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宣布投降数月,高邮日军拒不投降新四军,粟裕:打到他们投降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这句话出自《论语·卫灵公》。意思是一个人必须要有长远的眼光,这句话在军事领域尤为重要,作为一个军事指挥官,必须要有长远的战略眼光,这样才能占据主动,取得最后的胜利。

1945年11月底,在华中野战军的司令部里,粟裕盯着墙上大幅的军用地图一看就是半天,这幅地图他已经看过很多次了,他把目光看向了地图中央的一个蓝色图标密集的地方,这个地方就像一根钉子嵌在我军的根据地内,这个地方叫高邮。

高邮是世界遗产城市,秦王嬴政于公元前223年在此筑高台、置邮亭,故取名高邮,它地处江苏省陆域地理几何中心,南临扬州,北靠两淮,是大运河沿线上的重镇。1939年10月2日,日军侵占高邮城后,一直派重兵把守,城头碉堡林立。

高邮城东面是一片水网和开阔地,成为天然屏障,西面紧靠高邮湖,烟波浩渺,北面土城横亘,南面背靠敌区,日军还从五里坝到头闸口筑起土墙,形成外围防线。几年时间,日军先后在高邮地区制造了高邮惨案、寡妇圩惨案等等,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一直到1945年的8月15号,日本无条件投降。

高邮虽然被解放区包围,然而在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和日本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官冈村宁次达成了秘密协议,国民党政府向日伪军发出“不许向八路军和新四军投降”的命令,而冈村宁次要求日伪军遵照执行。所以高邮日军对新四军令其投降的通牒置之不理,日军和伪军照样盘踞在高邮城胡作非为。

而高邮是国民党军由扬州、泰州一线向华中解放区首府淮安、淮阴进攻的必经之地,能否控制高邮,直接决定着两淮的安危。邵伯位于高邮以南,扬州以北,是从长江进入大运河的人口,也是高邮的门户,其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如果拿下高邮及邵伯,我解放区将连成一片,如果被国民党军占领,我根据地就将分割,对我军十分不利。

因为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华中军区司令员就想把高邮拿下,于是把在盐城战役中投诚的原伪军第五军的一个副团长作为谈判代表派回高邮劝降,结果被日军残忍杀害,并将其头砍下扔到城外。

日军杀害谈判代表,且日本宣布投降已经数月,高邮日军竟拒不向新四军投降的举动令粟裕勃然大怒,他决定发起高邮和邵伯战役全歼日军,给日军颜色看看,打到他们投降为止。在几次请示中央后终获中央军委批准。不过兵力相当有限,总共只有7、8两个纵队,以及野司的特务团及其他兵力。总兵力大约1万人左右。

而日军当时在高邮城内驻有日军独立混成第90旅团第626大队1000余人,还有一个炮兵中队100余人。驻有伪军第2方面军第5军第42师5000余人。在邵伯驻有日军一个中队150余人、伪军一个团1400余人。高邮和邵伯之间,有一个车逻坝据点,驻有伪军一个营。日伪军总兵力接近8000人。此外,扬州、泰州均驻有日伪军重兵,而扬泰沿线各据点的伪军,已经变成了国民党中央军。

因此说粟裕手中的兵力和日伪军相比并不占什么优势,所以说粟裕仍然决定发起高邮和邵伯战役是需要很大的勇气和魄力,承担一定的风险,但是粟裕从长远的角度和战略的角度认为,必须非拿下高邮和邵伯不可。

因为当时国民党第25军先头部队第108师已经到达扬州至仙女庙一线,待其全军到达后即可在日伪军的掩护下,进入高邮城,完成对两淮地区的进攻部署。这将使华中解放区陷于被分割的不利态势,后果将十分严重。

粟裕决定以第8纵队攻高邮,第7纵队攻邵伯,以野司特务团攻车逻坝,而战役的重点和难点在于攻占高邮,因为高邮不但日伪军多,而且装备比我军好,还有坚固的工事,如何攻占高邮是粟裕考虑最多的一个问题,为此粟裕决定在发动军事攻势的同时,发动强大的政治攻势,瓦解敌军。

当时我军制作了一些像风筝一样的土飞机,飞机上面有个长长的香,香点燃后就开始慢慢的烧,当土飞机飞到高邮上空后,香正好把线烧断,很多传单就掉下去了,当然香烧的时间都是计算好的,传单掉下去之后,老百姓看到了,原来日本天皇已经投降了,日本军队已经投降了。这些土飞机在战役开始前的几个小时,也就是1945年的12月19号开始运用。其中有一个传单是这样的:

“天寒地冻破衣裳,你为谁人来站岗,不如早点缴了械,回家伺候你爹娘。”

这种攻势对伪军的作用很大,很多伪军看到传单后都不愿意为日本人卖命,就是一些日军看了以后也受到很大影响。

在战法上,粟裕决定示形于东门,其实主攻方向在北门和南门。因为日军的指挥所在东门,我军在东门猛攻,把日伪军的主力调动到东门,为我军从南门和北门攻破城池创造条件,另外粟裕还派了一个营的兵力从西北角进攻。

12月19日晚6时,粟裕下达了攻击的命令,拉开了战役的序幕,在日军判断我主攻方向在东门后,把主要兵力放在了东门,结果我军第8纵队第68团在南门架设云梯成功,一举登上了城墙,打开了突破口,接着,在西北角的一个营也攻入高邮,后经过激烈的巷战高邮被我军全部占领。

战役胜利后,我军在原来日军的司令部举行了接受日军投降仪式,粟裕让韩念龙代表新四军接受日军投降,并宣布了三条军规:

第一,受降之后,日本投降的军人可以在原来的驻地来进行驻扎,但是只能在院子的范围里,不能到外面去瞎跑,到大街上骚扰百姓。

第二,战死的日本的军人,可以按照日本人的习俗,进行火化,随后他的骨灰盒可以带回东瀛,可以到日本的故土。

第三,受伤的日本官兵,我们为了优待俘虏,可以让日本的军医跟我们共产党的军医,在一起帮他们进行救治。

高邮、邵伯战役共歼灭日军1100多人(其中生俘931人)、伪军5000多人(其中生俘3942人),击退了来援的国民党第25军。这是华中野战军组建以后的首次重大胜利。这一战役把日军打怕了,也把日军从心里打服了

1945年12月29号,粟裕接见缴械投降的日本军官,直到这个时候,日本军官才晓得,眼前的这位看起来普普通通的人,就是这次战役的最高指挥官。在场的日本军官都惶恐地站起来向粟裕敬礼,连连表示:"不胜感激之至!不胜荣幸之至!"

为首的是日军在高邮的最高指挥官岩崎学大佐,他双手捧着本来得到许可可以带回日本的祖传宝刀,向粟裕一躬到底,说:

"谨将这柄远祖相传的紫云刀,敬献给久已仰慕的中国将军。"

在《孟子·公孙丑上》里有一个成语叫做心悦诚服,这一次战役确实让日军对新四军、对粟裕心悦诚服了,所以才甘愿呈上祖传的宝刀。

粟裕出身于书香门弟,从小熟读《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等作品,所以打下了非常深厚的儒学功底,粟裕将这些经典理论,灵活运用于军事领域,从而其具有更加深远的战略眼光和出人意料的战法,这是他的独到之处。

在中国的传统以及现代文化的诸多文学作品当中,四书五经占据着相当重要的位置。中国的《四书五经》是中国儒家文化的代表,里面的内容博大精深,包括战略思想、处世哲学等诸多内容,它是中国五千年文化的结晶与传承,如果孩子从小熟读《四书五经》,必然会占据理论的制高点。今天给大家推荐团结出版社的四书五经全套书,这套书是由一群儒家文化大师编写的,以图文的形式表示出来,很受读者的欢迎。

这套书原价238元,现在只需118元,平均每本书约13元,非常划算,已经卖出1200多套,另外店里还有其他书籍,欢迎选购。

购买步骤:

1.在今日头条上搜索《天择杂谈》加关注。

2.点击《天择杂谈》进入头条商店。

3.选择需要的书籍购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