页 >茶馆闲话 > 帖子 六月居士   35岁注册日期:2016-09-19最近登录:2021-08-10粉丝人数:221»个人空间   »留言板最新帖子中元节:岁月无情堪涕泪 ...

  • 诗词写作指导:平仄诗二十八式格律表

    平韻詩十六式,仄韻詩十二式表: [五絕]四句二韻或三韻. (1)首句仄起不入平韻式 首句平起不入仄韻式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 ...

  • '竹',诗歌(诗词)写作的四个层次(阶段...

    '竹',诗歌(诗词)写作的四个层次(阶段),欢迎对号入座! * 一.'园中之竹'(客观存在): * 二."眼中之竹"(审美体验): * 三."心中之竹"(艺术构 ...

  • 诗词写作指导:高频对仗词汇排行榜

    由于律诗的颔.颈两联必须对仗,故而历代诗家都喜欢在中二联的对仗上骋巧思以见才气.从"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的蒙馆对法,到奇字对.犄角对.交互对等极富技巧的对仗形式:从对偶之句 ...

  • 视听嗅味触,从白居易等人的作品中,看诗词写作中的五觉

    前言 前几天回到回答了一个关于白居易<夜雪>的问题.这首小诗如下: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白居易这首诗虽然短小,但是每个句子都是复杂句,更需要注意的是,这首&l ...

  • 诗词写作指导:折腰体和折腰句

    唐近体诗中的"折腰体" 我们今天来聊聊唐近体诗中的"折腰体" 唐近体诗是在齐梁体诗(含永明体)基础上进化发展而来的.齐梁体律诗有两类:粘式律和对式律. 其中粘式 ...

  • 【诗词微塾】格律诗词写作十大基本技巧

    格律诗词是按照格律诗的格律要求和词谱对格律词的内在规定性来写文学作品的一种文学体裁.必须明确这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既然是文学作品,那么对内容的内在要求很高,加之格律的外在要求,所以很多人感觉很难,因 ...

  • 诗词写作练习(五)

    绝句格律 一.平仄的对与粘 对,就是平仄相对.平对仄:仄对平. 粘,就是平仄相粘.平粘平:仄粘仄. 二.通过对和粘可组成近体诗的各种格律.如图: 首句不入韵的两种七言绝句挌式 1.在首句不入韵的情况下 ...

  • 诗词写作中的炼字、炼词和炼句

    首先申明,分析中所涉及到的病例,仅仅是为了借鉴,无意滥说他人之短,要正确理解.诚如袁枚老夫子所言:"知一重非,进一重境",亦如郑板桥有句"书从疑处翻成悟,文到穷时自有神& ...

  • 诗词写作指导:押韵十三忌

    用韵如用兵.作为格律诗,它可以错律但绝不能错韵.沈德潜<说诗晬话>:'诗中韵脚,如大厦之柱石,此处不牢,倾折立见.--杜甫诗'悬崖置屋牢'之句,可悟韵脚之法'.可见押好韵对于格律诗的极端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