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奇谈医:关于温胆汤的嬗变

温胆汤方出自《千金要方》,由半夏、枳实、陈皮、竹茹、甘草、生姜六味药组成,主治“大病后虚烦不得眠”,并且指出其病因是“胆寒故也”。寒者温之,故方中生姜、陈皮用量独重。
宋代陈无择《三因方》中温胆汤凡“三见”,其中,见于“虚烦”和“惊悸”的两方用药相同,即用《千金》原方加茯苓、大枣,生姜则由原来的四两减为五片。指证不再说是“胆寒”,而说是“气郁生涎(痰),变生诸证”,主治也扩充为“心胆虚怯,触事易惊,或梦寐不详,或异象惑……或短气悸乏,或复自汗,四肢浮肿,饮食无味,心虚烦闷,坐卧不安。”《三因方》这一调整,遂使温胆之性由温而平,临床运用也更广泛了,后世所沿用温胆汤,也大都为《三因方》的温胆汤。

历代医家由于未能搞清这一嬗变关系,所以不免曲为之说。如吴崑说,为什么叫温胆?是因为胆为甲木,阳中之少阳,少阳以温为常候,所以叫“温胆”。吴谦《医宗金鉴》说:命名温者,是温和的温,不是温凉之温。罗东逸甚至说,和就是温,因此“温之者实凉之也”。吴、罗所说的温胆汤,都是《三因方》的温胆汤。他们不知《三因方》虽沿用《千金》温胆之名,但已经部分地改变了原方性质,成为平调胆胃之剂,主治也由“胆寒”而移至“痰涎”和“气郁”变生的诸证上了。
而正因为《三因方》的温胆汤不偏热,也不偏寒,中正平和,所以临床用它较多。如神经官能症、内耳眩晕症、胃炎、气管炎、冠心病、高血压病、尿毒症早期、妊娠剧吐等凡属七情所伤,气机紊乱,痰多呕逆而苔腻、脉滑者,投之辄效,而且可随寒热虚实等具体病情加减变化。如偏寒者可加大生姜、陈皮之量,即恢复《千金》方法;偏热者可加芩、连,即《医宗金鉴》中风门的清热化痰汤法;单加黄连则名黄连温胆汤,见《六因条辨》;虚则减竹茹,加熟地、人参、五味子、枣仁、远志,是为十味温胆汤,见《世医得效方》及《证治准绳》。俞根初《通俗伤寒论》更收温胆汤减去姜、枣,加青蒿、黄芩、碧玉散,变为清泻胆火,和胃化痰之方,治疗伤寒病在少阳,胆火内炽,湿热阻遏三焦而见寒热如疟,胸痞作呕者。他干脆连方名也改了,这就是有名的蒿芩清胆汤。
王孟英见温热病颇多邪热入里,重灼津液为痰,以至痰热留恋三焦,气机窒闭,而见寒热,胸闷,脘闷不食,眩晕,呕恶,二便不畅,苔黄白而腻者,此病已离表,无汗之之理;病在气分,但又非白虎、承气证,于是他针对上述邪留三焦的病理变化提出:“所谓清气者,但宜展气化以轻清的治法,师温胆汤之意而变通之。常用药如栝楼、薤白、旋覆花、杏仁、贝母、紫苑、竹茹、枳壳、桔梗、川楝子、淡豆豉、海蜇、芦松、苡仁、花粉、栀子、郁金、黛蛤散、滑石、通草之属,平淡而远温燥,转枢机而开痰路。肺不受痰热之扰,则肺气清宁,治节复矣,气化行矣。我们读王氏医案,有许多湿热重证及内科杂病之属痰热互结的患者,经用上述方药,每收良效。孟英心思灵动,不拘于方,他曾经讥笑过吴鞠通、章虚谷辈“拘守其迹,岂是心传!”从他的用药来看,就基本上找不到温胆汤的影子了。神化无迹,此之谓乎?

(0)

相关推荐

  • 医案|张建伟老师以温胆汤治疗失眠医案探析

    笔者有幸跟随张老师门诊学习,张老师随证加减应用温胆汤多获佳效,现将其以温胆汤治疗失眠验案一则整理如下. 1 失眠症(多年不寐案) 高某,女,51岁.2021年3月28日就诊.自述八九年余寐差,入寐难, ...

  • JT叔叔伤寒杂病论慢慢教: 温胆汤(143)

    温胆汤 温胆汤是一个蛮有意义的方.首先是我们中医的一些最基本的医理,其实过了<黄帝内经>的时代之后,后代人的创建多多少少都有一点开始随口乱掰的.可是温胆汤它的这个医理是一个魏晋南北朝时代开 ...

  • 推荐一款可以调理三高的泡脚名方

    推荐一款可以调理三高的泡脚名方--温胆汤 温胆汤是中医的名方,出自唐代药王孙思邈的<千金要方>. 温胆汤很简单,只有寥寥六味药,这六味分别是半夏.陈皮.茯苓.甘草.竹茹.枳实.前面四味就是 ...

  • 邪在少阳,小柴胡汤无效而温胆汤有效,辨证要点在哪?

    邪在少阳,小柴胡汤无效而温胆汤有效,辨证要点在哪? 王某,女性,45岁,患者由家人扶持前来求医,坐即伏桌,精神疲倦.起病三天,寒热往来,头晕剧,不能起床,起则眩晕,胸闷.口淡.欲呕但未能呕出,不思欲食 ...

  • 【绍奇谈医】温胆汤的嬗变

    温胆汤方出自<千金要方>,由半夏.枳实.陈皮.竹茹.甘草.生姜六味药组成,主治"大病后虚烦不得眠",并且指出其病因是"胆寒故也".寒者温之,故方中生 ...

  • 绍奇谈医:半夏奇用有奇功

    艾国医 公众号 半夏是古老而常用的温化寒痰药,其性味辛温,有毒,能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常被制成清半夏.法半夏.姜半夏.半夏曲.竹沥半夏等品种使用.一般认为本品有毒,多内服,用量3g-10g, ...

  • 绍奇谈医:清热除烦的栀子豉汤

    编者按:栀子豉汤出自<伤寒论>,由栀子和豆豉两味药组成,治疗"虚烦不得眠":"胸中窒"."心中结痛":烦甚则"反复颠倒 ...

  • 【转】绍奇谈医:半夏奇用有奇功

    半夏是古老而常用的温化寒痰药,其性味辛温,有毒,能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常被制成清半夏.法半夏.姜半夏.半夏曲.竹沥半夏等品种使用.一般认为本品有毒,多内服,用量3g-10g,不宜生用.但是在 ...

  • 绍奇谈医:我用虎杖

    选制首乌.补骨脂.肉苁蓉.菟丝子.生熟地.淫羊藿.续断.牛膝:湿热首选虎杖(用量24-23g),次则海金砂.败酱草.蒲公英.白花蛇舌草.黄柏.苡仁.萆薢.石苇:气滞(会阴部胀坠)用枳壳.柴胡.乌药.木 ...

  • 绍奇谈医:糖尿病与瘀血

    在古代有关糖尿病的文献中,尚未见到糖尿病与瘀血关系的明确记载.有之,则始于前年才去世的祝谌予先生.他在临床实践中,观察到糖尿病人多有血瘀表现,如面部色素沉着.舌质紫暗.舌边瘀斑瘀点,舌下青筋(静脉)怒 ...

  • 绍奇谈医:附子何辜(附:为“十八反”平反) 【中药讨论专版】

    有病消渴(非糖尿病,尿崩症待排除)者来诊,思量再三,为拟清上.安中.温下方,分别以天花粉.山药.附子三味药为主药,这张处方的底子,便是张仲景<金匮要略·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篇的栝楼瞿 ...

  • 何绍奇谈医(15)——蒲辅周先生访谈录

    小白郎中 2015-08-15 三十六年前,我有幸在北京拜访了同乡前辈蒲辅周先生.那是一个春光明媚的上午,蒲老谈兴颇浓,他一边吸着叶子烟,一边回答我提出的问题.其间,有沈仲圭先生.陈鼎祺大夫来过,寒喧 ...

  • 绍奇谈医:治疗痰热结胸的小陷胸汤

    导读:"小陷胸汤方(黄连6克.半夏9克.全瓜蒌30克),凡表已解,痰热阻滞,病在胸脘(呼吸系.消化系)可用.其辛以开结,寒以泄热,能通能降,药虽寥寥三味,却至精至当,后世方几无与匹敌者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