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荡年代的东周世家——山东滕州大韩东周墓地

山东滕州大韩东周墓地视频记

发掘单位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项目负责人

刘延常

▲滕州市大韩东周墓地位置示意图

▲滕州市大韩东周墓地总平面图

▲滕州市大韩东周大中型墓葬平面布局图

大韩墓地位于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官桥镇大韩村东,地处泗河中游的薛河与小魏河之间,墓地面积约7000平方米,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滕州市文物局于2017~2019年对墓地进行了全面揭露,共发掘东周时期墓198座。包括战国末期小型墓150座、春秋晚期至战国晚期大中型墓48座,出土陶器、青铜器、玉石器、骨角器、蚌器、铅锡器、漆木器、金器等文物3000余件,发掘取得重要成果。

▲M208平面图(春秋晚期)

▲M57平面图(春秋晚期)

▲M209平面图(战国时期)

▲M64墓室(春秋晚期)

小型墓多为战国末期平民墓葬,分布于整个墓地,面积小、随葬品少,其中数十座墓葬打破大中型墓葬。大中型墓皆为贵族墓,自春秋晚期延续至战国晚期,皆为土坑竖穴。春秋晚期墓葬多分布在墓地中部,周边有沟环绕,头向东,墓室面积20平方米左右,M208与M57一组面积最大、近50平方米,两墓之间陪葬一小马坑。一部分为带有墓道的甲字形墓,墓道一般向东(个别向西)、较短、较浅,墓道底部一般凹凸不平,或有凹槽。墓室皆分为椁室与器物箱,葬具多为一棺一椁,个别二棺一椁。墓主人骨架多为仰身直肢,个别为俯身葬,头向东。部分椁下有腰坑和殉狗,椁室周围有1至10个殉人,墓主棺内一般撒有朱砂,器物箱流行放置殉牲的习俗,一部分放置车舆及马镳马衔等车马构件。随葬品多放置于器物箱、椁室。随葬品以青铜器、陶器、玉器为主,青铜器有鼎、盖豆、敦、舟、罍、鈚、盘、匜、成套钮钟、车軎车辖、马衔、剑、戈、镞等,陶器有鬲、鼎、盂、豆、罐(罍)等,多饰彩绘,几座墓葬随葬石编罄。

▲M43器物箱(春秋晚期)

▲M208墓主胸前玉配饰(春秋晚期)

▲M126墓室(战国晚期)

▲M199荒帷及明器出土情况(战国时期)

大中型战国墓主要分布于墓地周边或穿插于墓地里面墓葬之间,整体分布在环沟以内,部分墓葬打破环沟。墓道以东、西向为主,仅一座墓葬向南,个别墓道呈弧形,墓道更长、墓坑更深,个别墓未设墓道,在墓地东部还发现了两座马坑,墓室面积30平方米左右。部分墓葬有腰坑和殉狗,个别设有壁龛,葬具多为一棺一椁,棺流行装饰玉器的荒帷,随葬品主要放置在器物箱,棺椁之间出现了随葬器物的现象。随葬品亦有变化,主要有鼎、簠、豆、舟、壶、鉴、盘、匜、车軎车辖、马衔、剑、戈、镞等青铜器,鼎、豆、壶、鸟柱盘、方座龙耳簋、圈足凤耳簋、投壶等陶器(多为仿铜礼器),其中一部分彩绘陶器;棺椁之间随葬兵器,棺内随葬玉器,其中水晶器、玛瑙器较多。

▲春秋晚期部分铜鼎

▲M43部分铭文(春秋晚期)

▲M206乐器组合(春秋晚期)

▲M44出土彩绘陶器一组(春秋晚期)

大中型墓葬布局以中间规格最高的M208和M57为中心,中部比较稀疏,似有预留空间;埋葬则有昭穆排列迹象,春秋晚期墓在内部,战国墓在外围,战国晚期墓葬有填补空间而埋葬现象,有的见打破关系,M209与M45墓道则呈弧形,M45或为避免破坏M64而为;北部未有墓葬、或为墓地入口,墓地当时为高地,外有环沟(应为兆沟),整个墓地埋葬较为局促却明显存在规划布局。大中型墓整体具东夷文化属性,与邾国、小邾国文化遗存比较一致,从M43随葬的4件铜器皆有“倪大司马”铭文及追缴自该墓地的“郳公克父”戈看,墓地或为倪国贵族家族墓地。墓主多为士一级贵族,一部分为卿大夫级别,而M208与M57为一对夫妇并穴合葬墓,或为一代诸侯国君及其夫人级别的墓葬。该墓地自春秋晚期至战国晚期没有间断,呈现完整布局,墓葬要素具有很强的延续性,同时战国时期也发生较大变化。从随葬品来看文化因素极其丰富,显示出强烈的本土特征和周边文化交流融合的特点。

▲M64随葬三组玉佩(春秋晚期)

▲M39铜礼器组合(战国早期)

▲M200出土铜壶(战国时期)

▲出土部分文物

▲战国时期越文化因素器物

大韩墓地以东及东南部2公里范围内连续分布东莱、前莱、坝上、北辛等出土东周青铜器的墓地,该墓地西南距薛国故城约5公里,东北距东江小邾国墓地约18公里,西北距滕国故城约18.5公里,而目前尚未确定与这些墓地对应的相关城址,更为值得深入思考和研究。大韩墓地所处的泗河中游,为齐、鲁、莒、吴、越、楚和中原文化的交界区,墓地与周边的薛国、滕国、小邾国、邾国、邳国等古国文化遗存关系密切,在春秋晚期至战国晚期这个动荡的时代,在这个位置特殊且重要的区域能够长时间延续埋葬贵族家族墓地,是十分值得研究的重要现象,对研究东周时期埋葬制度、泗上十二诸侯国及古国关系、地域文化交流融合、齐鲁地域文化与区域传统文化的形成等学术问题具有重大意义。

▲文物保护、实验室考古与多学科合作研究

▲学术会议、公众考古与工作照

发掘工作秉持“安全、干净、清楚、科学、高效、惠民、和谐”的原则与思路,形成了考古发掘与规范管理、公众考古、文物保护与修复、资料整理、专家咨询、综合研究同时同地进行,广泛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积极开展多学科合作和全国多家科研院校共同研究模式,并将聚落考古的理念贯穿其中,探索相关城邑,结合区域考古调查成果进行遗址专题复查与聚落研究,必将促进对该地区古国关系及考古学文化的综合深入研究。

编辑:韩旭川

审核:贾昌明

转载请在醒目位置注明来源及作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