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兰亭奖依然是“展览体”奖

阐述我的观点之前,先给大家上几幅作品,请大家在观赏的同时,注意一下作品的风格和行笔结字的特点。废话不多说,上图!首先,是名家方放的作品

继续发图,以下是七届兰亭的部分获奖作品

有没有一种“风格类同”的感觉?遗憾的是,同一风格的作品在金、银、铜奖中占了绝大的比例!再看一下不同风格的作品,我称之为本届兰亭中“稀有物种”。

笔者以为,七届兰亭也就这么一点可看的看点了,仅三位!可谓是本届中的“清流”!我不禁要问:新一届的书协就是这种导向吗?“清流”就是要提倡这种流派吗?笔者曾分析过这种书法流派。也在网络中与多位书友、老师探讨过,最后才明白,这种书法风格,网友们统称为“展览体”。我们暂且不评判这种书体的优劣,只来讨论如此评奖的导向。如此下去会不会“千人一面”?难道这就是书协引导的风向?丑书、乱书暂时压制了,怎么就搞出来个“展览体”盛行的局面?这样是促进书法发展的途径吗?再往前追一两届,这种书体也有一定的比例,却怎么也占不到本届的比例啊!细心的读者可以搜一下,看一看。前段时间和一位老师交流,这位老师正准备参加一次书展,他把作品发给我,让我提提建议,我也就直话直说了:怎么有“展览体”的痕迹?这位老师回复我:不然很难入展。哈哈,原来如此!回到正题,笔者以为,本届兰亭人为的成分过于浓重,以评委个人风格,或以他们公认的风格做为评选的标准,完全违背了书协的十六字方针:植根传统,鼓励创新,艺文兼备,多样包容。提倡“清流”没错,错在用力过猛,把一些大众都认可的“支流”也给一并清除了!这样一来,多样性没了,有个性的作品少了!所以,笔者认为:代表书法最高水准的“兰亭奖”若按此路走下去,实在是危矣,其害绝不啻于丑书、乱书之害!小编有话说:经过长期观察,小编发现展览体还有一个共同特点:像一个二流演员在极力表演,有时候用力过度,表演痕迹太重。做不到不激不励,驾轻就熟,距顶级演员永远有一步的距离。二流表演虽然吸引人,但缺乏了文气、雅气,只剩了燥气,注定会被历史的沙尘淹没。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