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父偃为汉武帝解决多个难题,为啥被灭族?无关人品,只是牺牲品
主父偃被汉武帝灭族,表面上看起来是因为其人品太差、引起了众怒;但如果结合那个时代特征、他在政治方面的所作所为,我们会发现真实的原因非常眼熟,在几千年的历史上曾多次出现,跟商鞅、晁错之死几乎是同一个性质。
主父偃之所以能够在史书中占据一席之地,是由于他遇上了汉武帝。
在中国封建史上,汉武帝刘彻几乎是“雄才大略”的代名词。他在位五十四年,在各个领域都进行了一系列开天辟地式的变革:
在政治主导思想层面,实现了由黄老到儒家的大扭转,开创了“外儒内法”这一封建政权的统治理论;以教为先、兴办太学,建立了社会教化、学校教育相结合的教育体系,形成了影响数千年的文官制度;
文化上,创设乐府,重用文人贤才、重视文化建设;历史上首次由政府出面在全国征集图书,并且设置写书之官,建立起领先世界的文化制度;
制度上,建年号、改正朔、修郊祀、易服色、建明堂,为后世两千年沿用;
在国家管理层面,削弱封建藩国,徙豪强入边,颁布《刺史六条》打击贵戚高官、豪强大族;
军事上,南收两越,东定朝鲜,北逐匈奴,平西羌,抚西南夷,通西域,开疆拓土......
上述一系列积极进取的政策,使得汉朝成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大一统国家,也奠定了其后两千年封建社会的基础。
汉武帝之所以能成为中国封建史上最杰出的帝王之一,在于他最大化发挥了领导者的作用:选方向、用人才、拍板;他的一系列文治武功,都得益于众多顶级人才的群策群力、献计献策。军事方面,卫青、霍去病横空出世;思想层面,董仲舒系统拟定了为大一统王朝服务的理论体系;经济方面,桑弘羊等人推动的盐铁专卖极大缓解了汉朝的军事开支压力......
在那个人才济济的辅政群体中,本文的主角主父偃也扮演了重要角色。他的作用几乎是不可替代的,包括以下多个方面:
其一,号称史上第一阳谋的推恩令,彻底解决了困扰西汉的诸侯国难题。
西汉初期,刘邦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实行了郡县、封国并行制,通过分封同宗藩王,强化了对辽阔疆域的控制。但像春秋战国时一样,随着时间的推移、血脉关系的疏远,那些实力强大的藩国离心力逐渐增长,已经形成了对中央政权的现实威胁,文、景两帝时期一直没能找到有效解决办法,景帝时期甚至爆发了七国之乱。
公元前127年,主父偃提出了一种极为“阴险”的思路,逻辑如下:
为了彻底铲除藩国对朝廷的威胁,必须对那些大的诸侯国进行分割;
但如果以法令强迫他们交出封地,必然会出现反叛行为,就像七国之乱的爆发那样;
因此,不如换一种思路、从“情”的角度出发:依照宗法制,各诸侯国只有嫡长子能继承遗产,其他子弟却没有尺寸之地,心里自然愤愤不平;所以,不如由皇帝出面,下令各诸侯王推恩(即广布恩惠)、把自己的封地瓜分给宗室子弟,让人人都成为诸侯。
每个男人都心怀裂地封侯的理想,哪怕分到手的只是一个村庄。因此,推恩令一出,“人人喜得所愿”,面对迫不及待、两眼发红的众多子弟,那些诸侯王根本没有抗拒的理由与能力。从一定程度上来讲,这相当于古代政治领域的“劫富济贫”,藩国尾大不掉这一难题彻底解决。
其二,迁徙豪强大族。
就在进献推恩令后不久,主父偃又针对当时的另一项棘手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
经过无为而治的文、景两帝后,西汉一改初期的贫苦局面,变得“鄙廪庾尽满,而府库余财”,但可惜的是,在任何时代,财富的自由流动都会造成一个局面:贫富分化。
举例为证,汉武帝即位之初,就出现了“大饥,人相食”的局面,为什么“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的西汉王朝,会因饥荒出现人吃人的惨状呢?当时的大部分利益,被新诞生的权贵、豪强阶层攫取。
“罔疏而民富,役财骄溢,或至兼并;豪党之徒,以武断于乡曲”,不仅土地兼并日益严重,那些富户甚至仗着资本的力量把手伸向了地方政权;董仲舒也说:“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看起来富裕的汉王朝,其实并不富强。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主父偃建议:“天下豪桀兼并之家,乱众民,皆可徙茂陵,内实京师,外销奸猾,此所谓不诛而害除。”
接受这一建议不久,汉武帝就颁布了《迁茂陵令》,凡是财富在300万钱以上的巨富豪门,一律迁徙到京城附近的茂陵。这样一来,豪强们的故乡的土地房产只得低价出卖,这些财富都被朝廷抄底,其后以极低的税收,分给了那些深受土地兼并残害、流离失所的农民。
通过这番操作,西汉的赤贫百姓实现了耕者有其田、安居乐业;中央朝廷手里的税收实现了大幅增长、对外作战的实力更强;唯一的输家也许就是那些豪强权贵集团,他们的巨额财产,就在这个过程中被变相“劫富济贫”了。
其三,建立朔方郡。
还是在公元前127年,卫青、李息兵出云中,突袭匈奴白羊王、楼烦王,收复了河南地区(即河套地区),这是汉匈战争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西汉王朝的北部边防线北推至黄河沿岸。
主父偃随即上书,他认为河南地区土地肥沃、物产丰饶,外有黄河天险,蒙恬当年在此地修筑城池以驱逐匈奴,对内节省了人、物的运输压力,又扩大了中原的疆域,实为“灭胡之本也”。
当时,一众朝臣都反对这一提议,但汉武帝力排众议,在河套地区修筑朔方城,并招募十万余内陆居民到此地扎根。从此之后,朔方郡不仅摇身一变为西汉对抗匈奴的突前大本营,即使在后世上千年,也是中原王朝压制北方草原游牧民族的重要基地。
由上可见,主父偃对西汉的贡献是全方位的,涉及到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在强化中央集权、巩固大一统秩序、缓解阶级矛盾、加强边防等方面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因此,对于这位及时雨般的人才,汉武帝极为欣赏,曾在一年里对其连升四级。
然而我们可以发现,对西汉王朝和汉武帝本人,主父偃的贡献不可谓不卓越;但换一种角度我们会发现,在这个过程中,他得罪的人可不少。
上文说了,推恩令、迁茂陵令,本质上都是“劫富济贫”,它们以看似温和但却让人无法抗拒的逻辑,实现了对社会政治、经济利益的重新分配,结果自然是几家欢乐几家愁。但作为这些政策的推动者,主父偃却面临着尴尬局面:从他的政策中获利的人,不会对他表示感谢;但那些被他剥夺了特权、利益的藩王、豪强们,对其却很得牙痒痒。“夺人钱财如同杀人父母”,主父偃的敌人遍布朝廷内外。
即使是提议修筑朔方城,主父偃也得罪可不少人。当时,绝大部分朝臣都激烈反对这一提议,丞相公孙弘的反应尤为激烈,但汉武帝最终执意选择了主父偃的提案。
封建职场有这么一个怪相:做事的人,有时会比那些碌碌无为者令人讨厌。因为在一些人看来,同僚的正确,无疑是凸显了自己的错误;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他们总会不遗余力的拆台。
巧的是,最终向汉武帝施加压力、迫使主父偃被杀的,正是公孙弘。
公孙弘整死主父偃的理由是什么?他当时说了这么句话:“偃本首恶,非诛偃无以谢天下”。这件事的来龙去脉是这样:
主父偃是齐地人,因为早年从事纵横之术、晚年才投身儒学,因此受到了儒生们的一致排斥,以至于在齐地毫无容身之所,贫穷不堪;
为了生存,主父偃流落于燕、赵等地,但从未得到当地权贵的善待,生活越发困窘,只好前往关中投靠大将军卫青;
但即使有卫青的引荐,主父偃仍未得到被召见的机会,由于贫穷,连京城的权贵们也讨厌他。
最终,他豁出一切、写信毛遂自荐,一举打动了汉武帝,一年中连升四级,终于得以施展自己的才华。
由此我们可以发现,西汉初期的阶层偏见还是比较严重的,若不是用人惟才是举、不拘一格的汉武帝执政,主父偃这么一位才华出众的基层人才也许只能泯然众人了。(汉武帝最擅长从底层人中选拔人才,如卫青、霍去病、公孙弘、严助、朱买臣、张汤、杜周等等名臣)
但年轻时不堪回首的经历,让主父偃的心中产生了深深的愤怒。在飞黄腾达后,他举报了齐王、燕王乱伦、秽乱宫廷等丑行,最终燕王被判死刑、齐王自杀。
而赵王刘彭祖当初也没怎么买主父偃的账,他担心自己会成为下一个目标,于是实名举报主父偃收受诸侯贿赂、迫害齐王自杀。
主父偃被汉武帝逮捕后,承认受贿罪名,但对迫害齐王的罪名矢口否认;而感念他的卓越贡献,汉武帝本人其实并不想痛下杀手,这时公孙弘却落井下石,他声称:“齐王自杀、后继无人,齐国被废为郡、归入朝廷。如果不杀首恶主父偃,就无法向天下人交代”。
公孙弘的言下之意是这样:主父偃是陛下派去齐地的,如今齐王被逼自杀、封地划归朝廷,人们会指责陛下处心积虑、毫无情义,为了夺取土地不惜巧立名目、残害宗室;但如果把主父偃认定为罪魁祸首,这一切都迎刃而解了。
于是,汉武帝毫不犹豫的把主父偃灭族。
实际上,主父偃之死,跟战国时期商鞅被杀、汉景帝时期晁错被腰斩完全是一个道理。说白了,这些人都是为帝王干脏活的;形势需要时,他们是最趁手的武器;但若时过境迁,为了稳定大局,他们往往会沦为替罪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