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优秀的人,一旦停止了思考,失去了进取心,就基本报废了

【材料】《资治通鉴》汉纪 孝献皇帝 初平元年 公元190年
卓购求袁绍急,周毖、伍琼说卓曰:“夫废立大事,非常人所及。袁绍不达大体,恐惧出奔,非有它志。
今急购之,势必为变。袁氏树恩四世,门生故吏遍于天下,若收豪杰以聚徒众,英雄因之而起,则山东非公之有也。不如赦之,拜一郡守,绍喜于免罪,必无患矣。”
卓以为然,乃即拜绍勃海太守,封邟乡侯。又以袁术为后将军,曹操为骁骑校尉。
【译文】董卓急迫的悬赏捉拿袁绍,周毖、伍琼对董卓道:“废立皇帝这种大事,岂是寻常人所能明白的。袁绍不识大体,因恐惧而出逃,并无其他想法。
如今急着悬赏捉拿他,势必会激起公开反叛。袁氏家族连续四代人出任高官,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如果袁绍收罗豪杰起兵造反,其他人也会趁机起事,到时崤山以东地区就不归您所有了。
不如赦免他,任命袁绍为郡守,他因获赦而感到高兴,就必定不会再起兵造反了。”
董卓认为有理,于是派使臣前往关东,任命袁绍为勃海太守,封邟乡侯。又任命袁术为后将军,曹操为骁骑校尉。
【解析】一、材料背景
这篇文章放在:项目受挫了,对于下属不宜过度追责之前。
自从董卓无法控制凉州兵团,致使洛阳遭到凉州兵洗劫以后,董卓拉拢士族的政策,就彻底破产了。
事见:乱花渐欲迷人眼,一入皇城霸业摧
站在董卓的立场,周毖、伍琼两人,此时建议拉拢袁绍等人,不是蠢那就是坏。
周毖和伍琼,更像是身在董营心在袁,他们为袁绍谋求太守的职位,不过是为袁绍起兵做铺垫,将袁绍推上太守的位置,起兵的力量便更大了。
二、董卓任命袁绍等人的弊端
此时的董卓,对于袁绍的判断,是严重错误的,他以为袁绍是可以收买的,只要任命袁绍为太守,袁绍便会打消起兵造反的念头。
董卓重新任命袁绍、袁术、曹操等人以朝廷官职,实际上是政治妥协,希望以官职拉拢关键人员。
这等于是为后续的诸侯讨董火上浇油,使天下人都意识到了董卓的心虚,因而袁绍等人起兵讨董的气焰会更嚣张,信心会更足,名义会更顺。
三、董卓拉拢袁绍是不切实际的
1.忽视主动性
当初十常侍之乱,何进惨死,董卓进京,挟持少帝以令群臣,董卓当朝提议废少帝立陈留王。
当时袁绍第一个站出来反对,并且发展到和董卓拔刀相向的地步:
卓按剑叱绍曰:“竖子敢然!天下之事,岂不在我!我欲为之,谁敢不从!尔谓董卓刀为不利乎!”
绍勃然曰:“天下健者,岂惟董公!”引佩刀,横揖,径出。
袁绍外逃的直接原因,是不同意董卓废立皇帝。
当时多数大臣都选择了沉默,包括袁绍的叔叔太傅袁隗,蔡邕,杨彪,黄琬之类。
当时的情况,袁绍本来同样可以选择沉默,但他是自己主动站出来反对董卓的。
这是袁绍主动做出的选择,而不是他陷入绝境之后的无奈之举,像这种主动性的政敌,是极难重新拉拢的。
2.忽视实力转变
当时的情况是发生在洛阳,董卓在洛阳拥强兵,挟皇帝,掌朝政,群臣生死全在董卓一念之间,袁绍孤身一人,尚敢站出来反对董卓。
而现在袁绍逃回了冀州,已经脱离了董卓的势力范围,袁绍的身边,是家族的私兵,是昔日的故交,是遍地的盟友。
袁绍跑回了冀州,就如同虎入山林,鱼入大海。
在洛阳,袁绍当时完全处于被动,尚且敢主动站出来反对董卓,更何况现在跑到了地方上,取得了一定的主动性,底气更足,跳德更高。
袁绍想的是,今日倚天在手, 杀尽天下亲董狗,这个时候拉拢袁绍,封他个渤海太守,就是等于额外送给他一个郡的起兵资本,这不就是资敌?
3.忽视利益诉求
袁绍从洛阳跑路的时候,担任的是什么职位?司隶校尉!现在董卓拉拢袁绍的是什么职位?勃海太守!
司隶校尉和太守,都是两千石的高官,当时袁绍为了反对董卓,连司隶校尉的交椅也不要了。
绍县节于上东门,逃奔冀州。
可见,袁绍所求,根本就不是一个两千石的乌纱帽这么简单。
而且袁绍是冒着生命危险,就为了反对董卓,因此出逃冀州。现在你董卓打算封袁绍个太守就打发人家。
都是两千石的官员,那袁绍不是又白忙活了一场嘛?
不仅是白忙活了,而且还是越忙活越瘦了。司隶校尉全国只有一个,太守全国一百多个,遍地都是。
区区一个太守的乌纱帽,是喂不饱袁本初的。
4.忽视潜在顾虑
袁绍此时如果和董卓妥协是有顾虑的。
董卓和袁绍在洛阳就已经结下梁子了,即使董卓现在拉拢袁绍,袁绍也不敢太当真。
谁知道你董胖子会不会秋后算账?
要是到时候董卓控制了全国,再回过头来跟我算账,岂不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政治上最忌讳的就是出现裂缝,既然董卓和袁绍之间,裂缝已经出现,如果不能拿出令人信服的诚意来修补裂缝。
那就不如干脆将一整面墙推倒重做,免得站在危墙之下,整天提心吊胆。
区区一张郡太守的委任状,对于袁绍来说,表达出的诚意是完全不够打消袁绍的顾虑的。
董卓也不笨,之所以做出这样拉胯的决策,我看还是不愿意多思考了。
自从董卓入京以后,凉州系腐化得异常迅速,董卓的主要精力,也许就再也没放在治国理政上了。
再优秀的人,一旦停止了思考,失去了进取心,就基本报废了。
(0)

相关推荐

  • 曹操:关于诸侯讨董你了解多少?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自黄巾之乱伊始,天下乱象初显,到董卓入京,三国时代彻底拉开了帷幕.本篇来聊聊诸侯讨董的那些细枝末节. 写在前面,关于曹操已经写了一个月啦,准备换换口味,所以写曹操的内容本周暂且告一 ...

  • 汉末风云录九:袁术逃亡曹操蛟龙入海 韩馥倒戈袁绍大合诸侯

    上回说到周毖和伍琼劝说董卓宽恕袁绍,以此换得他的不反.于是,董卓就坡下驴将袁绍任命为渤海太守,封为邟乡侯. 为何说是就坡下驴呢?因为董卓心里也很清楚,自己的权威有限,命令出了京城,地方郡守想听就听,不 ...

  • 到底有哪些人参与了讨伐董卓?

    前文提及了曹操发起的讨董联盟,说是十路诸侯会盟,实际上响应者颇多,也是董卓的肆意妄为使得众家豪杰蠢蠢欲动.本篇就来梳理下讨董联盟的参与者. 189年末,曹操.卫兹.桥瑁等人就已经在组织讨伐董卓了,曹操 ...

  • 新读三国志·不屈不挠,一路争上曹孟德(一)

    魏武帝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字孟德,是西汉时期丞相曹参的后裔. 东汉桓帝时期,曹腾担任中常侍大长秋,被封为费亭侯. 曹腾是个太监,是没办法拥有直系子嗣的,但他 ...

  • 7、再优秀的人,一旦停止了思考,失去了进取心,就基本报废了

    [材料]<资治通鉴>汉纪 孝献皇帝 初平元年 公元190年 卓购求袁绍急,周毖.伍琼说卓曰:"夫废立大事,非常人所及.袁绍不达大体,恐惧出奔,非有它志. 今急购之,势必为变.袁氏 ...

  • 真正优秀的人,永远在思考下一个使命!

    ⬆︎ 点蓝字关注 全球风口 丨 你的全球科技前哨侦察兵 你好,我是王煜全,这里是王煜全要闻评论. 在前天的要闻评论里,我们提到了一本书<科学:无尽的前沿>,近期这本书的中文版再版了,并且任 ...

  • 再优秀的人,也会毁于不会说话

    来源:儒风大家 来源 | 洞见 作者 | 洞见Starry 所谓情商高,是会说话,更是将心比心. 蔡康永说过一个故事. 一位高材生工作能力很不错,可只要他做合作项目,别人很少愿意配合. 跟他打过交道就 ...

  • 再优秀的人,都会毁于“不会说话”

    在职场中,太多人因为不会说话而导致工作屡屡受挫,被客户拒之门外,被同事疏远孤立,被领导怀疑误解,最后甚至影响了自己的职业发展. 很多职场人可能因为表达直接.说话伤人.总是沉默,得罪了众多同事和领导,不 ...

  • 优秀的人学习思维模型,顶级优秀的人思考底层逻辑

    关于艾菲的理想 内容:专注于自我成长两大基石-"思维跃迁"与"自我认知"      我的四个写作原则: 1.深度:不写未经深度思考的文章 2.广度:跨越多个学科 ...

  • “女儿再优秀也不如儿子好”,老一辈人重男轻女,也不是没有道理

    对于刚结婚的年轻人来说,最让人期待的莫过于孕育一个新生命了.而且现在的年轻父母大多是独生子女,在他们心里都普遍认为男孩女孩一样好,都是自己的"心肝宝贝". 比如儿子虽然调皮,但是有 ...

  • 不懂做人,再优秀也会被人远离

    为什么我们都愿意跟温柔的人交往? 有人回答:温柔的人总是有种魔力,让人一看就温暖,一交流便如沐春风. 其实这种现象称之为"南风效应". "南风效应"对我们的生活 ...

  • 天道:为何能力大、素质低的人,再优秀也没人理?需改掉3个弱点

    天道智慧,能力只能证明你能够做哪些事,具备做某件事儿的技能,属于技术的范围. 素质和一个人的态度.价值观和情绪有关系. 人与人之间交往,首先看的是态度,价值观,而不是你能够做什么,会做什么,可以做什么 ...

  • 你不优秀,认识再多的人都没有用

    文 / 张涔汐 01 几年前,我的一个同学刚毕业,第一份儿工作做企业培训,当然他主要负责课程的销售. 每年都有几场企业论坛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很多参加的人,都是商界举足轻重的企业家.当时,我的这位同学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