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子》卷11齐俗训诗解9义宜达理礼以体情

淮南子》卷11齐俗训诗解9义宜达理礼以体情

题文诗:

义者循理,而行宜也;礼者体情,制文者也.

义者宜也,礼者体也.义以达理,礼以通情.

昔有扈氏,为义而亡,知义而,不知宜也;

治礼鲁削,知礼而,不知体也.有虞氏祀,

其社用土,祀中霤,葬成亩,其乐咸池,

承云九韶,其服尚黄;夏后氏社,用松祀户,

葬墙置翣,其乐夏龠,九成六佾,六列六英,

其服尚青;殷礼其社,用石祀门,葬树松,

其乐大濩,晨露尚白;周礼其社,用栗祀灶,

葬树柏,其乐大武,三象棘下,其服尚赤.

礼乐相诡,服制相反,然皆不失,亲疏之恩,

上下之伦.今握一君,法籍以非,传代之俗,

譬由胶柱,而调瑟也.明王真情,故制礼义,

为衣,节行,为带.衣足覆形,

典坟,循挠,便身适步,不务奇丽,

隅眦之削;带足以,结纽收衽,束牢连固,

不亟文句,疏短之鞵.故制礼义,行至德而,

不拘儒墨.真情不变,礼法常变,变以适情.

【原文】
  义者,循理而行宜也;礼者,体情制文者也。义者宜也,礼者体也。昔有扈氏为义而亡,知义而不知宜也;鲁治礼而削,知礼而不知体也。有虞氏之祀,其社用土,祀中霤,葬成亩,其乐咸池、承云、九韶,其服尚黄;夏后氏其社用松,祀户,葬墙置翣,其乐夏龠、九成、六佾、六列、六英,其服尚青;殷人之礼,其社用石,祀门,葬树松,其乐大濩、晨露,其服尚白;周人之礼,其社用栗,祀灶,葬树柏,其乐大武、三象、棘下,其服尚赤。

    礼乐相诡,服制相反,然而皆不失亲疏之恩,上下之伦。今握一君之法籍,以非传代之俗,譬由胶柱而调瑟也。故明王制礼义而为衣,分节行而为带。衣足以覆形,从典坟,虚循挠,便身体,适行步,不务于奇丽之容,隅眦之削;带足以结纽收衽,束牢连固,不亟于为文句疏短之鞵。故制礼义,行至德,而不拘于儒、墨。

【译文】

所谓“义”,就是依循事理而又行为适宜;所谓“礼”,就是为体现真实感情而制定的仪式。“义”本来的含意就叫“宜”(适宜),“礼”本来的含意就是体现情感。过去扈氏就是死抱着过时的“义”而被启杀害,这是因为他只知道“义”而不知道“义”还要适合时宜;鲁国是以孔孟儒家的礼法来治国的,但结果国力日益衰弱,这是因为鲁国国君不知道“礼”是要体现真情实意的。有虞氏的礼法是:他们用土堆成社神,季夏六月祭祀宅神,人死后埋于耕地下面,音乐则有《咸池》《承云》和《九韶》,而服饰崇尚黄色。夏后氏的礼法是:他们用松木做成社神,于春天祭祀户神,丧葬时灵车棺柩四周围上帐幔,并装饰着翣扇样的饰物,音乐则有《夏篇》《九成》《六佾》《六列》和《六英》,而服饰崇尚青色。殷人的礼法是:他们用石头做成社神,在秋季祭祀门神,有在坟上种上松树的丧葬礼法,音乐则有《大濩》和《晨露》,而服饰崇尚白色。周人的礼法是:他们用栗木做成社神,在夏季祭祀灶神,葬礼有在墓上种松树的习惯,音乐则有《大武》《三象》和《棘下》,而服饰崇尚赤色。

 这上述四代的礼乐因时代变迁而发生很大变化,同样服饰也各不相同,但是他们的礼法都体现了亲疏的感情和上下的人伦。现在如果死抓住一国之礼法或一君之法籍,以它来否定、非难世代变化了的礼俗,这就好像胶住弦柱而想调瑟一样。所以英明的君主制定礼仪就像做衣裳,规定节行就像做衣带。衣能遮身就行,合乎常规即可,能宽松舒适、行走方便就更好;不必追求奇异的外表和裁剪上的花哨。衣带能够打成纽结、束紧衣襟就行,不必讲究绣上什么别致的花纹图案。所以说,制定礼义的根本要求,是帮助人规范思想、道德;在这意义上说,我们也没有必要拘泥于儒墨的那一套伦理了。

(0)

相关推荐

  • 封建伦理

    读<韩诗外传>第四卷·十一 (峻岫) (原文) 君人者.以礼分施,均遍而不偏,臣以礼事君,忠顺而不解,父宽惠而有礼,子敬爱而致恭,兄慈爱而见友,弟敬诎而不慢,夫照临而有别,妻柔顺而听从,若 ...

  • 美在自然

    第一节 老庄论"自然" "自然",是道家思想的核心内容.晋人称"圣人贵名教,老庄明自然"(见<晋书·阮瞻传>引王戎语),以名教与 ...

  • 周公制礼

    周公制礼 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771年是中国历史上的西周时期.为了加强统治,周王朝初期的统治者实行了"封诸侯,建同姓"的政策,把周王室贵族分封到各地,建立西周的属国.周武王死后, ...

  • 《大秦赋》刻画古礼,颠覆了秦国不讲礼的刻板印象,为良心剧点赞

    热播的影视剧<大秦赋>中,对秦公子嬴异人的的冠礼.婚礼,秦昭襄王.孝文王两位君主的丧礼等,都有着重刻画,为我们展现了中国早期礼仪文化.在人们印象中,秦国是最不讲礼法的.从战国开始,秦国便被 ...

  • 荀子“性恶论”视阈下的礼法关系( 散文百家·下旬刊)(李东升)

    2020-11-16 06:57:32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20年8期 摘 要:荀子基于 "性恶论"以"心有征知"作为"化性起伪"的关键条 ...

  • 【每期一字】说说那些关于“礼”的词

    与"礼"相关联的词语不胜枚举,诸如礼貌.礼节.礼数--五月的最后一天,再来说一说那些关于"礼"的词. "礼",繁体字写作"禮&qu ...

  • 龍社風華:淮南子

    淮南子,上海人,公务员.上海诗词学会会员.龙社社员. 淮南子诗选 题写意葫芦小品 一啸秋风万木枯,寒藤掣却玉葫芦.寻常不假拘神鬼,又过旗亭续酒壶. 阻雪四首(顶真体) 古道凄凉风欲暮,千山雪映九原①空 ...

  • 《淮南子》卷11齐俗训诗解21仁鄙在时利害在命

    <淮南子>卷11齐俗训诗解21仁鄙在时利害在命 题文诗: 仁鄙在时,故不在行,利害在命,而不在智. 败军之卒,勇武遁逃,将不能止;胜军之陈, 怯者死行,惧不能走.故江河决,沉冲一乡, 父子 ...

  • 《淮南子》卷11齐俗训诗解20去朴返侈贫富相去

    题文诗: 衰世俗以,智巧诈伪,饰众无用,贵远方货, 珍难得财,而不积于,养生之具.浇天下淳, 析天下朴.滑乱万民,以清为浊,性命飞扬, 皆乱以营.贞信漫澜,人失情性.于是乃有, 翡翠犀象,黼黻文章,以 ...

  • 《淮南子》卷11齐俗训诗解19各乐所安天下均平

    题文诗: 重生者不,以利害己;立节者不,见难苟免; 贪禄者不,见利顾身;好名者不,非义苟得. 此相为论,譬冰与炭,犹钩与绳.何时而合. 若以圣人,为之中则,兼覆并之,未有可是, 可非者也.飞鸟主巢,狐 ...

  • 《淮南子》卷11齐俗训诗解18取行各异皆得所便

    <淮南子>卷11齐俗训诗解18取行各异皆得所便 题文诗: 世称古人,多高其行,并世而有,与古同者, 而弗知贵.非才下也,时弗宜也.故六骐骥, 或四駃騠,以济江河,不若窾木,处世然也. 立功 ...

  • 《淮南子》卷11齐俗训诗解17事周于世务合于时

    题文诗: 道德之论,譬犹日月.江南河北,不能易指; 驰骛千里,不能易处.取舍礼俗,犹居室宅, 东谓西家,西谓东家,皋陶为理,不定其处. 故取舍同,诽誉在俗;意行虽钧,穷达在时. 成汤周武,累行积善,人 ...

  • 《淮南子》卷11齐俗训诗解16度量公行法苛民诈

    <淮南子>卷11齐俗训诗解16度量公行法苛民诈 题文诗: 北人无择,诽舜自投,清泠之渊,而其不可, 以为世仪.鲁般墨子,以木为鸢,三日不集, 而其不可,使为工也.高不可及,莫为人量; 行不 ...

  • 《淮南子》卷11齐俗训诗解15四民分业因人制宜

    题文诗: 治世之体,其易守也,事易为也,其礼易行, 责易偿也.人不兼官,官不兼事,士农工商, 乡别州异,农农言力,士士言行,工工言巧, 商商言数.士无遗行,农无废功,工无苦事, 商无折货,各安其性,不 ...

  • 《淮南子》卷11齐俗训诗解14体道反性不化待化

    <淮南子>卷11齐俗训诗解14体道反性不化待化 题文诗: 老子有曰:治大国也,若烹小鲜.为宽裕者, 曰勿数挠;为刻削者,致其醎酸.宾有见人, 于宓子者,宾出宓曰:宾有三过:望我而笑, 其是 ...

  • 《淮南子》卷11齐俗训诗解13虚静形君至是无非

    题文诗: 剞销锯陈,而非良工,不能制木;庖丁用刀, 十九年刀,如新剖硎.乃由游乎,众虚之间. 若夫规矩,钩绳也者,此巧之具,非所以巧. 故瑟无弦,虽师文者,不能成曲;徒弦也者, 则不能悲,弦者悲具,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