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眼看图】摄影家张晓萌拍马 影像如此陌生而新奇
奈曼拍“马”
【图文/张晓萌】今年八月底受邀去内蒙的奈曼旗参加了一个摄影节活动。从当地的朋友处得知当地今年刚购买二百头白马,于是便抽空去拍了半天。
过去我也拍过马,对奔马纵横驰骋的俊朗身子尤为着迷。力求拍出“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的气势。
而这次再拍白马,我却想试试不一样的拍法,追求一种马非马的感觉。也许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生在水乡的我,总想用泽国的湿润气息去浸润奔马的桀骜不驯。
在创作思路上,我尝试通过写形传神而达于“畅神”。一个艺术形象只有能“畅神”,方能传达作者的情志。任何生命都是多面的。马有其“骏”“豪”的一面,也有“秀”“柔”的另一面。而我的这组作品便着力以虚写之手法,用光影、线条为笔,勾勒骏马的灵动之美。
其上仅是些个人创作中的遐思,距离真正拍出马之风骨,马之神韵,还差之尚远。仅以此组拙作与诸位影友共勉。
摄影家张晓萌拍马 影像如此陌生而新奇
【杨徽/评图】张晓萌先生的摄影作品,我曾经发过评图,那是一组《【另眼看图】摄影家张晓萌 他拍出了野生动物“人”的表情》的动物摄影。这一次拍马,却给人一种超越自我的表达。如果说前一次的拍法是真实性,捕捉到了动物本身的最美瞬间,而这一次却是拍出的陌生化,表现出自己心中的马之意象。
陌生化本是一个文学概念,俄国形式主义文论家维克多·鲍里索维奇·什克洛夫斯基认为,文学的功能就是使人们已经习惯化、自动化了的感知力恢复到新奇状态。汪国真有诗句: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有的只是熟悉的回忆。人们对外界的刺激有“趋新”、“好奇”的特点,所以新奇的东西才能唤起人们的兴趣,才能在新的视角、新的层面上发掘出自我本质力量的新的层次并进而保持它,而“陌生化”正是化熟悉为新奇的利器
艺术是相通的,在摄影人的手册里有一条:摄影就是把熟悉的东西拍出陌生感。而将熟悉的变成陌生,不仅是种能力。而且是一种境界。而这种感觉需要悟性的加持、时间的修炼。可以说张晓萌先生感知诀窍,渐入佳境。善于在平凡的景象中发现其不平凡之处,在相同的景物中寻求不同的趣味中心。
张晓萌先生把我们司空见惯的马变得不寻常,更有新鲜感。影像凸显出独特的个性。亚里士多德就曾经提出:给平常的事物赋予一种不平常的气氛,这是很好的,人们喜欢被不平常的东西所打动。所以,他在表达拍马的时候,不仅仅关注“表达了什么”,更关注“表达的形式是什么”。
在找准自己认定的对马的精神内核的定位下,运用一系列的截取局部、线条勾勒、形态组合、反差对比、错觉夸张、氛围营造、光影烘托等技巧手法对现实生活中的马进行陌生化处理,在似与不似之间,在意与形之间,在刚与柔之间,在氛围与场景之间,在马与非马之间,渗透、浸润、融合,创作出了视觉别致、神韵灵动的影像。让人感到耳目一新,为之一震,达成心灵上的互通,从而将影像从摄影师自身视觉的角度提升到人类视觉的层面,这是大多数拍摄家有意无意所追求的目标,也正是摄影存在的价值。
常说,学问有三种境界,第一境界—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境界—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是成功绕不过的路。艺术也有“一目了然、似曾相识和大象无形”三个境界,同时对应了“形”“境”“道”三个层次。“形”即物象与技法、技巧:它完整、唯美、悦目,是视觉享受。“境”即图中的意境、境界:其诗情画意令人陶醉,给人以精神享受。“道”即会通之际,它天人合一,物我两忘,信手拈来、神醒兼备,引人高峰体验和强烈共鸣。这组作品,让我们看到了张晓萌先生在学问与艺术的境界里探路前行的身影与收获。
如果拍摄的时间不如此短暂,也许构图和画面会更加考究,整体效果会更好。
相关链接:【另眼看图】摄影家张晓萌 他拍出了野生动物“人”的表情
摄影有难题?打开【摄影评论家】公众号找秘诀:
摄影的困惑----
摄影的评图----
摄影的玩法----
摄影的解析----
摄影的提升----
近期原创和名家经典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