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这个广场1913年始建100年来五改名字,58个人物雕塑都有真人

在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中山路、南京街、北四马路3条道路交叉处,有一处让全市人民敬仰和自豪的具有纪念意义的广场——中山广场。广场始建于1913年,当时称中央广场。1919年称浪速广场;国民党统治时期,浪速广场更名为中山广场,沈阳解放后仍沿用此名;文化大革命时期称红旗广场;1981年又恢复了中山广场的名称,一直沿用至今。(王子瑞)

建国后,沈阳市政府于1956年对中山广场进行了第一次改造,在广场中心新建了喷水池,烘托了广场的气氛。1969年再次进行了大规模改造,竣工后的广场中央矗立一尊大型玻璃钢制作的毛泽东塑像,塑像神采奕奕、亲切慈祥,挥臂指向前方。目前的中山广场,正以清新整洁的环境和功能齐全的设施,供国内外游人瞻仰、游玩和休息。

当人们步入沈阳中山广场时,总会被一座气势恢宏、人物众多、造型手法精美的雕塑群所吸引。58个人物雕像栩栩如生,紧紧围绕在10.5米高的毛泽东塑像周围。这是鲁迅美术学院创作的中国迄今为止最好的精品群雕之一,被专家赞誉为“城市雕塑之冠”,堪称雕塑艺术佳作。那么,您知道这座全国最大的雕塑群是怎么建成的吗?

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张秉田说,以鲁美师生为主创作的中山广场雕塑群,是全国唯一一处保存最完整的毛泽东塑像及群雕工程,已成为沈城一处极为醒目的文化地标建筑。中山广场群雕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和尺度最大的雕塑工程。

为了历史性特别是艺术性地表现毛泽东的光辉形象,中山广场大型雕塑的整体呈船形,由毛泽东全身像和围绕毛泽东塑像周围的58个栩栩如生的人民群众形象组成。这象征着中国革命的航船在毛主席的指引下,从胜利走向胜利。毛泽东塑像,庄严雄伟,巍然屹立。他神采奕奕,亲切慈祥,巨手挥指前方,健步从容向前,军大衣迎风飘展……

在毛泽东塑像周围雕塑的58个人物,都有生活原型。是雕塑家们从沈阳各行各业挑选出的典型人物作为模特,当时叫“选形象”。创作人员分头下工厂,到农村田间,进军营“挑选生动的形象”。光是形象好也不行,还要出身成分好。

建像方案定了,那么到底采用什么材质好呢?石头?太重!铜?太贵!都不行。有人提出:可以用环氧树脂,美国军用飞机就采用了环氧树脂的新型模具材料,这种材料就是今天人们常说的玻璃钢,其特点是重量轻、塑形准确度高、抗腐蚀性能强。这也是国内大型雕塑首次使用合成材料制作。

1970年10月1日,国庆节当天,历时三年的中山广场毛泽东大型塑像落成。沈阳市数万军民举行了盛大庆典仪式。中山广场这组大型塑像总高20米。其中,毛泽东塑像高10.5米,基座高近10米、宽11米、长22.5米,群像人高3.5米。这组雕塑像是分两批完成的,1970年完成了毛泽东塑像和前后的群像,1971年完成了两侧的群像。

群雕基座由四部分组成:基座后部为“建党”;左侧有“井冈山星火”(1927年—1936年)、“抗日烽火”(1937年—1945年)、“埋葬蒋家王朝”(1946年—1949年)三组群雕,表现了民主革命时期武装夺取政权的伟大胜利。

右侧有反映1949年—1957年、1958年—1965年、1966年—1969年三个时期的三组群雕,表现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巩固政权的伟大胜利;基座正面群雕,表现出中国人民紧跟伟大领袖奋勇前进。这也是国内以雕塑形象诠释半个世纪中国现代革命历史风云的首次尝试。

这组大型塑像之所以总高20米,是与中山广场的半径有关,因为只有这个高度才是人们站在广场上最佳的观赏高度。按照室外雕塑作品的要求,人物雕塑一般都要面向南方。可是为什么中山广场上的毛泽东塑像面向的是西边的沈阳站方向呢?这是因为这条路上人流多。但为了防备雷电,还特别在毛泽东塑像高举的手臂手指处,安装了避雷针,但人们站在下边是看不到的。为抗击六级地震,毛泽东塑像的内部空间加固安装有四根粗大的玻璃钢柱子。

时光荏苒,今天的中山广场毛泽东塑像及群雕,被雕塑界公认为最成功的作品之一,已成为沈阳难忘的历史记忆。2007年中山广场建筑群及中心雕塑群成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中山广场建筑群和雕塑群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