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 著】心外膜室性心动过速的心电图特征

作  者

张海涛  张树龙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摘  要

心外膜室速的心电图有其共同表现:QRS时限≥200 ms,但也有部分时限≤120 ms;起始部有假性Δ波≥34 ms;电轴多数左偏,胸前导联移行在V2以后;V2导联R波达峰值时间延长≥85 ms;最短RS时间≥121 ms。识别左心室起源的心外膜室速:Ⅰ导联呈Q波的基底、心尖部室速;Ⅱ、Ⅲ、aVF导联无Q波的基底部室速;Ⅱ、Ⅲ、aVF导联呈Q波的基底上部、心尖部室速;最大转折指数可识别左室流出道心外膜室速,当最大转折指数≥0.55可识别远离主动脉窦的心外膜室速。识别右心室起源的心外膜室速:Ⅰ导联呈Q波且右室前壁导联呈QS,预示心外膜室速可能性大;Ⅱ、Ⅲ、aVF导联起始Q波,可在同步电生理标测时观察到位于右心室心外膜起源的室速。但不同部位及不同病因的室速又有其特殊性,术前通过体表心电图进行较为精确的定位对室速消融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心外膜室速;心电图;左室流出道;Brugada综合征;早期复极综合征

分享,是一种美德!

良心好文,欢迎转发、引用!

文章引用格式

张海涛, 张树龙. 心外膜室性心动过速的心电图特征[J].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15, 24(3): 172-179.

主要结论概览

心外膜室速心电图特征:

  1. QRS时限≥200 ms,但也有部分时限≤120 ms;

  2. 起始部有假性Δ波(最早心室激动到任一心前区导联最早的快速转折之间的距离)≥34 ms,敏感性83%,特异性95%;

  3. 电轴多数左偏,胸前导联移行在V2以后;

  4. V2导联R波达峰值时间延长(从QRS起点至R波到达峰值后开始下降之间的间期,即类本位转折时间)≥85 ms,敏感性87%,特异性90%;

  5. 最短RS时间(最早心室激动到任一心前导联第一个S波最低点的距离)≥121 ms,敏感性76%,特异性90%。

以上标准可能无法适用于所有左心室和右心室起源的室速,因此缺乏特异性。以下特点可用于识别左心室起源的心外膜室速:

a. Ⅰ导联呈Q波的基底、心尖部室速;

b. Ⅱ、Ⅲ、aVF导联无Q波的基底部室速;

c. Ⅱ、Ⅲ、aVF导联呈Q波的基底上部、心尖部室速;

d. 最大转折指数可识别左室流出道心外膜室速。当最大转折指数≥0.55可识别远离主动脉窦的心外膜室速。

对于右心室起源心外膜室速来说,若Ⅰ导联呈Q波且右室前壁导联呈QS,则预示心外膜室速可能性大。同样,Ⅱ、Ⅲ、aVF导联起始Q波,也可在同步电生理标测时观察到位于右心室心外膜起源的室速。心外膜室速在体表心电图有其独特性,可以通过体表心电图的特点推测心外膜室速的起源,为室速的标测和消融提供帮助。

温馨提示

以下是图片格式全文,点开图片放大查看会更清楚哦!

论文pdf格式下载渠道:

1、中国知网或万方;

2、本刊官网http://zzs.ujs.edu.cn/syxd;3、本微信号“期刊在线”板块

温馨提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