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电影笔记之一:战争有多残酷爱情就有多热烈

战争恐怕是艺术家最热衷的题材之一,尤其是刚过去不远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从战争开始之后到今天,全世界的艺术家们乐此不疲地以二战为题材拍摄电影,涌现出无数反映二战的优秀影片。从好莱坞的老牌电影《桂河大桥》《最长的一日》到苏联电影经典《胜利》《莫斯科保卫战》,从陪伴我们成长的《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桥》到丹麦的《地雷区》和匈牙利的《索尔之子》。所以,当第四届波兰电影周在杭州推出“波兰战争史诗电影展”时,我就相信,一定会有与过去不同的战争电影体验在等待着我们。

《华沙1944》是“波兰战争史诗电影展”的第一部影片,是为了纪念华沙起义70周年而拍摄的一部新作。影片讲述了1944年华沙起义中一群青年男女的悲剧故事。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这是用21世纪的眼光来回望过去的作品,展现的是我们从未见过的全新视角,给人以非同一般的感受。

这个最新的视角就是战争与爱情的强烈对比。关于战争与爱情,曾经有过非常优秀的电影,比如脍炙人口的《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但这部《华沙1944》里的战争与爱情无疑是所有电影里对比最强烈的。它告诉我们,战争有多残酷,爱情就有多热烈。

首先我要说,这是我看过的战争电影中最血腥和惨不忍睹的。看完电影后,里面的两个场景始终在我眼前挥之不去:男主角斯蒂芬躲在废墟中,亲眼目睹了自己的母亲和小弟弟被德军士兵击毙;炸弹爆炸后,鲜血和残肢断臂碎片就像大雨一样从天而降。大银幕上高清晰的画面,给我前所未有的震撼。战争的残酷性,通过这些充满震撼的画面展现得淋漓尽致。在书本上,我们曾经看到过,华沙起义中有20万波兰人死亡。这些血腥的场面,将这个数字变成了看得到的直观形象,让我们强烈地认识到战争的残酷性、恐怖性。

但是,仅有满目的血腥是成不了一部优秀电影的。我看到了,在这样极端黑暗和残酷的战争背景下,华沙也有生活和爱情。影片开头就是一个温馨有趣的画面:斯蒂芬为弟弟拔牙,身为演员的母亲忍受不了惨叫而晕了过去。次日清晨,斯蒂芬去上班,在马路对面,用一连串有趣的哑剧动作向母亲和弟弟告别。接着,我们看到了一群和斯蒂芬年龄相仿的青年男女,因为反抗德国侵略者而走到了一起。即便在法西斯的残暴统治下,这些无拘无束的孩子依旧享受着自己的灿烂青春。他们嬉闹,他们恋爱,他们无知而快乐地走进了华沙起义的行列。告别弟弟的清晨,斯蒂芬还是那串滑稽的哑剧动作。然后,这些从未经过军事训练和手无寸铁的孩子都倒在了炮火中。这些温馨、快乐甚至浪漫的场景和后来惨不忍睹的战争场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我感到强烈的震撼。这是我在过去的二战电影中从未见到过的。

我很赞同有位网友在豆瓣电影上说的,“好多唯美的场景与血腥到逼真的场景交替出现,让人前一秒沉浸在浪漫中,后一秒就痛苦得不行。我无法想象这是真实的,那一刻我竟被吓得哭了出来。”虽然,影片中有些细节经不起推敲,但战争的残酷与爱情的温馨并存确是被历史证实了的现实。不然,波兰人民无法从被占领的5年中挺过来,中国人民也无法从被占领的14年和8年中挺过来。无论在德国法西斯还是日本军国主义的统治下,生活依旧要延续,生命依旧会延续。《华沙1944》的结尾是这样一个场景:两位劫后余生的男女青年,远远地望着对岸已成火海的波兰城。这个场景告诉我们,不管战争多么残酷无情,人类的生命总是最顽强的,爱会让人类继续延续。任何力量都阻挡不了这个必然的趋势。

(0)

相关推荐