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绘本作文特点及教学策略

一、低年级绘本作文教学的特点

(一) 画面感和趣味性强

绘本的色彩绚丽,画面精美,文字精炼,情节精妙,想象天马行空,场景形象生动。因此,以绘本为题材的习作形式与传统的看图作文形式相比,前者增添了更多的画面空间、想象空间,有利于引领学生走进故事情境,让学生在鲜活的情境之中感受,从而激发他们的表达欲望和写作兴趣。

(二)符合低年级儿童的心理特征

传统教学中,低年级的看图写话训练几乎都是以“助人为乐”“爱护环境”“文明礼貌”等为主题,这些主题从道德的高度出发进行说教,不仅不能激发孩子们的写话兴趣,还会扼杀他们的想象力。绘本的主题涵盖儿童生活、成长的方方面面,贴近他们的生活经验,为学生创设了多样的纸上“生活空间”,并且从童稚的视角来看世界,充满了童真和童趣,容易被孩子接受,引发孩子的阅读感悟,很好地解决了学生习作时“无话可说”的烦恼。

(三)以读促写,读写结合

绘本作文教学的第一步是绘本阅读教学。在学生融入阅读的过程中,通过教师巧妙适当的引导,寻找学生表达的兴奋点,使写作变成学生阅读后的诉求和抒发感悟的路径,使其在兴致盎然里不知不觉融入写作中。可见,绘本作文教学的过程就是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的过程,同时也是让孩子由绘本爱上阅读和写作的过程。需特别指出的是,由于一、二年级的孩子识字量有限,我们也可通过口头的表达来进行习作训练。

二、低年级绘本作文的基本策略

(一)精心选择绘本

面对琳琅满目的绘本,该怎样选择呢?“让兴趣说话,让快乐做主”是教师应遵循的基本准则。

1.适合学生特点。低年级学生识字量不大,但求知欲强,形象思维占主导,想象力特别丰富。可挑选一些故事性强,语言优美,能满足孩子爱幻想的天性的绘本。

2.依据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根据新课程标准对习作教学的要求,制定低年级绘本作文教学目标:一年级时,将绘本赏读与科学认读结合起来,学会用一、两句描述一个事物,学会写比喻句、问句和感叹句;到了二年级,目标则升级为将绘本赏读与口述完整的故事、写一段话结合起来,逐步向日记等小短文方向发展。据此目标,教师选择有特点的绘本作为素材,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3.衔接教学内容。教师选择与教学内容相衔接的绘本,有助于构建相互沟通、相辅相成的课内外阅读写作体系。比如一年级下学期第二单元是关于“关爱他人”的主题,因此笔者推荐阅读两个有关“爱”的主题:一是让孩子感受父母之爱,推荐的绘本有《我爱你》《猜猜我有多爱你》《我爸爸》《魔法亲亲》和《我的爸爸真麻烦》;二是让孩子学会关爱他人,推荐的绘本有《是谁在门外》《一个长上天的大苹果》《我有友情要出租》和《爱心树》。

(二)细心设计教学

上好一节绘本作文课,选择绘本是前提,但更重要的是教师如何将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体现于教学过程中。要实现有效教学,教师课前需做好教学设计。首先,教师应确定本次课要达到的教学目标以及为实现教学目标所使用的教学手段;其次,教师还要考虑怎样导入,怎样与学生互动,怎样带着学生读图,怎样让学生体会绘本语言的精妙,怎样将绘本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等一系列细节,最终达到有效地把阅读与写作相结合,并让学生爱读、想说、想写、会写的教学目的。

1.阅读绘本,理解故事。阅读是写作的基础。绘本作文教学的第一步应当是绘本阅读教学。不同于一般的文学作品,绘本是用“绘”——图画和“本”——文字的交融来叙事和达意的。因此,绘本阅读教学要包括读图和读文两部分。绘本的图画是一个完整、连贯的整体,它包括封面、环衬、扉页、正文和封底,每一部分都蕴含着丰富的信息。教师应当告诉学生阅读绘本的正确方法,引导学生从封面开始,一页一页仔细地读图,一直看到封底。引导学生观察“图中”,想象“画外”,直至让学生走进“画中”,如临其境。绘本的文字大多优美而富有节奏,教师可声情并茂把文字读给学生听。这样的过程,不仅有利于提升孩子的观察力,丰富孩子的想象力,更有利于学生在以绘本内容为材料的习作过程中表“真情”,写“实感”。一定要注意,老师不要对字、词、段落大意、句子结构之类做解释和分析,只需引导孩子欣赏图文即可。

2.展开想象,拓展思路。“绘本最能启迪想象力,因为绘本给你部分东西,而不给你全部东西,给你现有的东西,让你通过想象去拼凑出完整的东西以及其他的东西。”面对同一幅图画,不同的孩子会因兴趣爱好和经验积累的不同,而看到不同的东西。而这些不同的东西,汇成了色彩斑斓,异彩纷呈的想象空间,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阅读绘本后,教师可创设问题,引导孩子展开想象,问与答之中,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思维火花产生碰撞,这些都有助于改变目前作文教学模式化的倾向。

(三)落实说写训练

1.说话训练。低年级学生识字不多的现实会影响其写作中词汇量的使用,对此,我们可通过说的训练来弥补。说的训练可从复述故事和概括故事两个方面展开。教师讲完或学生读完绘本故事后,可让学生复述故事,通过这种形式有效训练孩子的记忆力和口头语言表达能力。除此之外,也可要求学生把故事讲给家人听。绘本阅读过程中,教师如果能适时指导学生练习概括故事大意,就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比如在读完一个故事后,让孩子用自己的语言简单地讲一讲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说一说感想。长此以往,学生的概括能力会逐步提高。

2.写作训练。儿童绘本中蕴含着丰富的有关写话联系的训练点,教师可充分挖掘这些潜在之处,让儿童绘本在小学低年级写话教学中真正发挥实效。

(1)仿写。模仿,是孩子的天性。经典绘本的语言是优美的艺术化的书面语言和符合儿童认知水平的口语的完美结合,因此,无论从接受还是模仿借鉴的角度,都称得上低年级学生写作的最佳素材。

(2)补白。绘本常用留白的表现手法,不仅延伸和拓展了故事的叙事空间,而且给学生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可谓是创造了“无中胜有”的效果。教师要善于挖掘这些留白之处,让学生“大做文章”。例如《母鸡萝丝去散步》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它实际上包括了两个故事,一个是用文字讲的萝丝散步的平淡无奇的故事,还有一个是用图画讲的狐狸追逐猎物的跌宕起伏的故事。教师可引导孩子把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故事,即狐狸的倒霉遭遇写出来。

(3)续写。有些绘本会在结尾处留下悬念,使读者意犹未尽,产生无尽的想象。这时,可引导孩子利用这些悬念进行续写。如读完《好饿的毛毛虫》后,让孩子们续写毛毛虫变成蝴蝶后的情景。

(4)画写。绘本主要以图画来讲故事的,教师也可以让学生模仿绘本中的图画,画一画自己脑海中的故事,借此培养学生的乐趣,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观察力。还以绘本《我爸爸》为例,学生用“我爸爸像……一样……”“也像……一样”的句式来仿写自己的爸爸后,让他们给自己的句子配上图画,使自己爸爸的形象更加生动。

(四)细心交流评改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成文之后,“文章不厌百回改”,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阅读修改,使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在此基础上,教师可让学生评阅他人作品,给学生创造相互借鉴和学习的机会。教师也要批阅学生作品,对精彩之处要在课堂点评诵读,以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同时也对存在的问题予以指正。

(五)做好课后延伸

为充分利用好绘本这个写作教学的有效资源,课后的延伸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和学生可互相推荐好的绘本,并建立班级绘本书库,鼓励通过师生共读、生生共读、亲子共读、表演阅读等形式多样的赏读来拓宽学生的阅读面。教师更要注重深入挖掘绘本中的对语言训练有价值的地方,引导学生认真学习借鉴,以提高作文水平。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