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45岁的“孝子”感慨,家庭中,为何真心付出的人没好下场?

01

在生活中,总是存在着这么一种情况,好人没好报,好心换得人所责。

你做人过分善良,过分遵守内心的原则,最后你只能够收获到别人对你的伤害,丝毫没有得到什么好的结果。

你做人过分好心,用一颗真心来对待别人,可别人却把真心待人的你当成是好欺负的对象。甚至有些人,他们还会指责你。

对于这样的情况,相信很多人都会觉得,这肯定是外人才会做出的事儿,而亲人们绝对不会这么做。

这样的想法,从理论上来说,那是正确的。可从现实中来说,却是无法说得通的。因为人心这种东西,终究是复杂且难测的。

比如说你的亲戚,你对他们特别好,可别人却认为这是你该做的。到最后,他们就会贪得无厌,以“亲情”来绑架你,让你去做一些过分之事儿。

比如说你的亲兄弟姐妹,你对他们掏心掏肺。可最后却换来了什么?不过是别人的指责和无视罢了。

哪怕是你的父母(公婆),你对他们过分孝顺,可你也未必能够换来他们的体谅。

生活中的很多事儿,都是说不准的。如此,我们唯有看透生活和人心的本质,才能够更好地为人处世。

02

李先生:孝顺父母多年,却换来狼狈下场,实在是一种悲哀。

李先生在35岁那年,便把已然退休的父母接到自己家来住。

在李先生看来,父母在乡下辛苦了一辈子,也实在是不容易。如今自己有点能力了,还是要好好地报答一下父母,让他们都过点舒服安稳的日子。

刚把父母接到自己家来住的时候,其实李先生的另外三个兄弟姐妹,他们都特别高兴,认为李先生帮他们减少了照顾父母的负担。

而父母也觉得,这个儿子也算是特别不错了,有着孝顺父母的感恩之心,要比其余那三个儿女好得多。

就是这样,李父李母便住了下去,日子过得还算是滋润。他们每个月的生活费都由李先生夫妇负责,甚至他们也有余钱到处旅行,吃的穿的也都比以前好得多。

可是,当人习惯了好上好日子之后,其实人心就会发生变化。

也许是李先生夫妇接触父母的次数太多了,所以父母便一直挑着他们夫妻俩的刺。尤其是李先生40岁那年,他失业了,给父母的钱少了很多。如此, 父母便觉得他不再孝顺了。

03

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李父李母把这些事儿告诉给了其余三个儿女听,而那三个儿女也觉得,李先生做得不对,而且还有撵父母回乡下的意思。

在这三人的挑拨离间之下,李父李母对李先生夫妇的态度愈发恶劣。甚至有一次还跟正怀着二胎的媳妇吵了一架,气得李先生夫妇说不出话来。

就是这样,这两代人的“大战”便由此展开了。李先生原本想着可以照顾父母到老,好好地尽一下自己的孝道。

谁知道,在今时今日,他这个一直付出的人却遭到了父母和兄弟姐妹的指责。而那些啥都不做,一分钱都没出过的儿女,却被父母当成了“孝顺儿女”。

45岁的李先生感慨,原以为好人有好报,殊不知好心却被当成了驴肝肺。自己做得那么好,为人那么孝顺,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为何“做得好的”不如“说得好的”?为何啥都不做的,会被父母所珍惜,而一直付出的,却被亲人所嫌弃呢?

这些问题,一直盘旋在李先生的脑海当中,让他无法想通。

04

在你看来,为何一直付出的人,最后却得不到别人的赞许呢?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你的一味付出,到最后只能成为别人眼中的“习惯性”做法。哪怕你做得再好,别人都认为这是你应该做的。

何为“习惯性”的做法呢?

比如你经常为父母付出,等时间一久,父母和兄弟姐妹就认为这是“理所应当”的。而且,当你把兄弟姐妹的责任都抢了之后,那别人就认为你应该要做得更多。

当某一天,你想把不属于自己的责任剔除的时候,别人就会认为你做人有问题。

这,便是“习惯性”的做法影响了别人的想法和思考方向。而且,当某些别有用心的人在背后煽风点火之后,最后吃亏的,终究还是你。

为何那些“做得好”的人,最后都比不过“说得好”的人呢?

做得好的人,永远都在做事。而做事,那肯定就会犯错。别人一旦揪着你的错误不放,那你就算再有贡献,别人都会无视你。

那些只会说的人,他们永远都不做事。如此,他们犯错误的几率就会减少。这个时候,别人就无法抓住他们的把柄,而他们自然就少惹了很多麻烦。

在家庭中,我们最好的做法,并非是负责过多的事儿,而是做好自己的本分就足够了。不属于自己的责任,宁可暂时得罪别人,也不能傻乎乎地承担。

文/舒山有鹿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