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氏文化】王补的《谒文信国公故里记》文及手迹——文佳明
天下文氏一家亲 wsyjq8
亲们,无论您身在世界哪个位置,您只要点击上面蓝色字体 “天下文氏一家亲” 关注,即能加入咱们这个大家庭。让我们一起分享最新资讯、弘扬中华美德、传承优良家风、树立家国情怀!
《谒文信国公故里记》文及手迹
去年参加文璧陵园开园庆典后,去新圩文家村拜访宗亲並有幸看到了富田文氏族谱及文山相国真迹並拍下了这些珍贵的资料珍藏。在真迹中有清朝光绪廿一年(1895)乙未科殿试金榜一甲第三名进士王龙文(王补)书写的《谒文信国公故里记》墨迹原件。
该记中叙述他在富田观瞻到文家祖传的两幅天祥公画像、剳子及罗伦墨迹。从而印证了我在《文天祥画像浅析》文中的推测,文家家藏文天祥画像並非如故宫博物院研究员所鉴定的是王补在民国时期所画。另外记中还对天祥公籍贯的争议作了考证。《谒文信国公故里记》是一篇难得的研究文天祥的珍贵资料,为此,我根据王补手迹记录整理成了文字保存。
前不久,我购得一本民国二十五年(1936)编印的《吉安螺山宋文丞相祠志》复印本,其中就刊有王补的这篇《谒文信国公故里记》。于是将此文与王补手迹进行了对照,发现此文与手迹文字比对多有出入和错漏。
因《吉安螺山宋文丞相祠志》在1936年出版时,王补已去世十多年,可以判断不是本人修改的。该文可能是由人按文家人保存王补手迹抄录成文的。分析可能是抄录人对于草书字体不太熟悉或粗心所致。现将《吉安螺山宋文丞相祠志》文与本人抄录王补手迹文的差别编在一起,作为资料供研究。本人也不精于草书,难免有错,望详辨之。
湖北文佳明
2019.7.19
谒文信国公故里记
庐陵东南九十里曰富田。青山前亘延袤十数里,有水自东来注,绕抱其后,曰富川市。地宽衍平衍夷,居民杂遝(tà注:杂遝:行人很多,拥挤杂乱之意 。遝《吉安螺山宋文丞相祠志》简称《祠志文》(下同)为'处’)。旧设巡检司于此乃 宋丞相信国文公故里也。
丙辰夏五月二十三日,补既谒胡忠简祠墓复觸暑以来时,日下稷(注:下昃之意;即太阳西下。下稷《祠志文》为'西下’)与王祜、李士荣、梁其煕及次儿彬诣。公祠下祠厅三椽,墀左右廊绕之,旁无余室,面山背水,榜曰:大忠堂。塑公像祀其中。补肃拜毕,寻罗修撰伦、夏提学寅周副宪孟中所为祠记,无一存者。嗣遊 公宗祠,公裔冕南等为悬 公衣冠画像,补复行四拜礼。此像翁方纲阁学督学时所跋,以诒文氏者。而邓姓传有中甫先生遗像,亦于是並礼焉。出祠东望有圆峰耸峙,昂首端立者,问之即文山也。比欲往观而已暮矣。
其夕,载瞻手卷两轴,轴首各冠以 公之小影。幅巾惨(《祠志文》缺'惨’)绿衣,视画像丰瘠判然。一系 公与府理钱昇叟剳子墨跡, 公集所无也;一系念庵罗氏手书 公小影记。推测情事深契予怀,补敬慕之,喜不能寐。
越日,质明东行,逰文山,去大忠堂才里许耳。迳造道体堂,遗庙岿然,宅主堂、中堂后数尺为室守者居之,门外规甎为墉,地不盈丈,榜曰:文山旧隐。盖 公咸淳辛未以湖南运判罢归,建宅于此。《纪年录》所谓江上有变即罢匠事,惟厅堂仅成者是也。公狱中与弟璧书尝曰作寺(作寺《祠志文》为'对峙’)文山,我庙其中。
然则 公之享祀莫此为宜矣,而庙貌隘陋,不称其制。墉墙半毁、陊剝罅隙,补䀌(注:䀌,伤痛其心之意)焉!伤之周回数四。叹首阳、桃源无以易此,因默诵 公观水记以求当日。遗址所在东岭,两(两《祠志文》为'南’)山竝峙,富川日夜流其间。
北为天马山与文山隔江对替(替《祠志文》为'立’),山脉峛崺如轴,远览天际,廓无障碍,旋起双峰,高高(高《祠志文》为'齐’)天马。其中平旷可容万家,庙门向焉。
而后枕层峦,殆即道体堂旧基无疑。然天马双峰,固记中所未及也。记言前石林立,旧浮出水面,今跡之不见。徐转西行,有巨石斗绝临江滨立,翳莽蔽之,眩不敢(敢《祠志文》为'欲’)视。石面隐(隐《祠志文》为'俯’)伏不平,作凹凸状,传为 公福(注:福本义是(神祖)保佑,即《说文解字》中的“祐也。福《祠志文》为'祈’)师时膝痕,岂其信与!
再西则两(两《祠志文》为'南’)山夹溪,蹙为关隘。自天马之麓抵此几半里。而强意文山门或立于此。此皆山以定势,可以形求者。其曰障东桥;曰松江亭;曰白石青岩;曰六月雪者皆泯灭不可得。既未敢以臆决,且以厅堂仅成之文推之,恐当日亦只意匠所及,並非实有构建也!
噫,古未闻宗庙社稷历千年(此处《祠志文》多一'来’字)而不屋(注:终止之意。屋《祠志文》为'为’)不墟者!公旧隐之匠(匠《祠志文》为'区’)与天无极,何其盛邪!此足见 公感人之深,而天衷民彝之,末尝或息也。
公之墓距此又十里,地名鹜湖大坑。又明日,补虔拜。其隧道穴山壁立无唇毡(注:唇毡:风水术语。毡《祠志文》为'托’),翁仲、天禄率(率《祠志文》为'并’)杂错陇亩间,僵卧拆裂,非复旧观。墓碑剝蚀无一字,惟封巅贞石一方,高可六尺,大书雍正九年奉旨重修。而邑志不载,补又叹!
公精忠伟节足以动异代 圣(圣《祠志文》为'能’)主之隆眷,而褒崇之典不纪于志乘,不闻于搢绅,致使顽懦者无所感以兴为,可恨焉!急谋之邑人,完葺墓域而书碑勒之以示敬。
云富田在淳化乡八十二都,东北接吉水中鹄乡界。按庐陵在唐时原二十一都。南唐保大中析十一乡,置吉水县淳化与中鹄皆隶焉。宋元祐七年,以庐陵北境之同水乡易吉水之淳化,而(《祠志文》此处少'北境之同水乡易吉水之淳化,而’)庐陵仍辖淳化旧地。
当是时计,下距 公生一百四十五年耳。宋史以 公为吉水,殆因元祐以前之淳化而误。考宝祐四年登科录, 公本贯庐陵灼然共著(著《祠志文》为'者’)。况 公自撰《先君子事实》及《纪年录》,皆言先世居永和,徏富田。指南录既云:“孤臣腔血满,死不愧庐陵”,又云:“私念死庐陵,不失为首邱”最为确据。府志袭宋史之误而背公所自言真(真《祠志文》为'失’)实甚矣。呜呼!人不克自立,强诬先哲籍隶以为己荣,何其谬邪!
丙辰六月旧史氏邑后学王补
记于治城内宋先生祠县志局
己未冬至后书
附:谒文信国公故里记手迹图片
作者:文佳明
图文编辑:文湘
热门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