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唐习律99|郑谷有两首鹧鸪诗,最有名的那首,写得并不好

前言

我每去一个地方,总喜欢查一查这个城市古称是什么,出过什么名人,特别是诗人。

今年五月去宜春的时候,才知道宜春原来就是韩愈离开潮州后量移的袁州,而且这里还出了一个著名的诗人,就是今天要说的郑谷(约851年~约910年)。

郑谷,字守愚,人称“郑都官”;又因一首诗,被人称郑鹧鸪;还因为替齐己改诗,留下了一个一字师的故事。

一、一代风骚主

计有功《唐诗记事》记载,郑谷的父亲郑史,作过永州刺史。郑谷小的时候,司空图与其父为同僚。某日司空图见到小郑谷,问道是否读过自己的诗。郑谷说读过。司空图问,我的诗有诗病吗?

郑谷说,您的《曲江晚望》:'村南斜日闲回首,一对鸳鸯浴渡头。很有深意。

司空图的诗集中有这首诗,但是版本有所不同,题目为《花下二首·其一》:

关外风昏欲雨天,荠花耕倒枕河壖。

村南寂寞时回望,一只鸳鸯下渡船。

司空图对于郑谷的评价很满意,抚摸着他的后背说,你将来一定是一位大诗人呀。

司空图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不太清楚,或有比兴寄托之意。因此郑谷说其有深意,司空图认为小小的郑谷能够理解自己,因此发出感叹。

二、三个都官

唐昭宗乾宁年间,郑谷被授予为都官郎中,后人称之为郑都官。

郑谷曾经自己说过:

故许昌薛尚书能,为都官郎中。后数年,建州李员外频,自宪府内弹,拜都官员外。皆一时骚雅宗师,都官之曹,振盛于此。余早受知,今忝此官,复是正秩,何以相继前贤耶?”

薛能(817-880年),字太拙,会昌六年,进士及第;李频(818-876),字德新,大诗人姚合女婿。这两位都是晚唐著名的诗人,都曾经担任过都官员外郎。

郑谷在僖宗光启三年(887)登进士第。6年以后,唐昭宗景福二年(893)授京兆鄠县尉。迁右拾遗补阙,昭宗乾宁四年为都官郎中。

郑谷说,今天我也是都官,和两位前辈一样。可以看出,这番话里谦虚中透露出骄傲。

三、一字师

元辛文房《唐才子传》记载:

齐己携诗卷来袁谒谷,《早梅》云:"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谷曰:"数枝非早也,未若一枝佳。"已不觉投拜,曰:"我一字师也。"

齐己(863年-937年)是晚唐五代时期最有名的诗僧,他去宜春的时候,向郑谷献上了自己的《早梅》诗: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

风递幽香去,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映春台。

郑谷说,题目是吟早梅,数枝开就不是早梅了,不如改为“一枝开”,齐己拜服,称之为”一字师。“

另《诗话总龟》引《郡阁雅谈》,说了另一个改诗的故事:

僧齐己往袁州渴郑谷,献诗曰“

高名喧省闼,雅颂出吾唐。叠巘供秋望,飞云到夕阳。

自封修乐院,别下着僧床。几许朝中事,久离鸳鸯行。”

谷览之云:“请改一字、方得相见。”经数日再谒,称已改得诗,云:“别扫着僧床”。谷嘉赏,结为诗友。

这个故事里,郑谷一开始并没有见齐己,而是给了一个作业,派人转告齐己,需要把献上来的诗改一个字。于是齐己将第六句第2字由“下”改为了“扫”,于是得到了郑谷的接见,结为好友。

郑谷36岁进士及第,42岁得官京兆鄠县尉,天复三年(903)52岁左右,归隐宜春仰山书屋。估计齐已是在其归隐宜春以后去拜访了他。齐己比郑谷大约年轻了12岁。

四、两首鹧鸪诗

郑谷有两首鹧鸪诗比较出名,因诗得名郑鹧鸪的是这首:

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

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

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

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

金圣叹曾经《选批唐才子诗》中说:

咏物诗,纯用兴最好,纯用比亦最好,独有纯用赋却不好。

并且批评这首《鹧鸪》诗说:

相传郑都官当时实以此诗得名,岂非以其“雨昏”、“花落”之两句?然此犹是赋也,

不过,金圣叹说,这首诗的结尾,还是有比兴的味道:

我则独爱其“苦竹丛深春日西”之七字,深得比兴之遗也。

郑谷的另一首鹧鸪诗是《侯家鹧鸪》,大概是他在侯家的宴席上即席所作:

江天梅雨湿江蓠,到处烟香是此时。

苦竹岭无归去日,海棠花落旧栖枝。
春宵思极兰灯暗,晓月啼多锦幕垂。

惟有佳人忆南国,殷勤为尔唱愁词。

这首诗中用了比兴之法,咏物即是咏人,深得施蜇存赞许,他在《唐诗百话》中评价:

这首诗的艺术手法,是用双重比兴,比中有比,岂不是写得比前一首高明得多?我以为“郑鹧鸪”的代表作应该是这首诗。

施蜇存先生说,假如郑谷被人称郑鹧鸪的话,这首《侯家鹧鸪》才配得上。

结束语

欧阳修评价郑谷的诗,总结了三个特点:

郑谷诗名盛于唐末,号《云台编》,而世俗但称其官,为"郑都官诗"。其诗极有意思,亦多佳句,但其格不甚高。以易其晓,人家多以教小儿,余为儿时犹诵之,今其集不行于世矣。(宋·欧阳修《六一诗话》)

在欧阳修眼里,郑谷的诗有三个特点,多佳句、格不甚高、通俗易懂,因此很适合教小孩子。

郑谷52岁时归隐宜春西郊的仰山,看新闻报道前几年,这里重建了郑谷草堂。老街前一段时间去宜春时,路过东风大街,据说民国时期曾名鹧鸪路。市区的袁山公园还建有鹧鸪亭,不过老街没有时间去游览。

结束时,依照惯例作诗一首为今天作业,五律《过宜春》:

远客到宜春,江山自可亲。袁山多胜迹,袁水少嚣尘。

一字吟诗处,八千衰朽身。二公归去后,明月待何人。

@老街味道

观唐习律98|杜荀鹤自成一体,却被评价300首诗,仅一联写得好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