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文书说到地球板块理论是如何一点一滴的被构建出来的。如果说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学说是1.0版本,海斯的海底扩张学说是2.0版本,那么板块理论就是3.0版本。
这个理论在地球科学领域是具有框架作用的,就像达尔文的生物演化理论一样。这个理论一出现,过去那些支离破碎的知识就可以整合起来,变成一个相对完整,能够自洽的统一的理论。这种框架理论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板块理论的提出,就是一场“地学革命”。这些事儿都发生在上世纪的60年代。
但是,当时并不是只有板块构造理论一种,还有一种比较古老的理论叫地球膨胀学说。达尔文就曾经秉持这样的理论。曾经有些人是非常认可这种理论的。在上世纪60年代,这个理论又一次兴起。说白了还是为了解释海底扩张现象。板块构造理论只是说,地球表面的岩石圈是破碎的,变成了一个个的板块,这些板块都在不断的移动,碰撞。但是为什么会移动和碰撞呢?动力来自于何方?这个问题是很难回答的。笼统的讲,地球内部是具有热量的,地幔之中有一层软流层,是可以流动的,是在不断的对流,这种对流扯动漂浮在顶部的岩石板块不断的移动。要是仅仅简单的说说,那倒是可以这么解释,但是一牵扯到建立数学模型,那就很麻烦。况且有太多的情况是不符合这个模型的。物理学为什么那么美,那么精确,为什么牛顿定律和麦克斯韦定律那么的简洁,那是因为物理学研究的东西太单纯了。在其他领域内,都不可能像物理学那么漂亮。甚至有些理论还非常的难看。但是没办法,科学家们只有先忍着。地球科学就是这样,你要找反常的东西,那真的比比皆是。
研究地球科学的人,面临的是一个纷繁复杂的局面,他们必须通晓地质学、地震学、古生物学、气象学、海洋学等等一大堆学科,还要文武双全,一方面你进实验室能做实验,去野外能敲石头。偶尔穿越个无人区,顺便抓几只狗熊。如今流行大数据分析,您还必须客串一把程序员。扯远了,反正地球科学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东西,跨学科是家常便饭。1962年11月,在《自然》杂志上,威尔斯发表了一篇后来被广泛引用的论文,那就是《珊瑚生长和地质年代学》。这篇论文不仅仅是引起了古生物学家的注意,也引起了地质学和天文学家的注意。珊瑚虫和天文学,貌似八竿子打不着嘛。怎么天文学也掺和进来了呢?威尔斯究竟发现了什么?
威尔斯在大堡礁考察了好长时间,他特别关注珊瑚的生长,他发现,现代珊瑚年复一年的生长,每年都会留下大约360条生长线,大家是不是看着360这个数字有点眼熟。没错,威尔斯看着也眼熟。这不就是每年的天数嘛。白天黑夜影响到了珊瑚的生长速度,因此留下了一条条的生长纹理。每条纹理大约就代表一昼夜。当然春夏秋冬也会影响珊瑚的生长,也会留下长周期的痕迹。对比一下泥盆纪和石炭纪的珊瑚标本。威尔斯发现,3亿年前的石炭纪的珊瑚每年留下385条条纹。3.6~4亿年前的泥盆纪珊瑚会每年留下400条痕迹。这说明什么?我们姑且认为每一年的时间长度是相等的,起码是大差不差。那么石炭纪的时候,难道当时一年有400天?地球自转400圈?根据这条线索,用其他的生物化石的数据来对照,发现地球的自转的转速并不是恒定的。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地球的转速起起伏伏,但是总趋势是不断的变慢。你说这事儿,天文学家能不关心吗?当然关心啦。他们也想尽办法去找天文学方面的证据。比如去翻古代文献资料。古人记录了一些天文现象的精确时间。比如说彗星之类的。天上出扫帚星啦,当然是大事。我们现在是可以反推当年彗星的轨道,在和古人的记录作对比,就能知道地球的旋转是不是均匀的,到底速度有什么变化。还有一个办法也可以验证这一点,那就是观察月亮的公转。当年埃德蒙·哈雷就发现,月亮正在加速公转。其实不是月亮变快了,而是地球的自转在变慢。古生物学和天文学的数据还真的的可以互相印证的。地球果然曾经自转的很快,后来逐渐变慢了。那么下一个问题又来了,为什么会变慢?给个理由先!
月球和地球距离的比例
后来是乔治·霍华德·达尔文第一个系统性的考虑了地月之间的关系,提出了潮汐理论。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查尔斯·达尔文的儿子,他是个天文学家。他提出的理论也就顺便解释了为什么月亮只有一面朝着地球。地球的自转比月球公转角速度要快,地球又不是一个完全均匀的球体,比如当年英属印度大地测量局就发现,在喜马拉雅山脚下,铅垂线并不是完全指向地心的,那是当然了,旁边有这么大一座山,好大一坨石头,当然也会产生万有引力,会把重锤略略拉偏嘛。其实地球上各个地方的重力加速度都有有细微的区别。海水和岩石圈在月球引力的作用下也是会产生变形的。对着月亮的一边是会被吸得鼓起来,这也就导致了潮涨潮落。地球自转的角动量在源源不断的传给月球,月亮公转的角动量在不断的增加。因此,月亮也就被甩出去了,月亮在逐渐的远离地球。70年代美国人登月的时候在月球表面安装了反射镜,用激光测量,的确如此。现在,月亮以大约每年3~4厘米的速度在远离地球。
地月系潮汐作用
一方面地球在不断的把自己的自传角动量传给月球。另一方面潮汐变形也会引起地球消耗转动的动能。你想啊,一个球,在你手里揉搓变形,这个过程是会释放热量的。最终羊毛出在羊身上,最后是地球的自传动能来埋单。月球也是一样的,自转的动能也在不断消耗,最后直到自转周期和公转周期相同了,月亮也就一个面对着地球,这个状态是不存在揉搓变形的,也就不会消耗能量,于是这个转速就不变了。一直锁定到现在。潮汐锁定在宇宙里是常见现象。冥王星和冥卫一这二位就是互相锁定的,说白了就是永远脸对脸,好多亿年了,还没看腻呢!用这一套潮汐理论是可以解释地球自转变慢的,但是有人对这个理论不满意。这个人就是约旦,物理学大牛之一,20世纪量子革命的中起到过重要作用。就是他和玻恩两个人对海森堡的论文做了大改造,引入了标准的矩阵写法。他认为,地球转速的减慢跟地球重力加速度变小有关系,提出重力加速度减小的不是约旦,是另外一位量子物理的大牛狄拉克。狄拉克认为地球的重力加速度不是个常数,而是会随着时间逐渐变小的。啥意思?引力小了,那么天体就开始膨胀了嘛,好理解吧,地球就这么慢慢变大了。我们看到过滑冰运动员原地转圈圈。手臂伸开的时候,转得慢。等到抱紧手臂的时候,转速就上去了。这个过程就是所谓的角动量守恒。
角动量守恒
那么地球变胖了,就相当于滑冰运动员张开了手臂,转速就下降了,明白这个过程吗?用这个方法,也可以解释地球转速的变慢。不仅仅是狄拉克这么想的,特斯拉也是这么想的,这个家伙在这儿也掺和了一腿。但是真的把这个想法写成论文发表的是约旦,他用德文写出来,后来就发掉了,但是没引起什么注意。因为正碰上二战。约旦是个狂热的纳粹分子,当时哪有时间考虑地球变大变小啊!约旦他们这一派的理论之中,地球的质量是不会变的,只是因为地球重力加速度减小,地球变蓬松了。但是,另外一派则认为地球的膨胀不是因为这个,而是因为宇宙尘埃不断的降落到地球上,每年时不时掉几块陨石,因此地球在年复一年的变大。这一派的代表人物是奥特,一位工程师。要说这位奥特还真是有点民科气质。他的本行跟地球科学完全不沾边儿,但是他却对这事儿非常痴迷。他认为为什么恐龙那么大呢?为什么现在大象就长不到那么大呢?那是因为当年白垩纪地球还很小,没这么大。引力小,重量轻,所以恐龙长大一点也不要紧,其实没多大份量。现在也还有一些人支持这个理论,比如澳大利亚的沃伦·凯里和詹姆斯·马克斯洛。他们甚至认为,当年地球的表面积就是大陆这么大,全世界的大陆都可以拼成一个完整的球面。后来地球慢慢变大了,球面包不住了,裂了,于是海洋就露出来了,看起来就是海底扩张。狄拉克和约旦那一派的支持者主要是在我国,有一些院士和教授是支持这一派的。
Klaus Vogel(左)和James Maxlow(右)
那新问题又来了,既然过去地球体积变大,密度变小,对大气也是有影响的,大气层的还会那么浓密吗?地球表面积变大,大气层也不得不摊得更稀薄,反推古代的大气密度一定比现在大。似乎有些考察数据还是支持这种理论的。远古时期,的确是氧气浓度比较大。当然地球膨胀论者还有很多的证据,比如说地幔之中常见的岩石是橄榄岩,但是这种石头在实验室里测试的时候是非常难以破裂的,可是地球的岩石圈却是破裂的,到底是怎么弄破的,谁弄破的?现在有人提出了一种观点,那就是做实验用的橄榄岩和地幔之中的橄榄岩是不一样的。那种橄榄岩比较容易破裂,这是给原来的理论打了个补丁。但是在膨胀论看来,这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地球膨胀了,岩石圈这一层皮自然就被涨裂了嘛。
印度次大陆曾经大幅度运动过
还有一个问题用板块理论来描述显得有点别扭。那就是其他板块移动起来速度不过是几公分罢了。但是印度次大陆板块当年是以每年20厘米的速度一路飞奔而来,跨过半个地球撞上了亚欧板块,才挤出了一个喜马拉雅山。这也有点太反常了吧。按照地球膨胀理论,地球外表皮破了。地球在逐渐膨胀,但是这些破壳都聚集在了北半球。南半球就像吹大的气球。所以南半球陆地少,北半球陆地多。印度次大陆根本就没跑那么远。本来就跟亚欧大陆是一体的,那么喜马拉雅山是怎么来的呢?膨胀学派认为这是因为球小的时候,表面比较弯曲。现在球变大了。板块的曲率就变小了,说白了就是给掰直了。弯的板块被掰直,有的地方就鼓起来了,就是喜马拉雅山。
看上去地球膨胀学派似乎讲的也有道理。但是早在60年代就有人不服气。比如勒皮雄,我们是上次讲过,他对地震带的张量分析表明,膨胀学说是不对的。对地球本身的测量发现,地球根本就没有膨胀,或者说小的可以忽略不计,最近NASA做过测量,每年地球直径增加了1根头发丝的粗细,这是个直接证据。要想推翻是很难的。但是,凡是跟时间相关的证据,都是存在先天缺陷的。这几乎是个哲学问题,你怎么知道现在的地球没有膨胀就代表过去没有过膨胀?你上哪儿知道去啊?我们其实在研究问题的时候是有个默认的设定的,那就是一个客观规律是不会随着时间而变化的。但是,这只是个设定。便于我们研究问题。而且这个设定工作的不错,我们依据这个设定推导的结论是比较准的。但是,谁也不敢打包票,这个设定就一定是对的。但是我们还是必须接受这个设定,否则这个世界就一点准谱儿都没有了。
到现在为止,接受地球膨胀学说的人是极少数,是个偏门。但是他们也是言之有据的,也不能轻易说是伪科学。地球科学门槛太高,一般的民科进不来。但是,目前看来,膨胀学说是被奥卡姆剃刀无情斩落的一个理论。在上世纪60年代,随着大洋考察的一系列的发现,急需一个纲领性的理论才把这一切都串起来。板块漂移学说就是一个最好的选择。因为这个理论只有球面上的二维运动,没有三维运动。膨胀学说是需要三维运动的。如果引入了三维运动,那么事情就变得非常复杂。要回答的问题就会多出一个维度,完全犯不上。如无必要勿增实体。于是,膨胀学说就被咔嚓了。尽管到现在为止,板块理论也并不是一个完美的理论,总是有例外被发现。但是到现在,经过不断修补表现仍然很好。这就是科学研究常见的过程,假如一个理论比较简洁,而且修修补补还能用,那就不需要替换成新的理论。直到积累的补丁太多了,补丁摞补丁了,理论太难看了,这才有范式转换的必要性,生物进化论也是如此,宇宙大爆炸理论也是如此。所以,存在主流的理论,支持者占大多数,但是也会存在小众的偏门理论,支持者很少。这都是并存的,说不定哪一天需要范式转换,备胎也许就转正了。不过,我自己感觉,我国支持小众理论的人比例似乎偏多了一点。在膨胀学说上是如此,在人类起源上也是如此。但愿我是孤陋寡闻吧。板块理论也吸收了一部分膨胀学说的思想,考虑到一部分三维运动,比如地幔之柱。你可能会奇怪,夏威夷群岛根本就不在板块的边缘,而是在板块的中间,这里怎么会有火山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