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言的力量
预言除了可以告诉我们将要发生什么,似乎还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就是预言本身能让预言的事情更可能发生。
听起来有点神奇,但早在50年前就有心理学实验精彩的验证的这种现象的存在。
20世纪60年代末,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罗森塔尔和旧金山一所小学的校长雅各布森合作,想弄清教师的预期如何影响学生的表现。他们随机挑选了一些学生,然后告诉老师这些学生智力高于其他学生,当然这只是胡说,但老师们并不知道内情。一年之后,这些虚假的评价竟然产生了神奇的效果,那些学生变聪明了。本来在当初并不出众的这些学生,在一年后的智力测验中成绩明显高于其他学生。
感觉不可思议吗?其实也没那么神奇,罗森塔尔披露了老师影响学生成绩的几种行为:老师们与这些“天资聪颖”的学生相处的时间更长,并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和鼓励,这些因“才”施教的行为并不奇怪,谁不喜欢聪明的学生呢。
这印证了中国的一句老话:孩儿照话儿长。如果大家都认为或者夸奖一个孩子聪明上进,那这个孩子大概率会越来越聪明,越来越上进,因为他越来越拿自己当回事儿了,这也符合如今提倡的拇指教育。
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把这个研究的发现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这个名字来自萧伯纳的戏剧《皮格马利翁》,讲述的是一个教授怎样把工人阶级的女孩改造成了上流社会的贵妇。
预期可以极大地影响人的行为和意识,心理学家本特松和艾略特通过核磁共振扫描检测人脑活动发现,人在接收到积极的信息,比如喜欢、聪明、可爱、成功等,大脑中管理高级功能的区域额叶皮质耗氧量增高,表明此区域异常活跃。反之,在接收到消极性信息,比如厌恶、愚蠢、无聊、失败等,这时这部分区域反应平淡。
再进一步研究发现,当我们接受到的是积极信息,而结果却没有达到预期。比如被别人夸奖聪明后却回答错了问题,已经兴奋起来的额叶皮质会在这种信息不匹配的矛盾中,发出焦虑不安的信号,这种焦虑的情绪会促使人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而接收消极信息的时候,由于额叶皮质并不活跃,我们反而会坦然接受错误。这就是积极信息和消极信息对人的行为影响的根本原因。
所以,在生活中乐观的心态和积极向上的氛围,的确可以让成功的概率大大增加。反之消极的态度和悲观的情绪,也是许多失败的根源。这就是预言的神奇之处,既预言本身可以让预言的事情更容易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