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说三体式之一轴到底
三体式的一轴到底和无极式有什么不同?最大的区别是腿弯下来了,腰、胯处的形态和感觉大不相同。在无极式里腰胯都不能动,只能凭想象去找松、抽、塌的感觉,找的怎么样那就只有自己知道了,而到了三体式里,腰胯的外形就摆在那里,一目了然(当然,细微处光看还不行)。而且,三体式中的一轴到底才是拳中真正需要的,即实际可应用的。在无极式里人站的笔直,是为了更好建立一轴的概念,平常人虽然也直立但并没有"一轴"并且"到底"的概念,所以轴不成轴,也不能用。无极式里初步建立起的这根轴其实离真正能用也还有相当距离,首先,直腿就不是一个发力的姿势,其次,这时的轴还不是完美的拱形结构,总之,无极式里的轴更多的是建立概念,就有点象车展里的概念车,不能说它没内容,但距离实际成品还有相当的路要走。这也就是为什么无极式不能代替三体式,不能代替练拳,不能包打天下。其实三体式也不是万能的,它也还是基础,还不是上层建筑,当年齐公博先生以三年的三体式一站出名,可并未止步于三体式,其后还是要练拳才会有那么高的成就。
先说"一轴"。
三体式中的一轴和无极式中的一轴最大的区别就在腰,无极式中的腰椎还是向前弯的,而到了三体式中因为有了伸展的余地就真正做到了塌腰,所以腰(命门穴)是向后凸出的,就好像拉弓,腰这里就是手握的地方,一拉之后向上下两边伸展开,就从原来的向前弯变成微微向后拱起,成为拉足了劲的弓,又如立柱顶千斤。
胯是第二个不同处,原来是直立,现在要打弯了,这一弯就给了这根轴以极大的活力,与无极式里不可同日而语。道理很简单,直着腿发不出力,轴立的再规整也发不出多少力,而这一蹲下去就虎入山,龙腾空,有了充分的发展空间。
从头顶百会开始,经颈、背、腰到尾闾是上半段,是实的,沿脊椎而下;从尾闾到脚跟是下半段,是虚的,说其虚是因为轴是沿虚线而下并不从实体(胯、大腿、膝、小腿、踝)走,加起来是完整的一轴。
在这根轴上面头和腰是重点,腰第一,头第二,但练起来时要从头向下做,先把头顶住,再向下找腰。这两处弄好了,稳住不要动,剩下的就是松胯坐胯的事了,胯好不好,看膝盖和脚尖的方向一致不一致就可以大体判断出,胯松开坐正的情况下,大腿和脚是平行的,膝盖那里不扭着,而且如果高矮合适的话膝盖并不很费力(别蹲太低,标准高度是大小腿135度,膝盖尽量不过脚尖)。只有胯松开才能坐正,在坐正的前提下把重心尽可能向后移,就是所谓"坐满脚跟",也就是身体重心不在脚掌前部而在脚跟上,同时脚掌并不浮起,脚趾仍然能够抓住地,这个控制权还是在脚趾上,控制中心是涌泉穴。至此三体式中的一轴就建立起来了。
可以看出,这样一根轴是曲线,不是笔直的,是拱形,说弓形也可。孙拳的弹拱结构主要就是这根轴,再加上四肢的拱。有说法叫作"一身备五弓",就是躯干一弓,四肢各有四张弓。躯干这张弓是其它弓的统领,是皮,其它的是毛,"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也有形容躯干是身体的"大龙",只要这条龙舞动起来,真正的力量才能发挥出。总之,这根轴很重要,它是活轴,不是死轴,是有弹性的,更象一根柱子,一柱擎天,而且有弹性,撑起三体式这个"体"。
三体式的前手前脚虽然伸出去了,但并不带重心,我们平常说单重,双重,三七,四六,五五开,都指的是重心,有人说,你们孙式三体式不是三七开吗,怎么又说前手前脚不带重心呢?如果不带前面的三是怎么算的?三七之说是这样计算的,如果全身为十分,则前手一分半,前脚也一分半,合起来三分(也有前脚算三分,手不算的),出这三分是不会牵动整体重心的,手脚虽然出去了,但重心没有移动,仍然在原地。要做到出手脚不带重心并不容易,需要有一定的功力后才能。
再说"到底"。一轴怎么就算到底了?底就在后脚跟,一轴的顶在头,底就在后脚跟,是脚跟而非全脚,坐满,坐结实后脚跟,上肢的力可以顺畅地传到脚跟,脚下蹬出的力又可以顺畅地传到上肢,上情下达,下情上达,治国须如此,练拳也须如此。这样的轴才算是到底了,中间但有阻碍、打了折扣,就还没到底。到底是为了脚踏实地,借地之力。借不上地的摩擦力,我们的一切动作就都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要到底关键地方就是后胯,这里是实半轴和虚半轴连接的地方,最能受力,最能发力,也最容易走样变形,是一夫当关的地方。诗云: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胯就是这么个要紧的地方,胯松的好,坐的正,上下来往的力到这里就能不拐弯直接传导过去,受到的来力卸到脚下,蹬出的发力传到手上,这就是通透,就是整劲,而所有的这一切都有赖于后胯的松开和坐正。
"一轴"和"到底",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关系,一轴好了,才能到底,只有到底,也才成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