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成拳站桩求物溯源.于永年
先秦典籍《管子》和《老子》,都是中华道学文化开宗立基的经典著作,其中不仅蕴含着玄妙的哲学境界,而且具有高超的功夫境界,这些道学典籍为后世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乃至医、卜、星、算、武术家、修炼家尊为圭臬,影响深远。这种文化现象毫不足怪,盖因这些道学著作都是究天人之际,达古今之变,穷性命之源的典籍,他们探讨的都是一个“道”字,而“道”是放之四海皆准的客观规律,因之可包罗万象,遍及千行百业。天下事往往殊途而同归,百虑而一致,各行各业的“术”只要认真钻研下去,都能达到“道”的境界。著名武术家王芗斋先生(1886-1963),创立意拳(后称“大成拳”),功夫练到出神入化,亦与道合。笔者1944年跟随王芗斋先生练习大成拳站桩功,至今已六十余年,认真揣摩《管子》、《老子》等道学著作,渐有所得。《管子》、《老子》等书决非是纯政治书或纯哲学书,其中包含诸多养生、修炼等内容,这已被前辈学者所熟知。不理解《老子》等书中的养生修炼内容,忽视其中的功夫境界,就不能真正读懂《管子》、《老子》。笔者不揣浅陋,今将《管子》、《老子》中的某些章节,试作译读,揭示出其功夫境界,并求得原文的真解,以就教于大方之家。
意拳是中国拳学改革家王芗斋先生(1886——1963)二十年代在上海教授拳学时所使用的名称。
大成拳是中国拳学革命家王芗斋先生四十年代初在北京教授拳学时所使用的名称。
一九四七年中国拳学理论家王芗斋先生在北京太庙(今劳动人民文化宫)东南角的八角亭成立了“中国拳学研究会”教授站桩功。在北京以站桩治病的历史是从这里开始的,并逐渐发展成为疗效卓著的医疗体育,实现了《老子》四十章“弱者道之用”的积极有效作用。进而证明了古老东方以“静”为主、以求“物”(内物、内劲)为目的,从而建立了“静因之道也”(《管子》心术上第三十六)中国道家文化独特的、举世无双的、以静为本、以因为源、返本求源之主静与主因学说的体育运动新体系,以资区别於以“动”为主,“反者道之动”(《老子》四十章),“动果之道也”的位移运动。即所谓“另成一种特殊拳学”(王芗斋《大成拳论》自誌)。
以上是王芗斋先生拳学生涯不同时期曾经使用过的历史名称,不容篡改。
众所周知,意拳、大成拳废弃了传统武术套路招法演练,而以站桩求物为主要训练手段。王芗斋先生说:“养生桩,极容易,深追求,头万绪。”千真万确、的确如此,单纯的摆好一个姿势不动,一不调息、二不意守、三不周天循环。即不调整呼吸,不意守丹田,不搞大小周天。为保健养生治疗某些慢性疾病,增长体质,使工作肌产生被动性的站桩练功,简单易行,人人都会,效果良好,无副作用。但是,主动性的站桩求物,求内物(内劲),求休息肌的紧松活动,求增长体育智力,建立第二随意运动新体系,则并非那么容易的事了。
关于站桩的历史渊源问题,过去一般都认为起源于南宋名将岳飞(1103——1142)创“心意六合拳”与金兵作战而得名。但无文字记载可查。实际上关于站桩的历史渊源问题可以追溯到2700年前春秋时代各家著作中。当时虽然不叫“站桩”,也不叫武术或某某拳,更不叫气功。但是,自古以来对摄生锻炼就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思想体系。一种是以“动”为主,注重外表四肢形态的活动变化,如鸟飞、马走等形式的锻炼,即位置移动的运动;另一种是以“静”为主,位置不移动,以单纯的坐卧或站立不动为主,而主张求“物”理论学说。历史上最早提出练功求“物”学说者当属《管子》。
《管子》一书相传为春秋时期,齐国政治家管仲(前730—645)撰。管仲即管敬仲,名夷吾,字仲。实系后人托名于他的著作。内容庞杂、包含有道、名、法等家的思想以及天文、舆地、经济和农业等知识。其中《心术》、《白心》、《内业》等篇保存一部分道家关于“道”与“德”以及“物”与“气”的学说。
除《管子》一书之外在《老子道德经》(前571---471)一书中更具体地提出了“道”、“为道”。“道之为物”,“三生万物”,“圣人抱一”。“独立不改”即站桩求物的具体练功方法,以及对“物”的产生、“物”的神态、“物”的用途等等都有详细的论述。
但是,历史上的文人学者们由于没有练习过“独立不改”站桩求物的具体经验,不知道“为道日损”的生理变化规律;只从文字表面字义上求解答《老子》的文章;不知道《老子》摄生之道专用术语内涵之本义,因此,只能对抽象的,理论性的“道”与“德”与“气”以及视之可见,生而有之的“外物”进行论述与引用者较多,而对于具体性的,实质性的视之不见,生而不有的“内物”的认识及求得者较少,甚至一窍不通者,比比皆是。因此,对“物”(内物)产生了一些错误认识。下面摘选《管子》,《老子》有关重点章节词句专用术语,以各家注解与拙诂为对照、抛砖引玉、供批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