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蜜蜂那样的诚实做人 ——与安徽芜湖养蜂人姚光顺的谈话
“既然走上养蜂的道路,就要像蜜蜂那样的勤奋厚道做人,决不能生产销售劣质产品。”一次沿路看望外地来邢台放蜂人的短暂接触,让我感受倍深,从这位来自安徽芜湖的同仁身上看到养蜂的希望和前景。
1984年,姚光顺的家乡地处安徽芜湖平原,可以说地大但是物不薄,只能生产粮食,要想发大财不很现实。秉承改革开放的春风,风华正茂的姚广顺和妻子蔡克先不甘于种田劳作的传统习惯,看准时机,投资2万元购买了20箱意蜂,开始走上甜蜜的事业之路。
“刚开始认为产蜜能卖出去就是收入,可没有想到质量成为个人影响力的关键”。姚光顺悟醒一个道理。随着保健市场的扩展,如何推销天然蜂产品,贵在保持应有特色的本分。
从此,夫妻两个把质量作为第一生命线,携带蜂群走南闯北追花夺蜜,河南。河北、内蒙、东北等地到处留下了匆忙的足迹,走到那里,他都把蜂蜜、王浆、蜂胶产品用处宣传到那里,不论行情多好,从来不搞萝卜快了不洗泥的坏良心的事,既是价格再低,奔波一年不挣钱也没有掺假。
在邢台县城计头乡的落脚地,记者看到他们在紧张的移虫采集王浆。打问过不少养蜂人都说价格低不划算,可他们认为140元一公斤能干,所采集的六七公斤王浆都是预订户不愁销路。
所产蜂蜜以小包装销售为主,依据邢左路优势,在路旁摆摊每公斤瓶卖到40元,正因为纯正不掺糖而深得消费者欢迎。
“干啥吆喝啥,必须一心养好蜂,一旦心眼歪了,发财长久不了”。
为了养强群夺高产,姚光顺注重把握繁殖、治蜂螨和行走线路等关口,每箱保持在14框以上的标准,认定只有培养强群才能生产好产品,治蜂螨是养蜂人最挠头的事,但他决不在大蜜期使用药物,严防产品污染。
冬季装箱和秋季奖励,全部使用蜜作饲料,从来没有喂过糖,所以说光顺蜂场的蜜是放心蜜,回头客特别多,去年养蜂130群,收入7万元。
“今年出师有点不利,就看荆条花期了,不管年景如何,我们两口子还是要坚持养蜂的。”姚光顺满怀信心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