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魔力的“课题分离”
最近学到关于人际关系的一招,叫“课题分离”.
这个词是在一篇推送文章里看见的,作者举了一个例子:
孩子想跟母亲一起去理发店,姥姥觉得理发店对孩子不好,不同意,但是孩子坚持要跟妈妈去.
最后孩子跟着妈妈出门了,姥姥则在家里生闷气,妈妈则因为猜到姥姥生气而一直坐立不安,于是在回家的路上问孩子,回家怎么面对姥姥?
孩子说选择跟妈妈在一起是他的事,姥姥因为关心不得,事与愿违而失落生闷气,那是姥姥的事,她要想办法化解这个从小养到大的小孩子越来越有自己的想法和需求.
我们常常因为别人的情绪反应和生活状态而感受压力,这个真的很常见,发生在亲人身上就更加明显。
课题分离简单说就是有界限感.
生命与生命之间,要有界限感.
在最初得知父亲的病情时,我几乎感觉自己没有办法正常地生活,准确地说,是自己给自己建立了一些戒律,这些戒律是基于亲情建立的.
我觉得自己不应该吃饭吃得很满意,不应该跟朋友谈笑风生,不应该平静地写字,我不应该再像以前一样生活,因为父亲在受苦,我就不应该快乐。
对此,身边人给我的劝解包含两条:
1.你这么做毫无用处.
2.疾病是持久战,你要保全自己先.
接纳这些劝解并且落实到行为上,经历了一些时间,确实有用,但是那个背后的原因,就是那个因为亲情而需要同呼吸共命运的捆绑,并没有被治愈,只是被暂时压制,但它终究会时不时浮出水面。
“课题分离”是一个相对中性的概念,它首先没有价值判断,没有伦理道德,它的立足点是首先承认每个个体的独立性.
拿我的例子来说,创造好的就医条件,心理安抚,以及陪伴,这都是我基于孝道的理解、情感的需求所要完成的课题.
但是,这个课题保证不了父亲那一方的内容,比如他要承担化疗对身体的损伤,意志的消沉,甚至对于疾病发展的预期,心理健康的调试.这些是每一个病人自己要完成的课题.
这么说起来并非是陷入一种完成任务的应付,而是尽力做好自己的事情,放弃对结果的执着.
我开始这么做了,然后我发现自己不再焦虑,也不再因为压力重重而焦躁,而是开始具备一种稳定和耐心,或者说,我终于不会像没头苍蝇一样,到处用力挣扎了。
后来,我尝试把“课题分离”这个概念用到另外两个方面.
一个是对孩子,一但你有了“课题分离”这个概念,你的控制欲会下降很多,无论是从人生这个大的维度,还是具体到作业要不要好好写,其实都有分离.
孩子的人生,有她自己要完成的课题,我们的课题,是做好她每个阶段的帮手,提供帮助和支持、鼓励,而最终,她能否上名校,能否衣食无忧,能否觅得良人,都已经不是父母的课题了.
我们的课题,只是做好每一个阶段的父母角色.
再说做作业,其实我们的课题是提醒、帮助孩子解决她不会的部分,但我们常常会歇斯底里,就是因为我们把孩子的课题也拿过来,背在身上,并将其转化为绝对的控制与安排.
我们,首先是不懂分离,其次是不愿分离,最后就成了不能分离.
其实我们真的可以多跟孩子沟通,让她知道她不只是等着被照顾的,她要从小开始界定自己的课题,并用认真的态度去完成.
最后回到我自己的言行,从前我做事说话,经常瞻前顾后,比如在群里发个言都要斟酌半天,一方面担心自己说得不合适,一方面又担心说多了别人嫌你卖弄,总之就是内心戏很多.
拿“课题分离”来给自己松绑,那么就是回到初心,我看见了一些好的内容,我想到了一点感悟,想跟大家交流,那么我就真诚地说出来,其实到这里,我自己的功课就完成了。
至于别人接不接受我,那已经不是我的课题内容。
这让我最近的行为和人际关系获得了一种轻盈感。我有一种手脚被绑了许久,终于被松开的感觉。
其实我们活得累,很多时候在于,我们舍弃了自己的课题,却拿着别人的课题在拼命努力。
想起老师曾说过考试不可怕,人生才是大考,而审题永远是决定你能否答对的先决条件.
人如何得自在?先找到自己的课题!再不求结果地去做,这就是自在。
“课题分离”还真是一个有魔力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