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职称制度沿革(链接)
■1949—1956年 技术职务任命阶段
这一阶段,技术人员的职务由各单位行政领导和组织部门考核任命。国家对知识分子在新中国成立前取得的技术职务予以保留和认可,并在此基础上增加了一些侧重技术学术的职称系列。职务有严格的数量限制,单位根据需要和机构编制情况,确定技术职务数量,职务与工资待遇挂钩。
■1956—1961年 “学衔”称号阶段
1955年,《高等学校教师学衔条例》《科学研究工作者学衔条例》等11个条例起草,明确了“学衔”是国家根据科学研究人员、高等学校教师在工作岗位上所达到的学术水平、工作能力和工作成就的学术职务称号。
■1961—1963年 “学术称号”阶段
由于当时并没有与“学衔”制度相对应的学位制度,有关部门开始建立一种有别于职务、不与工资等级挂钩、用以标明学术技术水平的学衔、称号制度,并用“学术称号”替代“学衔”,不过未能在各行业普及。“文革”爆发后,所有职称工作全部冻结。
■1978—1983年 技术职称评定初期阶段
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以后,国家恢复和完善了职称评定制度。职称作为一种学术或技术称号,没有岗位要求、数量要求和任期限制。新中国初期的“技术职务任命制”逐渐演变成现在的“技术职称评定制”。
■1983—1986年 职称评定暂停整顿阶段
因职称制度存在缺陷,导致职称评定工作出现很多问题。1983年10月起,全国学术职称和业务技术职称的考核、评定、晋升、授予和发证等工作暂停进行,并启动职称改革方案研究。
■1986年—今 专业技术职务聘任阶段
198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改革职称评定,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原22个职称系列调整为29个职称系列,职称系列更全面,职称聘任制度更合理。
■1994年—今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1994年开始推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包括准入类职业资格和水平评价类职业资格。在继续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的同时,逐步推行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本报记者 王 萌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