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 《高手:精英的见识和我们的时代》

作者万维钢,网名“同人于野”,曾经是一名物理学家。5年前,偶然读到了他的《万万没想到》,被书中的科学思维所吸引,后续又读了《智识分子》,以及这本《高手:精英的见识和我们的时代》。

《万万没想到》讲的是用如何用科学理论和观点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带有一些科普的性质;而《智识分子》和《高手》,则更多地是从人的思维方式角度,介绍科学家,或者带有较强科学思维的人,是如何看待世界以及处理问题的。

作者在“得到”APP上开了订立专栏《万维钢·精英日课》,将国外的最新思想(大部分来自于近出版的各类书籍)通过自己的理解、费曼,介绍给少有机会直接阅读外文书籍,以及像我这种看不懂外文原版书的人。《高手》其实就是其中的精选。

这本书的干货很多,阅读过程中需要投入很多精力思考,需要反复读、读反复,更需要融入个人的实践。在此,仅初步分享部分我能理解的知识点。

1.竞争不充分的领域里才有英雄

爱因斯坦、居里夫人、海森堡……相信很多人对这些名字都不陌生,尤其是对中学、大学物理“深恶痛绝”的人。如果深入追踪一下这些人的生平,会发现他们基本成名于20世纪中期以前。从20世纪后期到现在,有多少物理学家是普通人所熟悉的呢?(突然想起霍金逝世时,刷屏的朋友圈)

原因是什么?或许会出乎很多人的意料,原因是:搞物理研究的人太多了!

现在很多的大学都有物理系,教物理、研物理、学物理的群体不算小;信息传播方式的变革,让人们可以便捷地获取已有的知识,新近研究成果往往也会很快地共享于世间。现在的物理学,当然也包括很多其它领域,已经是一个充分竞争、充分交流的状态。这意味着,其中有很多高手,而且因为广泛的信息共享,所以大家的水平都差不多,很少有什么“我有人无的独门绝技”。10年前的手机,各个品牌有各自的风格,同一品牌的不同型号也是功能各不相同、外观千奇百怪。现在呢?基本是清一色的触摸大屏,连给老人买一款大按键的手机都选择有限。各品牌虽在性能上、使用体验上仍有差别,但关键是“不明显”。这就是充分竞争、充分交流的结果。当然,现在的手机虽然不如以前的手机那般风格明显,但功能却也是强大得多得多。

韩非子有句话:“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慧,当今争于气力。”在当下这个竞争充分的年代,成功更依靠天赋、刻苦、以及运气。此外,对于一个成熟的领域,最好遵守其中的规则,可以搞小创新,不要轻易做大变革,否则极有可能被埋葬于半道。

2.关于道歉

人们经常会遇到需要道歉的时机,但大多数的道歉,恐怕只是为了获得别人的谅解,重新赢得信任。说一句比较直白的话,是为了操纵别人!

初次看到这个观点,我吓了一跳,深为震惊,细思之后却又深为认同。至少我的道歉,无论是否真心诚意,目的都是为了得到对方的原谅或理解。在网上搜一下关于道歉或者写检讨的技巧,主流的意见是给对方面子、让他消消气,甚至可以采取自贬身价、自取其辱的方式。这些方法,其实就是把道歉当成一个社交行为、一种对别人施加影响的工具。

什么样的道歉才算不是以操控为目的呢?

动机上:不是为了赢回信任,而是为了完善自我;

目的上:解决问题,无论是态度还是能力;

行动上:说明自己的错误,也说明自己的改变,但不要求别人原谅。

简洁一点说,以自我反省为内容,以自我完善为目的。

3.刻意练习作用有限

近年来,“一万小时定律”频繁见诸于各类成功学书籍和文章,强调“练习”的作用,我也读过《刻意练习》,虽然是误选的同名书。现在很多人都认为练习的关键是时间长短——至少要练习一万小时,才能成为专家。可事实真是如此吗?

练习其实就是练习套路,对于有固定规则的领域,通过反复的练习让规则烂熟于心、让技能变为近似本能,时间的长短确实影响很大。比如流水线上固定岗位的工人,老手的效率会比新人高很多,而新人会随着工作时间的增长而实现技能的稳步提升。

可是对于没有严格规则的领域,练习时间长短带来的影响就会小很多。比如同一个班级的学生,课堂时间相同,却总有学霸和学渣。当然也可以解释为课后投入时间的区别,但也有很多投入时间相当、成绩高低不同的情况。学习是一件个体差异明显、主观因素极强的事情,思维能力、记忆能力、 技巧方法甚至知识面大小的差别,都会叠加在时间投入之上。

刻意练习的关键不是时间,而是方法。方法正确,事半功倍;方法不当,事倍功半。

做事也是,遇到难题苦思无解,最应当做的不是“咬定青山不放松”,而是置身事外,以更广阔的视角重新看待全局。也可以与本领域以外的人探讨,说不定外行的经验能给我们新的启发。有时,“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4.甘当“垫脚石”

书中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名词——画布策略,源于《巨人的工具》,讲的是如何当学徒,给前辈铺路。

你没有看错,不是给“后辈”铺路,而是给“前辈”铺路。

我们不时地会听到身边的朋友抱怨,自己辛辛苦苦完成了一个项目中最重要的部分,结果部门经理在汇报工作时把它彻底变成了自己的成绩,压根儿没有提其他人的奉献。或者在网上看到学生吐槽,自己熬夜写出的论文,却要将导师和其他人的名字放在前面,以至于在刊发时无法署自己的名,也经常会有学生因此而与导师翻脸。每当此时,总会有愤青激言人性的没落、道德的沦丧、社会的不公。

遇到这种事,你怎么办?书中给出的建议是:不妨把所有功劳都给导师(或老板),即采用“画布策略”。

所谓画布策略,就是你发现别人要画画,你给他找个画布让他画。画里也许有你的功劳,但你的位置,是给人提供画布的。这就是学徒做的事。简单地说,要善于给高手创造条件,让高手把事做好。只有这样,高手才愿意带你玩儿。

相信立刻会有人抨击这是“为奴思维”。但是从投资的角度来讲,当我们的能力不够、资源不足时,不妨找机会为本领域的大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从而换取一个学习实践的机会,接触更广阔的世界,了解第一手的经验,积累需要的知识和能力。通过当下的付出,换取未来的回报。

这个观点很功利,但也很符合人性。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关注的是学习,而不是露脸;需要关注未来成功所需能力的积累,而不是短期的得失。不过,我认为这与其说是策略,不如说是心态。遇到抢功的事,不要“据理力争”,想想自己的所获,平静待之;遇到一个不在乎虚名的老板,也没有必要非得厚着脸皮倒贴。

当然,这个策略并不是总能成功的,毕竟有一些人确实属于“道德沦丧”。

5.短期见效VS长久发威

5年前去参加为期一年的培训,由于学习任务比较轻松,我利用晚上的时间跑步,主要目的是——减肥,进行不到两个月体重明显下降,困扰我几年的“大肚腩”几乎消失了。学习结束回到家乡后,我开始坚持健身,塑造体型、增强力量。可是最近这两年,感觉身体的变化速度远不如当年跑步减肥时,变化曲线几乎是平直的。

在学习方面也有类似的困惑,新接触某个领域时,最初感觉每个小时的收获都很多,但越往后的学习速度就越慢,尤其是将知识转化为实践运用很困难。

这种情况,在书中有一个概念予以形容:对数增长。指的是初期的进步速度非常快,到后面则越来越慢,最后几乎是一个平台期,哪怕付出极大的努力也只能获得一点小小的突破。

与之相对应的,是指数增长。在某件事开始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几乎没有能让别人看出来的进步,直到某个时间像突破了一个障碍一样,能力一下子就显现出来,而且增长越来越快。很多技术进步就是这样。在研发初期投入很高,但是要么性能差,要么市场不认可,总之似乎看不到成功的希望。经过坚持不懈的摸索,性能越来越好,成本越来越低,突然某一天被市场接受,然后就是爆发式的增长。这背后的原理,其实就是正反馈:你的声望越大、资源越多,能够进一步获取的声望和资源就越多,增长的机会就越大。对数增长和指数增长,是两种最基本的模式,有各自不同的适用环境。

对于个人的成长,你会倾向于哪种模式?我的选择是:两个都要!在具体的技能方面,学习的目的往往是解决现实的紧迫需求,当能力增长到能够解决大部分问题时,就应当减少继续学习的投入,而将精力用于其它方面,除非再次遇到非解决不可的情况。主动脱离自己的舒适区,跳出对数增长的诅咒。

在个人思维能力培养、综合知识储备等管后半辈子的方面,就得看清其更加符合指数增长特点的规律,要忍得住需要长期持续付出的枯燥,要耐得住数年看不到效果的失落,要受得了周边人不断劝你放弃或者嘲讽你的无知,要对未来可能的发展充满信心。在这种情况中,最大的风险就是中途退出,而且退出也的确是很多事情的正确选择。选择指数增长,就必须要有耐心和恒心,要做好面对各种困难的准备。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