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这份“倡议”见效还需家长配合

学生带上小记事本,一笔一划写下一日注意事项;老师少留线上作业,减少微信布置作业;鼓励学生读一本纸质书、和家长聊天…北京市教委倡议孩子更多使用纸和笔,每日减少电子产品使用时间,保证运动量。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委新闻发言人李奕也发出倡议:“新学期,希望孩子更多使用纸和笔,每日减少电子产品使用时间,保证运动量,保护好视力。”(9月2日 北京日报)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应该说这是一份很好的倡议,不乏温馨与责任。但实际操作起来,有一定难度,想要取得一定的效果。还需学校将相关工作做细,尤其要取得家长的培训与投入。指导并督促家长共同做好这项工作。具体而言,可以这样做:

第一,同读一篇文章。家长可以每天让孩子挑选或家长自己挑选一篇可读性强、阅读量不大的文章,要求在规定时间内读完,考虑到孩子的阅读速度,也可以适当延长阅读时间。读完之后,及时相互交流阅读感受,比如文章作者主要想表达什么,其中哪一点或哪些语句给你印象最深,理由是什么,读完之后你还想到了哪些等。这样做可以很好的训练孩子的阅读速度、注意力、理解力、思考力等,可谓操作简便,益处多多。

第二,同讲一个故事。家长与孩子约定每天一人讲述一个故事,但不允许重复,也可以现学现卖。相互讲完之后,及时与孩子一起交流。比如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什么内容;故事中的主人翁哪些表现给你留下深刻印象,并说明理由;这个故事如果接着编下去,你会怎么编等。通过讲故事的形式,可以很好的锻炼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强记能力、想象能力等,好处同样不少。

第三,同做一件手工。实践出真知。家长事先与孩子商量好,可以充分利用家中现有素材或食材,如纸张、纸盒、纸箱等,与孩子一起完成一件手工制品或食品,家长要有意识的引导孩子多动脑,多动手,多想办法,而少一些包办,少一些埋怨,主要给孩子做好服务与指导。手工作品或食品制作完成后可以用手机拍照留作纪念。这样可以很好的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强化合作意识,同时让孩子在活动结束后拥有成就感。

第四,同写一篇日记。家长可以与孩子约定,每人每天分别写一篇日记,适当规定一点字数,基本要素为今天几月几号;星期几;天气怎样;今天心情如何,为什么会是这样;今天发生了哪些让自己难忘的事,我为什么这样认为,给我哪些启发等。等到第二天,各自将自己写的日记进行阅读交流,畅谈各自感受。家长要有意识对孩子多一些鼓励表扬,婉转提一些改进建议。如果孩子提的建议合情合理,家长必须放在心上,而且必须尽快改正,给孩子做个榜样。此举可以有助于培养孩子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孩子的写作能力。

其实,关于类似这样的方法还能举出很多。前提是家长必须愿意,而且真的把孩子的培养放在心上,抓在手里。作为学校在指导家长如何配合的同时,还要对家长以及孩子的表现及时进行评价,开展评比,表扬先进,鞭策落后,以期促使这份倡议真正落地生根。实际上,教育的诀窍就在于无声的陪伴、倾听与沟通,而这份看似简单的倡议正好给家长提供了实践的平台与空间,理当用好用足。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