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漫言‖008. 民德如何归厚?
因为年代久远,《论语》中的一句话,经常会引发很多不同的解释。
主流的解释,慎终指丧礼,追远指祭祀。《论语》开篇即说“学”,然后马上就说“孝悌”,并说“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而丧礼是孝道的一部分,因为只有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所以更为重视。再往后,就是祭祀的范围了。儒家对丧礼的重视程度,超出现代人的想象,并由此发展出繁琐的仪式,包括随后的“三年之丧”,其目的是为了使“民德归厚”,使民风变得淳朴,厚重。但“智慧出,有大伪”,过于繁琐的规定,有时反而带来各种花样的诈伪,有借守孝来捞取名声和政治资本的,甚至一些重要的历史走向都在丧礼这个问题上被颠覆和扭转了。历史上,最有名的受害者就是大明王朝和他的首相张居正。
按照儒家丧礼,朝廷官员在位期间,如若父母去世,则无论此人担任何官何职,从得知丧事的那一天起,必须辞官回到祖籍,为父母守制二十七个月,叫做“丁忧”。丁忧期间,不得行婚嫁之事,不预吉庆之典,夫妻要分开,吃、住、睡都在父母的坟前旁边等。除非特殊情况,朝廷不许在职官员丁忧守制,称“夺情”。万历五年(1577年)张居正父亲去世。按规定,张居正必须“丁忧守制”回家服丧二十七个月。但此时,正值变法改革的关键时期,为此,张居正和冯保一手策划了“夺情”事件。但这一下捅了马蜂窝,很多人干别的不行,建设性的工作不会做,搞破坏的事情绝对在行。于是,一时间群情汹汹,无数官员上书谴责张首辅的不孝行为,即使被大众打屁股——“庭杖”,也在所不惜,“维护正义”。最终,万历皇帝对张居正的偏爱导致了自己被传统势力孤立,同时也导致了张居正自我膨胀。而张居正突然去世后,“夺情”事件又成了清算张居正的借口。死后的张居正被抄家夺爵、子孙流放,初见成效的改革随之人亡政息,大明朝短暂的“雄起”结束了。如此的“慎终追远”,不仅没有“民德归厚”,反而怎么看都更像一出拉低智商的闹剧。所以,如果仅仅把“慎重追远”定义为丧礼和祭祀,未必就太狭隘了。慎,是谨慎;终,即终结。追,为追思;远,为久远,指过去。我们不必把它和丧礼直接扯上关系,它的含义其实更为宽泛。从字面意思上看,慎终追远,就是要慎重对待可能发生的结果,要思虑久远,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考虑要长远。
我们要慎重对待可能发生的结果,就要考虑能导致这个结果的各种因素,尽可能地长远地考虑周全地考虑。也就是《道德经》中说的:“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也就是《易·系辞上》说的:“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高亨注:“此言圣人考察万物之始,故知其所以生,究求万物之终,故知其所以死。”)也就是《礼记·中庸》中说的:“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南怀瑾老师在《论语别裁》中这样解释:“欲慎其终者,先追其远,每件事的结果,都是由那个远因而来。”如果,我们能“慎重追远”,就能在做事情的开始,想到结果;看到某个结果,追想它的起因。这样,就能慎重其事。能做到这样畏惧因果,考虑长远,自然就能民德归厚。我觉得,这才是“慎重追远”的真正含义。(公众号:潜真堂)当然,把这句话用在丧礼上,也十分合适。这属于词汇在实际使用中的变化,这个变化是把一个抽象的含义变具体了,范围缩小了,这是一种很常见的变化。这种变化其实很多,有的干脆就偏离了原来的含义,比如“小儿科”变成了“小事一件”的意思;和尚、尼姑、小姐,原来是尊称,用的太多了,现在反而具有了某种贬义。还有的甚至完全变成了与原来相反的意思,比如“七月流火”原意是天气变凉了,现在变成了“空气里都是火,好热!”“空穴来风”原意是“事出有因”,因为有空穴,所以才会招来风,现在反而变成了类似“无中生有”的意思。语言的变化是很难纠正的,有的时候,我们不得不“从众”。但是,在一些关键的概念上,追索一下其真正的含义,就算不能“拨乱反正”,能够多领会一点道理,也是很有必要的。
202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