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未来市场到底缺不缺毛鸡(白羽)?
今天不详细谈具体的价格分析,这几天价格变化大家多少也清楚,不清楚的话,可以阅读禽报网平台历史消息内容,相信大家也能弄个大致明白,我们聊一个比较宏观和深度的问题。
【正文内容】
这段时间我很想定性(定量很难)搞清楚到底缺不缺鸡?据我们监测的样本企业商品代鸡苗数据情况来看:
2018年周累计销量平均值为4789万羽,最高值为5859万羽,出现在2018年第4周(1.22-1.28日),最低值为1287万羽,出现在2018年第52周(12.24-12.30日,对应出栏为春节期间);截至3.3日,2019年周累计销量平均值4788万,相较2018年数据基本持平。
附图:
如果觉得2018年相对比较特殊没有对比性,那我们再2017年正常年份数据:
2017年周累计销量平均值为5516万羽,最高值为6059万羽,最低值为3911万羽。客观讲,2018年周平均值较2017年下降了13.18%,确实上游供给量大幅减少;与此同时,我们监测的2018年吨产品综合售价日均值为10421元/T,相较2017年日均值(8837元/T)上涨了17.92%。2018年相较2017年因供给量减少导致的价格上涨和开启景气周期,这个从数据上是站得住脚的。
2019年什么情况呢?截至3.10日,2019年吨综合售价日均值为11802元/T,这个数据客观来讲,是相当不低的。假设2019年白羽禽肉需求端维持不变,那么当前价格水平也在相当程度上反映和容纳了上游供给端供给量下降驱动的产品价格上行的最大利好因素,那么是什么因素导致在传统的淡季产品价格如此连续暴涨呢?搞清楚这个问题对我们认识当前产品价格泡沫水平高低以及阶段性时间内预判是否还得大涨有很重要的意义!
以上是假设需求端情况2019与2018年基本维持不变的情况下,从2019和2018对比数据看,供给端没有什么明显变化(春节减养期例外,属于阶段性因素,驱动阶段性价格上行,我们现在预判较长时间段内的产品价格),这样的话,除非2019年的需求端比2018年的需求端有重大利好,才能驱动产品价格接连暴涨,那么当前市场需求端非常好吗?这个大家应当是能感受到的和能判断的,其实大家知道并不是很好,至少与产品价格暴涨的节奏严重不成比例。
那么我们继续推导,当前实际并不好,还有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就是“市场预期”,因为预期也会带来价格上涨。那这种看涨预期是怎么来的呢?有这么几个大家都知道的因素,比如非洲猪瘟(影响包括对市场猪猪肉的消费信心和生猪存栏大降引起的价格上涨等因素)触发的禽肉消费市场替代效应、鸡苗价格暴涨导致的预期毛鸡成本不断抬升以及2019年未来毛鸡出栏量还会继续少……
我们再来一一看这些支撑报价上涨的理由:
禽肉替代效应确实有,自2018年8月3日首例非洲猪瘟开始,前期并不明显,去年11月中下旬那波暴涨走势明显就是受到非洲猪瘟话题的影响,但持续10天左右则开启了走低态势,我觉得猪瘟对禽肉肯定是利好,但在多样化选择的大背景下(当前鸡蛋价格也很便宜),我觉得白羽禽肉没那么重要,去年那波暴涨暴跌价格演绎已经给出了一部分答案。非洲猪瘟的替代效应对禽肉消费增量的支撑具有不确定性,可能存在夸大的成份,如果非洲猪瘟持续存在那么其影响更多的可能是中长期,至少不会是现在立刻马上就特别凸显(生猪屠宰厂库存的冻品不少,处于高位,这个因素也要考虑);
未来毛鸡出栏量会继续大幅减少,上面的数据(也可以见附图)已经已经说明了一部分问题,至少较2018年并没有明显减少;
鸡苗飙涨带来的毛鸡成本高(除苗外,最主要的成本支出中饲料价格是在下降的;现在现代化的养殖棚舍环境控制条件好,用药费用也是在下降的;只有苗价格高,高的离谱),毛鸡成本高一定会导致产品价格高吗?过高的价格,如果需求市场不买单怎么办?这事是最大的不确定性!!!
看完之后不晓得你有没有清楚一点当前价格运行的逻辑,抽丝剥茧,真正影响市场主体预期和判断的最重要的两个因素:
一个是非洲猪瘟触发的替代效应;
一个是鸡苗价格不断飙涨带来的产业恐慌。
非洲猪瘟对禽肉的影响也只是定性和远期预判,到底有多大影响还没法具体衡量;鸡苗价格飙涨很不正常,有人为借基本面偏紧的态势,利用产业上游相对集中的垄断地位在获取超额利润,将市场价格风险向下转移,这是要值得警惕的。
综合起来还是建议各位:下游环节要高度关注实时成本传导节奏和变化情况,提高市场预判能力,审慎经营,根据自己的出货能力和承受风险适度进货,防止成为接盘侠。
一家之言,欢迎在文末留言和拍砖!
(文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