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中华姓氏文化
一、文字演变
二、姓氏读音
拼音: fǔ
注音: ㄈㄨˇ
繁体字:輔
汉字结构:左右结构
造字法:形声
简体部首:车
辅的部首笔画:4
总笔画:11
笔顺:横折竖横横竖折横横竖捺
五笔86:LGEY
五笔98:LSY
UniCode:U+8F85
四角号码:43527
仓颉:KQIJB
GBK编码:B8A8
规范汉字编号:2250
(1)车轮外旁增缚夹毂的两条直木,用以增强轮辐载重支力。
(2)指车轮内面接辐而外面顶住轮圈的内缘。
(3)面颊。
(4)辅助。
(5)依附,亲附。
(6)卫护,屏藩。
(7)从属,次要。
(8)辅佐之臣。
(9)指府吏。古代官署中的办事人员。
(10)指京城附近起辅卫作用的郡邑。
(11)指朋友。
(12)指辅骨。
(13)星名。
(14)弓。矫正弓弩的器具。
(15)指小木。即扶苏。
(16)书法术语。用小指紧靠无名指后,辅持该指,使握笔有力。
(17)姓。春秋有辅果。见《国语·晋语九》。
三、姓氏起源
据《郑通志·氏族略》记载:
辅氏,姬姓,晋之公族也。本荀氏,又食邑于智,故又为智氏。智果以智伯刚愎必亡,其宗别为辅氏。今河东有此姓。望出扶风”。
辅姓之先出自姬姓,属于周文王后裔。
荀息生逝敖,逝敖为春秋晋国大夫。逝敖幼子荀首,受封于智(今山西省永济市西北一带),其后别为智氏,智首后担任中军佐,智氏从此成为晋国六卿之一。智果因反对智瑶(荀瑶)继任智氏宗主,就到晋国太史那改姓,别为辅姓,辅姓从此薪火相传。
东周贞定王初年(公元前468年),晋国卿大夫智宣子(智姓六世祖智申)老了,召集智姓仕宦商议传位于后人之事。 智宣子有两个儿子,智霄、智瑶,当他决定传位于智瑶时,智果说:“智瑶不如智宵!”
智申反驳:“智宵面相凶狠。”
智果解释:“智宵狠在表面,而智瑶是狠在内心,不如立智宵比较好。智瑶有五大优点:智瑶,须髯飘逸,身材高大;擅长弓箭,力能驾车;技能出众,才艺超群;能言善辩,文辞流畅;坚强果断,恒毅勇敢,此五贤别人无法能比,惟独没有仁德之心。如果不用仁德去施政,而用以上五贤才能去强行统治,谁能拥护他?如果立智瑶为继承人,智氏宗族必然有灭门之祸!”
智宣子没有听从建议,依然立智瑶为太子,失望的智果向晋国太史请求,脱离智氏家族,另立为“辅”氏,以避灭族之祸。
公元前453年,当智瑶兵败晋阳之后,在赵、韩、魏“三家分智”时,智氏家族降临了空前的灾难,智果一支族人因改姓“辅”氏而幸免于难。在秦汉时期,辅姓有部分族人恢复智姓,延续了智姓血脉。
所以,辅姓出自智姓,智果为辅姓始祖,至今已有2400多年的历史。
四、得姓始祖
智果(?---?)姬姓,智氏,名果,智伯瑶(荀瑶)叔父,春秋时期晋国大夫,智家军军师。
智果为人多智,颇有政治远见,看人看事入木三分。智氏宗主——智宣子智申召集族人,选举智瑶智氏家族的接班人。智果已经预感到智氏危亡的来临,为了保全自己,带领着自己的一小部分族人到晋国太史那注册,改智氏为辅氏,表示脱离智氏,另立宗庙,因此建立辅氏家族。
五、人口分布
辅姓为中华稀有姓氏,现辅姓分布于江苏、上海、河南等地,人口稀少。现江苏盐城市辅氏家族每年的有祭祖活动。
六、家谱文献
暂缺
七、郡望堂号
暂缺
八、字辈排行
暂缺
九、姓氏名人
辅匡,三国时有巴郡太守。
辅公祏(?─624),齐州临济(今山东济南东南)人。大业七年(611年)与杜伏威一同聚众起事。后转战至淮南,兼并苗海潮、赵破陈等部,势力逐渐壮大。又大破隋将陈棱,攻据历阳郡城(今安徽和县),伏威自称总管,公祏为长史,成为江淮间最大的起事队伍,威震长江两岸。隋亡后,杜伏威归降李渊,为东南道行台尚书令,封吴王,公祏为行台左仆射,封舒国公。及后公祏打败占据江都和丹阳自称楚王的李子通,遂尽有淮南及江南一带。公祏虽与伏威自幼友善,但拥有江淮之地以后矛盾渐深。唐武德五年(622年),杜伏威入朝长安不归。六年,公祏于丹阳起兵称帝,建国号宋。李渊命李孝慕率唐军镇压。七年三月唐军破丹阳,公祏被杀,宋亡。
辅超,宋代莱州团练使。
以上资料为网络收集整理,为宣传国学蒙学教材识字为主,了解家族历史为辅,更多资料在收集中……
-----------------------------------
1.《千字文》-每日一字练字视频。
2.《百家姓》-姓氏文化,家族历史。
3.《荀子》-传统文化,国学学习。
查询自己的姓氏方法:
1,关注“寻荀文化”右下端宗亲活动的姓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