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文红 | 请不要把一切过错都推给孩子

端午三天假期结束,就迎来了紧张的期末复习周。
一进教室,就遇到件有些意外的事情:一个平时状态一直让人很着急的娃居然三天一个字都没有写。
说实话,为了让娃安心度假,为了不给娃增添负担,我们已经努力让娃把作业在学校尽可能都完成了,那天,做了一张很基础的练习卷,三天只要把少量错题订正完毕即可。可没有想到,就这点内容居然有人还一个字不写。
按说,这个娃不写,我应该是能够坦然面对的,因为从开学以来,他就不止一次不写作业,因为其父亲认为,孩子小时候就该玩,这么小没必要做作业,所以每天回家的重要任务是玩而不是完成学习任务……这种教育理念下,娃经常不写作业应该也算是正常的吧?
可经过与其父母多次的沟通交流,我感觉娃的情况正在转变,作业现在基本都能按时完成了,进步最明显要数娃的口算练习了,从前十周总共只全对过一两次,到最近的一周就能全对一两次,我感觉效果特别好,在鼓励娃的同时我当然更知道这是父母观念改变带来的成效。
可这刚想松一口气,没想到三天假期,又来了这么一出,着实没有想到。
萌萌的小组长在看到他只字未写的作业时,带着一副惋惜又无奈的表情,轻轻叹了口气,奶声奶气地说着:“错了这么多,居然还不订正?”听到这个满脸稚气的萌组长都能说出这样的话来,我一边觉得好笑,一边有些冒火——这连娃娃都懂的道理,怎么大人还不明白呢?
作为老师,我自然知道需要控制好自己情绪的,我克制地找来娃,轻声询问原因时,他一脸茫然地看着我,嘴唇动来动去就是发不出一个音来,我更加耐心温柔地询问,他终于告诉我三个字“忘记了”。这个答案让我完全没有了脾气,结合语文老师说的语文也是漏写的情况,我想他可能是真的没有想起来还有作业这码子事。
娃年纪小、大脑发育尚不健全,记不得自己的作业也就罢了,那么父母呢?三天当中能不能稍微提醒一下孩子,或者到书包翻看一下呢?
我问娃:“爸爸妈妈有没有问问有什么作业?”
娃迷迷糊糊想了想后,坚决地摇摇头,喃喃说道:“没有。”
带着一肚子的疑惑,我给娃的父母发去了消息,原以为会收到满含歉意表示耽误孩子的内疚回复,那么这件事情其实也就过去了,我也不就是希望提醒一下今后注意嘛。
可是又一个没想到出现了,母亲的回复是:“不知道有这个作业?他说不知道数学作业!我没翻他书包,他自己没说!不好意思,晚上回来再订正!”
虽说末尾有“不好意思”和“晚上回来再订正”,可前面的话还是把我怼住了。“他说不知道数学作业!”“他自己没说!”这种甩锅式的句式是把自己和儿子做了一个非常清晰的切割——
我是知道要写作业的,所以我没有错,错的都是孩子,因为他不知道要写作业。因为他自己没有说,因为他自己不知道有作业,所以我不知道他有这个作业!天经地义、理直气壮!老师你要怪的是他,不应该是我!
说实话,第一眼看到这信息,我真心不想再多讲一个字。你的孩子你的娃,他现在不过是忘记了写作业(为啥到现在还会忘记写作业和你们的教养也是脱不了干系的)你就这么撇得干净,都是他的错,他不就是个七岁的娃嘛,至于这么清清白白地和他划清界限吗?你把他至于何地呢?
明明是你们自己你们两口子教育理念不一致,遇到事情他说你,你说他,最后谁也说服不了谁,大吵一架之后不了了之,导致家庭环境不和谐,孩子始终没有安全感,又在你们的争吵夹缝中学会了偷懒、钻空子;明明是你们没有帮助孩子建立起一个正常的作业观念和态度,现在又来怪孩子自己没有说,唉……
生了一会闷气之后,我转念又一想,我这么生气对解决这件事情有作用吗?对孩子成长有帮助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不管怎样,母亲在最后表示了歉意,还表达了今晚补上,这不就是我要的效果吗?事已至此,再追究又有什么意义呢?我需要做是和孩子的父母一起携手帮助孩子克服困难!
想到这里,我再次调整自己的情绪,用开玩笑的口吻调侃了两句,并告知我很着急,希望他们也能多多关注。母亲此刻也没有了怼我的口吻,表示自己也很急!也有很多无奈……
谈话终于恢复正常。第二天,娃的订正补齐交来了,虽然又把口算本忘记带来了,但是昨天的事情毕竟完成了……
这是一件很小的事情,虽小,但却经常发生在老师、孩子和家长之间。孩子小,还没养成好习惯,可以原谅,但大人却应该担负起自己的责任来。孩子在学校,是我的责任;孩子假期在家,父母就应该履行督促孩子学习的使命。如果出现了孩子完全不做作业的情况,老师和家长就应该及时沟通,并一起引导孩子及时补救,以促使其渐渐养成好习惯,而不是简单地把一切过错都推给孩子。
从这个意义上说,小事并不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