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继业|​一生读书

一生读书
闲暇静思,悟出一个看似非常简单,其实特别深刻的道理:人这一生其实就是“读”的一生。从小读到大,从大读到老,从生读到死。读,首先是读书。人的一生都需要读书。因为书是知识的载体。古代的,现代的、当代的;前世的,今生的,未来的;天文地理,人文历史,自然科学;大到宇宙奥秘,小到日常生活,各种各样的知识都能从书籍中找到,倘若认真去读,一辈子都读不完。当然,书本知识仅仅是知识的一部分,除此以外,还有实践当中的知识。人的一生,是实践的一生。实践出真知。故此,“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样一来,要读的东西便无处不在。人之所“读”,何时能了?
近日,从网上看到一篇文章,题目叫作《一生读,读一生》。文章主张,路上,要读路;晨起,要读朝阳;水边,读水;雨天,读雨;雪中,读雪;风中,读风;上山,读山;山上,读石;林中,读树;花间,读花;海边,读海;过河,读河。如此等等。“只有不去读的,没有没啥读的;只有读不完的,没有能读尽的;只有读之有悟的,绝少读之无益的。”我赞同他的这些观点。这是因为,我这一辈子就一直都在读。先是读书,从小学读到中学,又从中学读到大学。此后,便教书。教了大半辈子书,也读了大半辈子书。教中读,是把书作为进一步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去获取更多的知识。读得不能说一丝不苟,至少是狠下了一番功夫。有了一点点书本知识以后,发现自己实践知识少得可怜,便又在实践中读。而且越是接近晚年,兴趣越是浓厚。因为“读”,使我学到了许多专业以外的知识;因为读,我从实践中学到了不少东西。可谁知,知道的东西越多,反而越觉得自己知识不足,读得也就更加发愤,并且注意把读到的东西或者由此而得到的感悟用文字记录下来。结果,“无意插柳柳成行”,久而久之,竟然有了两部文集,计四十多万字,还是文学范畴里的。个中欣喜,自是不言而喻。凭此,我更加领略到“读”的好处。于是,就越发用心去读。这么一来,关于从读的“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跨越也就在不知不觉中实现了。读给我带来的是甜蜜、惬意与幸福,是一种人生的价值实现。
然而,读,绝非易事,同样需要付出。这当中,我的切身体验是,第一是要有读的兴趣,第二是要安排好读的时间,第三得有一定的精力,第四是要有持之以恒的决心。四者之间的关系是:有了读的兴趣,就会抵消别的兴趣;给读以时间,就会相应减少别的时间;抵消与减少的结果是精力的专注。对比兴趣、时间、精力而言,最关键的是恒心。树立恒心,须明白一个道理,即舍得。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不舍,如何能得?故此,如今我已是耄耋之年,读的兴致却丝毫没有减少。不光自己读,教育我的儿孙也在读。我留给他们的就是这样一笔财富。
“一生读书,追求一生;一生读书,丰富一生;一生读书,快乐一生。”这是网上那篇文章最后的结论,也是我的切身感受。

——作者生活照

作者简介:李继业,笔名;腊烛。蒙族。,中学特级教师,2010年著作有《但等烛韵烂时》、2016年著作《晚来染得霜林醉》两部。有散文、杂文、小说分别刊登于省、市级报。

提示:向上滑动页面即可浏览

岚山诗话编辑部:

主   编:恍若流年  顾   问:王声春、林泽祥

编   审:秋雨芬、邢小锋、郑香丽  主播团长:叶子晴

执行编辑:天涯一支剑  推   广:蔷薇下的幸福

(0)

相关推荐

  • 李继业:师德修养

    孔子日:"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十三)这句话,倘若用在教育上,说明教师在教学与教育实践中言行的重要性,如果教师是一个班主任,身教就显得 ...

  • 论中学语文探究性学习

    周钢生 中学语文探究性学习,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学习方式一次全新的革命.它不仅地打破了传统教育对学习方式的严重束缚,也遵循了现代教育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体现了当代中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 ...

  • 儿子的初中三年规划,写在初一开学前,老师说被最后一句感动了

    从深圳搬到长沙,一个关键的原因就是为了两个娃读长郡中学.这是一所靠素质教育声名远播的学校. 可能也因为家中大哥家的孩子已经提前一年读了长郡.这一年来跟儿子说了很多学校的事情,比如有很多兴趣课程.很重视 ...

  • 在劳动技术课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劳动情感

                                               罗通山镇学校    聂宏璋 劳动技术课是一门必修课程.在素质教育不断发展的今天,劳动技术教学已越来越显现出它的重要 ...

  • 散文天地|一张照片​ 文/李继业

    一张照片 1961年的秋日,太阳懒懒地挂在了石家庄的天空,在赤红的政治年代,我们从河北师大毕业了.一张黑白照片,我会永远保存,它告诉了我许多许多.这是我珍藏的一张老照片,在那个秋风簘瑟的季节,被定格在 ...

  • 随笔散文|点燃希望 文/李继业

    点燃希望 教育是塑造人类灵魂的永恒事业,是振兴民族强盛的永恒主题,无论是过去的圣人.贤人,还是现代的领袖.智者,都在以实际行动追求教育.他们付出的智慧和行动,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给生活在那里人们以及他 ...

  • 人文情怀|在啇都东升小学调研​ 文/李继业

    在啇都东升小学调研 2007年9月10日,我们一行受"关工委"的委托去东升小学开展教育教学调研工作,受到学校领导的热情接待,学校主要领导和8名教师参加了孙天太校长作的学校整体工作汇 ...

  • 散文天地|文字为伴​ 文/李继业

    文字为伴 我喜欢与文字结伴.退休后,读书,习练书法,是每天必做的事情,中国的文字博大精深,淹贯精微,蕴意无穷.我挚意地喜欢她.在我的日常生活中离不开文字. 我用浅浅的笔墨,书写自己简单的人生和发生在身 ...

  • 人文情怀|写给刘世英 文/李继业

    平凡中蕴育高尚.在高尚中显其品德 -------写给刘世英 往事如烟,历久弥新,仿佛用鲜花串起来的一挂花环,往往会在不经意间飘移在脑际,五彩缤纷,我总想给世英写点什么, 因为老了,不想动笔, 一直拖到 ...

  • 李继业:回忆我在红太阳学校工作的日子

    2004年8月,塞外商都,烈日炎炎,一丝凉风都没有,闷热的天气,逼得人们不得不到处寻找阴凉.我没有外出闲逛的兴趣,只在家里看书读报.当时,我先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后又到 ...

  • 李继业:远古的呼唤

    (一) 古边墙的遗址, 在沉睡中呼唤着昔日的文明,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曾在这里跃马横枪. 铜顶山上昂首的铜象, 在凛冽的寒风中, 挺起了蒙古民族坚强的脊梁. 羊蹄山畔, 小庙 ...

  • 李继业:学生聚会感悟

    近年来,原商都中学的学生们频频聚会.每次聚会,都会见到许多离别数十年的学生,他们虽然老了,但打开记忆的珍藏册,曾经青春的容貌,还是能渐渐地与现在的他们联系起来.逢到这时,我的感情的潮水便奔涌不止! 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