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训练不足……

“ 当体能得到提高后,同样的训练量,会被系统提示'训练不足’。”

照例在早上7点前完成课表和拉伸后,做完同步,出现的是这样的提示:

实际上,本周的跑步次数,比以往还多了一次,就是加了一场1个小时的MAF180测试。算起来,本周到今天周五,就昨日周四是真正的跑休日(做了45分钟核心,和20分钟力量),我还有点暗暗责怪自己,跑得过于频繁,违反了自己的规定了呢。

一、反映的是趋势

训练有效率、平衡、不足等指标,展示的是以运动所带来的对心肺的刺激,和心肺耐受力之间的一个对比。而压力,是取过去一周的负荷平均值,耐受力则取过去28天(4周)的负荷平均值。

从定义可以看出,耐受力反过来看,就是压力作用下的承受能力。一个是压力本身,一个是压力影响下的抵抗能力。所以,非常容易理解,耐受力是由压力刺激出来的,只不过它是一个长期、缓慢、逐步加大训练量来达成目的的过程。

而压力是按照1周来衡量的。这就不奇怪,由于两者的评定周期不同,有时候运动量比较小,反而说是有效,或者平衡(如下图)。运动量大的日子,反而说是不足(如今日)。

Polar有个提示:

就心肺得到锻炼而言,并不是需要长期保持有效。有时候,超量、平衡、不足,都是有益的,前提是必须充分保证休息和恢复。

二、从结合休息和恢复来看,的确也需要适当加大训练量

就本案例而言,心肺负荷和耐受力的对应关系,是一周和四周为评估周期的对照,更适合看趋势,那么结合恢复来看,可能更加科学。

上述恢复图比较直观,运动柱状,就是在平衡区间的底部,换言之,的确存在着马上要进入训练不足的区间。

虽然我从来不喜欢在运动结束后继续佩戴运动手表(我不喜欢平时佩戴乳胶表带的感觉),所以,也就意味着日常活动都不计入上述柱状。但即便把日常生活的“活动量”加进去,也还是低的。

三、原因

造成这样的数据分布,有两个重要的、可喜的原因:

1、体能水平提高了,三个月里提高了20个点,六个月里提高了近80个点。

2、休息能力(睡眠)提高了。

无怪乎家人每次看到恢复的柱状图越来越低,以及在心肺曲线图中,过去经常提示训练偏高,如今反而提示训练偏低时,常常戏虐说,练得比以往更科学更认真,也更大量,评语倒反而越来越低了。

我说,是不是有点当少年好学生时,不断被老师高标准严要求的状态呢?

说到睡眠,我过去对“快动眼期”不大了解,以为只有深睡和浅睡是睡眠,近来才了解,“快动眼期”就是我们做梦的时期,也是梦中常常觉得肌肉瘫痪的时期,是非常有用的放松和加深记忆的阶段。

真正“没有在睡”的,是中断期。就是醒着。

这样看来,夜间真正的睡眠时间还有6个小时,加上午休,完全没有“睡眠负债”,而且确保早上都能在夏季的日出前起床。这样也就保证了每天7点前把当日主要运动课表做完。

这样是不是也算对自己合理起居的一个践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