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王步瓷板画真国色,独爱王步瓷板画
青花发色深浓淡染明艳丰富,王步在钴料选练配置引笔皆精绝被称“青花大王”无 人 能 及。细观纹饰如臤如化,变化诡幻,容素描泼墨技法经炉火纯青使观音古瓶,磅礴震撼,灵瑞映辉,慧眼独具者无憾。
王步的青花艺术意境深邃,情趣感人。在表现形式上则力求简洁,画中每于空灵处见苍润,在疏略中显精致。他以最省略的用笔获取最深远的艺术效果,以减削迹象来增加意境。关于意高笔简的问题,前人论述颇多,这里引一段精辟的见解。 “多一笔不如少一笔,意高则笔减。何也?意在笔先,不到处皆笔,繁皴浓染,刻划形似,生气漓矣。”王步深悟其理,经过陶熔运用到青花瓷上。
王步在分水上有独到之处,他守法而不囿于法,继承和发扬了清代康熙分水上的优良传统,他匠心独运,不仅熟练地掌握“鸡头笔”的运笔技巧,进而大胆革新。“鸡头笔”——青花分水的专用工具的发明和随之而出现的分水技法的形成是青花绘制技艺上的一大进步,为青花艺术带来了崭新面目。
民国时期,青花绘画技法达到出神入化的绘画技师层出不穷,景德镇青花大王王步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王步晚年根据青花绘制的工艺特点,借鉴水墨画的笔墨技法进行探索,将分水划线法发展为分水勾线的没骨法,创造了既符合青花制作工艺要求,又能充分体现青花瓷器材质美的大写意笔法。为了避免分水时冲线,采用先分水后勾线的方法,以落笔粗、收笔细的钉头鼠尾线描勾绘各种花叶的筋脉,这样不仅水色莹净、笔线清爽,且画意生动。王步有深厚的艺术素养,掌握了高超的青花分水技巧和灵活自如的笔法,在坯体上能做到随心所欲,运笔如神,或大笔挥洒,或小笔点染,或浓料勾勒,或淡料轻描,深得妙谛。
2018春季拍卖会上,万众瞩目的"月圆雅聚-珠山八友近代文人瓷专场(五)" 专拍,其中王步的作品一亿一千八百万终落锤!
王步在脊花分水上有独到之处。是来自传统又不局限于传统。并在传统的分水方法上又有所革新。一般来说,青花的分水是用笔(一种特别的鸡头笔,它能含大量的料水)进行操作时,左手托坯,右手执笔,徐徐将笔上的料水挤出,分在坯面纹样需要的部位,要求左右两手配合默契,料水随运笔而流淌。这种方法远远不能适应王步创作的需要,他大胆地采用了洒注料水的方法,两手配合,使料水流淌构成纹样,这种方法如同中国画中的泼墨。然而青花的料水不能直接泼在坯体上,否则将会产生积料不匀而出现杂乱的水浪和料刺的现象,影响纹样形象和外观质量。王步充分认识到这一点,他在中国画泼墨方法的启示下,认识到青花制作的局限,发扬了分水方法的优点,创作出这种既有泼墨的艺术效果,又能发扬青花瓷特色的洒注式分水方法。不难看出,这种方法只有充分熟悉和掌握了青花绘制技巧的基础上才能达到。它全在于画家的成竹在胸和两手熟练又巧妙的配合操作,料水洒注的多寡,流淌面积的大小和速度。余料的回收等都是体现其分水技能娴熟的主要方面。他能将一条条的鲇鱼从头至尾一气呵成,使鲇鱼既有活泼生动的形象,又有明暗变化的形体和光滑柔软的质感,这种绝妙的技能在历史上的能工巧匠中也难得找到一二。元代青花瓷有不少鱼藻图画面,这些鱼的画.法基本上都是运用了国画技法中的勾勒点禢的方法,其艺术效果则是另一番风貌。如元青花瓷双龙纹盖罐,坛盖上画的一条鲇鱼,风格迥然不同。再看瓷板画“菊花八哥”,也是一幅水墨画式的青花佳作。他运用了自己擅长而又独到的“分水”技巧来表现:八哥羽毛没有采用国画的点溻方法,而是运用“分水”将其各部位不同羽毛的质感表现出来,如背羽和翅羽,甚至细嫩鲍腹羽,都是用浓淡不同的料水“分”的。这种独到的表现方法,既保持了青花瓷明快透澈的特色,又具有水晕墨章的妙趣。这是王步晚年创作中出现的。在他早期的作品中采用像工笔丝羽毛的画法远没有这种韵味了。在他画的荷叶,白菜这些大面积“分水”的运用上,不能不为他超群的技巧而叹为观止。他在坯体上运用国画中的泼墨式的洒注分水法时,不会因坯体的吸水性强而产生斑斑点点的积料,也不会因分水料在坯体上的流动而造成不可收拾,他能做到下笔前胸有成竹,运笔时随心所欲,能放能止,达到了娴熟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