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375]一边清零一边拥有,才是高尚的人生![2]
随着时间推移,我们长大成人后,如果潜意识里没有时间或是空间感时,就很容易在面对人事变迁时产生焦虑,为了躲避这样的感受,个体会不自觉的躲到自己相对熟悉的空间里,寻求庇佑和安全感。
久而久之,我们会不自觉的把自己生活中的很多东西都搬到这个“熟悉的空间”里,这个“空间”在一点点壮大,最后变成了我们精神的依附体,也充斥了我们的生活和人生。
对熟悉感越是依赖,我们就越是难以摆脱依赖带来的问题。比如,储物癖患者会因为周遭物品堆积而感到满足和充实;习惯性将个体价值放在他人身上的人,会乐此不疲的参与各种社交活动,无论这些社交对自己而言有没有用。
能量守恒定律大家都知道,没有新的空间和位置来迎接新的事物,那我们就只有在过去里不停的打转。所以想要生活品质有所提升,我们就需要除旧迎新。
清除多余物质!当房间里的东西变得越来越多时,我们就应该想想,当初为什么把这些东西搬回了家里,留在家里这么长时间是否有真的发挥作用。
并不是家里东西越多,就越能彰显品位。相反,真正的简洁化才给人更高级的感觉。因为过多的物品堆积,只会让归纳成为一件麻烦的事,最后就像印度垃圾场,看上去又乱又脏。
很多女孩子打开衣柜就说,自己又没衣服穿了。明明柜子里的衣服都多得装不下了,却还是为“穿什么”而苦恼。这就是选择越多,越不自由的最好例子。现在已经看不上的衣服,不如就丢掉。毕竟生活的主角不是物质,而是自己。
清除不必要的社交!钱钟书老先生遗世独立,他是拒绝无聊社交的典范。这个社会充满了虚伪和浮躁,当然也有不少无用的社交。“无用社交”在不同人身上,都有着不同的定义,我们难以一概而论。但是无用社交的共同点就是,它无法给你带来你内心真正需要和想要的东西。与其沉迷于社交,结识无关紧要的朋友,倒不如把这时间和精力让给自己,去做一些真正想做的事,哪怕只是钻研一本曾经没看懂的书,大概也比无用社交来得有用。“不必找些不三不四的人,说些不痛不痒的话”——钱钟书如是说。
把自己活明白了,比什么都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