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先生常用方剂(整理版)
一、养仁汤1号:苓术养仁汤
药方
解方
二、养仁汤2号:麦味养仁汤
药方
解方
三、益智汤1号:苓术益智汤
药方
解方
四、益智汤2号:麦味益智汤
药方
解方
五、柴桂理中二陈汤
药方
解方
六、当归四逆理中汤
药方
解方
七、柴胡桂枝干姜汤合真武汤
真武汤意解
药方
解方
八、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当归芍药散
药解
药方
解方
九、生化汤
关于生化汤的答问
生化汤祖方(单位:克)
特殊加味(可自己对照状况选加):
备注
解方:
一、养仁汤1号:苓术养仁汤
药方
党参一匙,炒白术一片,茯苓一块(一个花生米大),炙甘草一匙,菟丝子一平匙,益智仁三分之一个(碎的用八粒),桃仁一个,枸杞子三个。
开水泡服,早九,下午四,晚睡前各服一杯。
解方
湿度太过:白术茯苓
湿度不足:麦冬五味
温度低:干姜附子桂枝
温度高:黄芩石膏大黄
三七生:
益智止于右尺,归源;
养仁止于左尺,求本。
三七生:
益智用土之生数位,不用木之生数位,养仁相反
斌:
那在具体应用中可否这样理解,春夏养仁汤,秋冬益智。具体案例中左路扶阳苓术养仁,养阴是麦味养仁;右路则是益智汤?
三七生:
是的
三七生:
左路木之生数位三开太阳令阴出
右路土之生数位五开太阴令阳入
二、养仁汤2号:麦味养仁汤
药方
党参一匙,麦冬2个,五味子4个,炙甘草一匙,菟丝子一平匙,益智仁三分之一个(碎的用八粒),桃仁一个,枸杞子三个。
疑为:开水泡服,早七时,下午四时,晚睡前服。
解方
湿度太过:白术茯苓
湿度不足:麦冬五味
温度低:干姜附子桂枝
温度高:黄芩石膏大黄
三七生:
益智止于右尺,归源;
养仁止于左尺,求本。
三七生:
益智用土之生数位,不用木之生数位,养仁相反
斌:
那在具体应用中可否这样理解,春夏养仁汤,秋冬益智。具体案例中左路扶阳苓术养仁,养阴是麦味养仁;右路则是益智汤?
三七生:
是的
三七生:
左路木之生数位三开太阳令阴出
右路土之生数位五开太阴令阳入
三、益智汤1号:苓术益智汤
药方
党参一匙,炒白术一片,茯苓一块(一个花生米大),炙甘草一匙,干姜一块(半个花生米大),菟丝子一平匙,益智仁三分之一个(碎的用八粒),枸杞子三个。
开水泡服,上午九时,下午四时,晚睡前服。
(注:匙为八宝粥盒内小匙,白术如匙大即可)
解方
湿度太过:白术茯苓
湿度不足:麦冬五味
温度低:干姜附子桂枝
温度高:黄芩石膏大黄
三七生:
益智止于右尺,归源;
养仁止于左尺,求本。
三七生:
益智用土之生数位,不用木之生数位,养仁相反
斌:
那在具体应用中可否这样理解,春夏养仁汤,秋冬益智。具体案例中左路扶阳苓术养仁,养阴是麦味养仁;右路则是益智汤?
三七生:
是的
三七生:
左路木之生数位三开太阳令阴出
右路土之生数位五开太阴令阳入
四、益智汤2号:麦味益智汤
药方
党参一匙,麦冬2个,五味子4个,炙甘草一匙,干姜一块(半个花生米大),菟丝子一平匙,益智仁三分之一个(碎的用八粒),枸杞子三个。
开水泡服,早七时,下午四时,晚睡前服。
(注:匙为八宝粥盒内小匙,白术如匙大即可)
解方
湿度太过:白术茯苓
湿度不足:麦冬五味
温度低:干姜附子桂枝
温度高:黄芩石膏大黄
三七生:
益智止于右尺,归源;
养仁止于左尺,求本。
三七生:
益智用土之生数位,不用木之生数位,养仁相反
斌:
那在具体应用中可否这样理解,春夏养仁汤,秋冬益智。具体案例中左路扶阳苓术养仁,养阴是麦味养仁;右路则是益智汤?
三七生:
是的
三七生:
左路木之生数位三开太阳令阴出
右路土之生数位五开太阴令阳入
五、柴桂理中二陈汤
药方
柴胡2,桂枝1.5,黄芩1,白芍1,陈皮1,清半夏1,党参1,炙甘草1,茯苓1,炒白术1,干姜1,黑附子0.5,生姜3片,大枣2枚(掰开)
开水泡服,早七时,下午三时,晚睡前各服一杯,连服三剂。
解方
主:少阳。
柴胡桂枝理中与柴胡桂枝干姜真武都涉及到了少阳和太阴的甲己 合化,但有表里之别:
柴胡桂枝汤偏向于太阳,也就是表证;柴胡桂枝干姜汤偏于太阴,也就是里证。从咽喉食道到胃及肝胆区 的右胁及阑尾后腰等部位,都为柴胡桂枝干姜汤所主范围,其中尤以口苦口干口口臭口无味的胃部症状为典型症状,通常也可以 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
四肢痛及头痛连胃部以上干呕的就是柴胡桂枝理中所主了。
六、当归四逆理中汤
药方
白术1.5、党参1.5、炙甘草1.5、干姜1.5、黑附子1、当归1、桂枝1.5、白芍1.5、细辛0.5、桃仁1、大枣2枚(掰开)
开水泡服,早七时、下午四时、晚睡前各服一杯。
解方
主:(开)厥阴 兼:太阴、少阴
太 20:27
第一次就当归四逆?没有柴胡桂枝的原因是?
三七生 20:28
少阳柴胡证为标,根本原因是左厥阴升路的阴凝阻滞,所以先把左下的阻碍通开,故先用当归四逆理中。病人描述的脉象不一定准,以症状为依据,先开三炮。
七、柴胡桂枝干姜汤合真武汤
药方
柴胡2,桂枝1.5,炙甘草1,干姜1,黑附子0.5,炒白术1,茯苓1,白芍1,党参1,黄芩1,生牡蛎1,天花粉1(单位:克)
开水泡服,早七时,下午四时,晚睡前各服一杯,连服三剂。
解方
柴胡桂枝理中与柴胡桂枝干姜真武都涉及到了少阳和太阴的甲己合化,但有表里之别:柴胡桂枝汤偏向于太阳,也就是表证;柴胡桂枝干姜汤偏于太阴,也就是里证。从咽喉食道到胃及肝胆区 的右胁及阑尾后腰等部位,都为柴胡桂枝干姜汤所主范围,其中 尤以口苦口干口口臭口无味的胃部症状为典型症状,通常也可以 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四肢痛及头痛连胃部以上干呕的就是柴 胡桂枝理中所主了。
真武汤意解
真武,水神之名也。以之名方,治水之意寓焉。真武汤于《伤寒论》中凡两见,一见于太阳中篇,一见于少阴篇。太阳为寒水之经,少阴乃主水之脏,皆关乎水,故以水神名其方也。
克水者为土,水生者为木,一为官,一为子,顺承泄秀转枢升降所关,不可忽也。水气为病,或上凌心火,或中淹脾土,或泛溢皮腠,或闭塞经络。阻碍气机升降,影响津液运行。故悸动、瞑眩、瞤动、振振欲擗之状出焉,腹痛下利、小便不利、肢重疼痛、或咳或呕之症成焉。
欲治水先当培土固堤,白术是也;再当疏浚通流,茯苓是也;水寒则凝,当温化之,附子之责也;又当推行宣泄,生姜之使也;木植而后土固,土固而后水藏,白芍者,固土藏水使不流失之木也。
然白芍所固者水土之体也,若其用不彰,则当代之以桂枝焉。白芍者,阴物也,故伤阳之下利去之。其于固藏敛降之用为宜,而于宣发疏散之用有碍。其与桂枝相反相成,体用同顾,补泻兼施,每多并肩作战,桂枝汤乃其典范也。然亦有分道扬镳各司其职之时,此桂枝汤所以有去桂去芍之变也。苓桂术甘所主乃寒水上凌阳用不彰之证,故去白芍。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所主为水郁不通阳结化热之证,故去桂枝。桂枝白芍,一阴一阳,一升一降,一散一敛,一清一温,其表法阴阳之实物耶?
真武汤无桂枝者,以其有阳结郁热也。去芍者,以其有阴凝之下利也。阴凝于中,则加干姜。若阴凝于下,阳气不达,以桂枝破之不亦宜乎?又何至生振振欲擗地之恐哉!
八、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当归芍药散
药方
柴胡4、黄芩2、桂枝3、干姜2、炙甘草2、黑附子1、当归2、白芍2、川芎2、炒白术2、茯苓2、泽泻2、天花粉2、生牡蛎1
开水泡服,早七点、下午四点、晚睡前各服一次,三剂
解方
疹內壅者必喘,宜柴桂姜附饮合当归芍药散导之下达。
最初为太阳病外感发热,属桂枝汤证。
被挂水将外邪引入营分,身体再次抵抗,将病邪从手足口以斑疹形式排出,属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当归芍药散证:
柴胡 4,桂枝 3,干姜 2,炙甘草 2,黑附子 1,牡蛎 1,黄芩 2,天花粉 2,当归 2,白芍 2,川芎 2,白术 2,茯苓 2,泽泻 2
开水泡服,早七时,下午四时,晚睡前各服半碗,3 剂。 正气再次被挂水打击,终于失守,邪气得入肺脏,好在还能发热抵抗,此时小青龙汤可解。
药解
桂枝,为肉桂树之枝梢末节截段而成。性温,味辛甘。性味之阳 与体位之上,决定其气升达发散,由里出表,故有发汗、散寒、 解凝、通滞之功。
芍药,为植物芍药地下根部切片而成,性凉,味酸苦。性味之阴 与体位之下,决定其气沉降收敛由表入里,故有凉血、清热、缓 急、止痛之效。
甘草,为旱生植物甘草根茎截段或切片而成,性平,味甘。性味 与体位皆处于阴阳之间,决定其气稳重固守静多于动,故能调阴 阳,化寒热,合诸药,坚筋骨,长肌肉,解百毒。
生姜,为沙土植物姜之块根茎切片取用,性温,味辛。性味之阳 与体位之中,决定其气温中宣散,由内达外,本为食物,故有温 中、散寒、降逆、止呕、辟邪、消食之用。《说文》云为御湿之 菜,孔子尝食不撤姜,足征用途之广。
大枣,枣为五果之一,喜生干燥之地,地愈燥,肉愈厚,味愈甘 。成熟于秋末百果凋零之时,故其味之醇厚绵长为诸果不及。味 甘厚,性温和。《本经》云“主心腹邪气,安中养脾,助十二经。 平胃气,通九窍,补少气、少津液、身中不足、大惊、四肢重, 和百药',又能解附子天雄之毒。尝有老人诊断肺癌,未做治疗, 但食自家枣树枣子一年,再查已痊愈,其神妙难测之功当真不可思议也。
方解:
过去民间单用生姜一味加红糖煮水,俗称姜汤,对治普通感冒, 为万能灵药,几乎家喻户晓。若与大枣合用,则为姜枣汤,力道 味道更为醇厚生猛。再兼桂枝白芍之阴阳合化,炙甘草之调和固 守,又有热粥补充消耗,其补虚御邪之力当强劲若何,实非浅智 可测也。而今国人竟弃此祖传至宝而不用,而迷信洋人久弃不用
之抗生素消炎挂水,前赴后继,滥用无制,将微浅表邪引向深入 ,酿成无数内科重病而不知起因,不惟病人之悲,实民族国家之 耻也!
九、生化汤
生化汤祖方(单位:克)
黄芪3,党参3,白术(炒)3,茯苓3,炙甘草3
开水泡服代茶饮,上午八时至下午四时皆可随意饮用。多人加量代茶亦可。
特殊加味(可自己对照状况选加):
1、舌尖红、口燥咽干加麦冬2、五味子1克。
2、腹胀满者加干姜2、益智仁1克。
备注
补气生精,老少咸宜。如有疑惑,勿服便是。服后如无不适可一直服到立秋或处暑(三伏天内都可以服),如觉不适可及时停服,不要勉强。期间如发烧感冒之类,大暑前可参考三之气参考方,大暑后可参考四之气参考方(详见《己亥年运气药食谱》更新)。
解方:
上热下寒、阳不入阴通常有两种情况:一、阴盛格阳。舌边尖淡红,中后湿腻白厚。生化汤可加干姜益智仁。二、在上之阴不足以敛阳下降。舌尖红,后薄白。生化汤可加麦冬五味子。
关于生化汤的答问
《医论选》375页:
问:敢问先生生化汤制成本方的原理。在下先说下自己的想法:本方四君汤加黄芪,四君子汤补脾胃,不用多说,脾胃开则升降有司。大暑小暑阳气已浮至极,天气也异常热。然而黄芪为何还用,岂不阳气愈升火热愈大?此理需用大气升降浮沉解释,小暑大暑阳气已浮至极,升极则降,用黄芪正使阳升,升极则降。前四君子已为脾开做好准备,则人体一气降、收、藏有路已。人体无时无刻都有升降浮沉,只是四季或是一天中哪个时间偏升偏降而已。小暑大暑也是关键,此时要是能利用好,则精气可足。倘若天热贪冷饮等损脾胃,一气不能利用,还耗损自己的精气,则身体一年不如一年了。不知是否理解到位?
答:理解的很到位,黄芪补最表至高之气,升极而降正是此理。合上补中上之气的四君子从表向里弥漫内收,与天地化气合而生精。正如果实种子的成熟待收,随后的秋收冬藏方有着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