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分享:全面、系统和准确地了解易学
本文作者:丘亮辉
易学文化是中华文明特有的、传承五千年的文化雄因,是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认知模式、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随着社会发展,易学文化不断衍化出夏易连山、商易归藏、周易经传和历代易学。历代易学的产生是由于在不同时代背景下,面对新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条件和方式不同,经过历代学人的诠释和阐发,从而形成各具时代特色的易学。
大家知道《周易》是由象数理占组成的。“象”为卦爻,“数”为筮数,“理”为皙理,“占”为占筮。一般认为 “象”、“数”是《周易》特有的符号和数蛩形式,“理”是对象数的哲理阐述,“占”则是象、数、理在社会生活,人生实践中的具体运用。尚秉和先生说不愤象数就不愤周易,学习周易一定要从象数人手,这是所有学习和研究易学者的共识。很多人都知道历史上有象数理占各派,却不知道正是这些派別的不断攻驳,才推动着易学的发展。可见各派都不可缺少,象数理占是一个整体。有人说象数是易学的应用,其实象数是易理的骓础理论。易学的发展是先有数才有象,有象数才有易理,现代称之为决策的占筮才是对象数易理的应用。所以,我们面临一个全面、系统和准确地了解易学的老问题、新任务。
学易经易学应用研究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占筮。周易是渔猫文明和农耕文明的产物。由于古代先民无法对自然、社会以及自我生理现象作出合理解释,而产生对天地鬼神的崇拜。当遭遇天灾人祸,或不能抉择时,本能地选择了占筮这种手段,向自身之外的某种力量寻求趋利避害的行动指导,占卜就是在这种条件下产生的。王夫之说:“圣人作《易》,以鬼谋助人谋之不逮。”
任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占卜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不断充实丰富其内涵,在占卜解卦中加人古代知识分子的神机妙算,隐含着大址的令人信服的智葱和哲理。占卜决疑也是相互沟通的方式,即与天地鬼神沟通,与他人沟通,与自己沟通。著名的学者于光远先生认为,占卜是在专制主义条件下君臣议事的特殊方式。
除此之外,占卜也成为统治阶级的决策者们与百姓之间沟通的一种方式,统治者治理国家的一种政治手段。它以神启观念为基础,从信念和意志决断的层面为决策者提供依据和帮助,“通天下之志”, 即统一人们的思想和意志,以便于统一行动,进而达到“成天下之劳”或“安天下之业”的目的。
朱蔹力主《易》为从占筮之书发展而成的哲理之书,他说:“上古之时,民心味然不知吉凶之所在,故圣人作《易》教之卜筮,使吉则行之,凶则避之,此是开物成务之道。故《系辞》云:“ '以通天下之志,以定天下之业,以断天下之疑’ 正谓此也”,“文王周公之辞,皆是为卜筮。后来孔子见得有是书必有是理,故因那阴阳消长盈虚,说出个进退存亡之道理也”。
可见,如果离开古代社会实际,把占筮贴上“封建迷信”的现代标签,简单地否定占筮的历史价值,进而否定《周易》的价值,就是把陈旧的珠宝当垃圾扫除,实乃民族的一大损失。
现代易学的难点在于古代筮法的现代化、科学化的问题。要用现代科学的方法和手段研究周易占筮决疑的成效,是在 “鬼谋神谋”形式下,通过“人谋”实现的。周易实质上是一部传授“人谋”的智慧之书,是古人长期的决策经验和决策智慧的总结。真正值得我们学习的不是占筮之“法”,而是其中蕴含的决策之“道”。
从深层次上来说,《周易》的决策之道在于其形成的一整套决策思想体系。即《周易》中具有朴素的唯物辩证思想的哲学理念,以阴阳对待为基础,以变易理论为核心,以天地人为对象,以象、 数、理、占为手段,以守中持正、趋吉避凶为目的所构建的“易道”,也是决策之道,圣人之道。在这种认识理论的指导下,我相信易学的应用一定会取得突破性的成果。
注:文章摘自易学案例赏析(全面系统准确地理解易学 )。
国际易学联合会易经推广专业委员会 :中国民政部注册登记,社科院主管,国家易学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