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究竟说什么?

有些人,读了十几年《金刚经》,也不明白《金刚经》究竟说什么?

这篇文章,从3个维度,读《金刚经》。当然,分门别类本身也不可取,为不同的人能读懂《金刚经》,这里暂取一个方便法门。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1、至上:《金刚经》说了一切法,又什么都没说。

有句俗话,说了等于没说。

若读《金刚经》的人,最后能悟到《金刚经》说了一切法,又什么都没说,那就是至上的觉悟。

《西游记》写唐僧师徒四人,历经千辛万苦,到达西天取经。佛祖交代下面的人,给他们拿最好的经书。师徒四人取到经书,兴高采烈回去,路上才发现被骗了,经书都是空白的,空无一字。

孙悟空生气地回头找佛祖算账,佛祖问下面的人。下面的人回答:“是如此,您交代给他们拿最好的经书,我就给他们拿了最好的经书。”

佛祖明了,说:“他们看不懂无字经书,你再去给他们取有字经书。”

这个故事,暗示一点,最好的经书,是无字经书。什么都说了,又什么都没说。

《金刚经》说:“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

至上的觉悟,已超越语言文字,不可说,不可思议。所以有“拈花微笑”的典故。

2、其次:我们以为稳定的世界,其实是亦虚亦实。

芸芸众生,只有极少数人,能从“拈花微笑”的不语中觉悟,所以仍然需要文字和解说。这是不得已而求其次。

《金刚经》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何以故?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不取于相,就是不着相。

相,是我们眼睛看见的东西。普通大众相信“眼见为实”,把自己眼睛亲自看见的,当成真实。这是沉迷于相。

《金刚经》不这么认为,说不取于相。为什么呢?

因为,我们大众的心识,是三维意识,也就是说,我们只能解读出三维的物质世界。

心识决定世界的形态。

换句话说,我们大众的心识,被固定在三维的物质界,得不到解脱。

而《金刚经》洞察宇宙的真相:经书上,用三千大千世界,来形容宇宙的无限。我们的心识解读出来的三维世界,只是无限宇宙中的一个小斑点,沧海一粟。

人们唯有打破三维意识的禁锢,才能觉悟。打破三维意识,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不取于相。

我们的感官,看,听,说,闻,触,等等,都是神经元感官,通过这些感官,我们和三维物质世界牢牢地锚定。

当你不取于相,耳根清净,妄念熄灭,不沉迷感官,自然能慢慢跳出三维世界的束缚,在意识上能觉察到更广阔,更妙的世界,洞察宇宙实相。

物质世界的一切东西,亦实亦虚,如昙花一现。我们用平常心,看着就好了,不用入戏太深,不要太当一回事。

就像我们的一辈子,人生短短几十年,我们真实地生活过,存在过,哭笑过,然而,100年后,世界还有你吗?人类几千年历史上曾经有成千上万、无以计数的众生,都短暂存在过,又转瞬消失。每个人的一生,就像茫茫大海上泛起的一朵浪花,只是刹那间。

生命是昙花一现。假如把维度拉得足够长,任何物质的东西,都是昙花一现,若有若无,亦有亦无,时有时无。《金刚经》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真的是非常贴切。

3、再次:不要执着,不被外界人事物勾住,而生清净心。

我们普通人,每天都有烦扰,是因为我们的心,始终和外界的人事物勾住,得不到清静。

工作,家庭,孩子,闲事,杂事,金钱,美貌,批评,赞美……物质界的一切东西,通过色、声、香、味、触、法,等等,勾住我们的心,心不堪其扰,得不到清静,所以心烦意乱。

《金刚经》说:“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看见美妙的东西,被迷住;看见丑陋的东西,生厌恶,这是“住色生心”的体现。

听到好听的音乐,很喜悦;听见难听的话语,很难过,这是“住声生心”的体现。

读到智慧的佛法,很推崇;其它不是佛法的,很排斥,这是“住法生心”的体现。

应无所住。视觉,听觉,感觉,味觉,触觉…甚至法本身,都不应该住,经历它,观照它,不执着。

至上的佛法,包容万象,一点都不排他,其实不存在出家和不出家之说,应无所住,出家也行,在家也行,世间法亦是佛法。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一切东西,都入心,却如水流而过,不停留,不挂记,风过无痕,雁过无声,即是无所住,这个时候才得到真正的自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