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胆

胆居六腑之首,又隶属于奇恒之府,其形呈囊状,若悬瓠,附于肝之短叶间。胆属阳属木,与肝相表里,肝为脏属阴木,胆为腑属阳木。胆贮藏排泄胆汁,主决断,调节脏腑气。

(一)胆的解剖形态

1.胆的解剖位置:胆与肝相连,附于肝之短叶间,肝与胆又有经脉相互络属。

2.胆的形态结构:胆是中空的囊状器官,胆内贮藏的胆汁,是一种精纯、清净、味苦而呈黄绿色的精汁·。所以胆有“中精之腑”(《灵枢·本脏》),“清净之腑”(《千金要方》),“中清之腑”(《难经·三十五难》)之名。

胆的解剖形态与其他的腑相类,故为六腑之一。但贮藏精汁,相似,由于这个生理特点,所以胆又属于奇恒之府之一。

(二)胆的生理功能

又与五脏“藏精气”作用

1.贮藏和排泄胆汁:胆汁,别称“精汁”、“清汁”,来源于肝脏。“肝之余气,泄于胆,聚而成精”(《脉经》)。胆汁由肝脏形成和分泌出来,然后进入胆腑贮藏、浓缩之,并通过胆的疏泄作用而人于小肠。胆汁“感肝木之气化而成,人食后小肠饱满,肠头上逼胆囊,使其汁流入小肠之中,以融化食物,而利传渣滓。若胆汁不足,则精粗不分,粪色白洁而无黄”(《难经正义》)。肝胆同属木行,一阴一阳,表里相合。“胆者,肝之腑,属木,主升清降浊,疏利中土”(《医学见能》)。故胆腑亦具疏泄之功,但胆的疏泄须赖肝气疏泄而行其职。

贮藏于胆腑的胆汁,由于肝的疏泄作用,使之排泄,注入肠中,以促进饮食物的消化。若肝胆的功能失常,胆的分泌与排泄受阻,就会影响脾胃的消化功能,而出现厌食、腹胀、腹泻等消化不良症状。若湿热蕴结肝胆,以致肝失疏泄,胆汁外溢,浸渍肌肤,则发为黄疸,以目黄、身黄、小便黄为特征。胆气以下降为顺,若胆气不利,气机上逆,则可出现口苦,呕吐黄绿苦水等。

2.主决断:胆主决断,指胆在精神意识思维活动过程中,具有判断事物、作出决定的作用。胆主决断对于防御和消除某些精神刺激(如大惊大恐)的不良影响,以维持和控制气血的正常运行,确保脏器之间的协调关系有着重要的作用。故曰:“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精神心理活动与胆之决断功能有关,胆能助肝之疏泄以调畅情志。肝胆相济,则情志和调稳定。胆气豪壮者,剧烈的精神刺激对其所造成的影响不大,且恢复也较快。所以说,气以胆壮,邪不可干。胆气虚弱的人,在受到精神刺激的不良影响时,则易于形成疾病,表现为胆怯易惊、善恐、失眠、多梦等精神情志病变,常可从胆论治而获效。故曰:“胆附于肝,相为表里,肝气虽强,非胆不断。肝胆相济,勇敢乃成”(《类经·脏象类》)。

3.调节脏腑气机:胆合于肝,助肝之疏泄,以调畅气机,则内而脏腑,外而肌肉,升降出入,纵横往来,并行不悖,从而维持脏腑之间的协调平衡。胆的功能正常,则诸脏易安,故有“凡十一脏取决于胆”(《素问·六节脏象论》)之说。即所谓“十一脏皆赖胆气以为和”(《杂病源流犀烛》)。人体是一个升降出入气化运动的机体,肝气条达,气机调畅,则脏腑气机升降有序,出入有节,而阴阳平衡,气血和调:胆为腑,肝为脏,脏腑之中脏为主,腑为从:何谓“十一脏取决于胆”,而不云“十一脏取决于肝”呢?因为肝为阴木,胆为甲木,为阳中之少阳。“阳予之正,阴为之主”(《素问·阴阳离合论》)。阴为阳基,阳为阴统,阳主阴从,即阴之与阳,阳为主导。胆为阳木,而肝为阴木,阳主阴从,故谓“十一脏取决于胆”。

总之,“十一脏取决于胆”旨在说明在思维活动中,肝主谋虑,胆主决断。肝胆相互为用,而非指胆具“五脏六腑之大主”的作用。胆之决断必须在心的主导下,才能发挥正常作

(三)胆的生理特性

1.胆气主升:胆为阳中之少阳,禀东方木德,属甲木,主少阳春升之气,故称胆气主升。胆气主升,实为胆的升发条达之性,与肝喜条达而恶抑郁同义。甲子为五运六气之首,其时应春,且为阳中之少阳。春气升则万物皆安,这是自然界的规律。人与天地相参,在人体则胆主甲子,胆气升发条达,如春气之升,则脏腑之气机调畅。胆气主升之升,谓木之升,即木之升发疏泄。胆气升发疏泄正常,则脏腑之气机升降出人正常,从而维持其正常的生理功能。故曰:“胆者,少阳春升之气,春气升则万物化安,故胆气春升,则余脏从之。胆气不升,则飧泄、肠痹不一而起矣”(《脾胃论·脾胃虚实传变论》)。

2.性喜宁谧:宁谧,清宁寂静之谓。胆为清净之府,喜宁谧而恶烦扰。宁谧而无邪扰,胆气不刚不柔,禀少阳温和之气,则得中正之职,而胆汁疏泄以时,临事自有决断。邪在胆,或热,或湿,或痰,或郁之扰,胆失清宁而不谧,失其少阳柔和之性而壅郁,则呕苦、虚烦、惊悸、不寐,甚则善恐如人将捕之状。临床上用温胆汤之治虚烦不眠、呕苦、惊悸,旨在使胆复其宁谧温和之性而得其正。

(0)

相关推荐

  • 兼具脏与腑的胆:以降为顺本性与龟蛇形真炁象

    作者:顔文强 作者简介 颜文强,1983年10月出生,四川大学哲学博士.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博士后,福建省漳州市龙海人,现为大理大学副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先学理工科.后学文科.再学中医科,注重文理 ...

  • 凡十一脏,取决于胆

    ​凡十一脏 取决于胆: 由古及今 此句注释 众说纷纭 见仁见智 所争之处: 一在于为何"取决" 二在于"取决"两字 可能不同于"决断" 因此 ...

  • 中医基础理论——肝与胆的病机

    肝的病机 肝主疏泄,主藏血,体阴(血)用阳(气),肝气喜条达而恶抑郁.这些生理特点决定了肝的病机特点为肝气肝阳常有余,肝阴肝血常不足.肝为五脏之贼,肝的病变常影响到其他脏腑,主要表现有气机失调.血液生 ...

  • 中医基础理论——肝与胆

    肝 肝的位置在腹腔,横膈之下右胁内,在五行属木,为阴中之阳,肝与四时之春相通应. 肝主疏泄和藏血,肝为刚脏,体阴而用阳,喜条达而恶抑郁,在体合筋,其华在爪,开窍于目.下面就为大家一一解释其中的意思. ...

  • 中医基础理论的知识点总结(建议收藏)

    中医基础理论 一.总论和阴阳学说1.中医学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辨证论治. 2.证,也叫证候,是机体在疾病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3.辨证,就是将四诊所收集的症状和体征等资料,通过分析 ...

  • 《中医基础理论》相火

    相火 李经纬.邓铁涛<中医大辞典>:"君火与相火相互配合,以温养脏腑,推动人体的功能活动.一般认为,肝.胆.肾.三焦均内寄相火,而其根源则在命门." 中文名 相火 释义 ...

  • 太全了,从头到尾学习中医基础理论,赶紧收藏吧!

    太全了,从头到尾学习中医基础理论,赶紧收藏吧!

  • 中医基础理论

    今天讲一下五脏关系中的心与肺之间的关系,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希望您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和同学. 心肺同居上焦.心主血,肺主气:心主行血,肺主呼吸.这就决定了心与肺之间的关系,主要反映在气与血.血液运行与呼 ...

  • 潘毅教授讲解《中医基础理论》——第100集

    潘毅教授讲解《中医基础理论》——第100集

  • 《中医基础理论学》第1集

    中医基础理论:由辽宁中医学院李德新教授主讲,他是国家"二十一世纪中医四大基础课程"系列之<中医基础理论>教程的主编者,被列为精品课程,广泛用于本科中医基础教学和远程网络 ...

  • 《中医基础理论学》第2集

    《中医基础理论学》第2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